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02月20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他们是城市美容师 更是心灵美化师

兰州三十环卫工一年交还价值百万失物

齐兴福 本报记者 张鹏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2月20日   03 版)

    开栏的话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50年前,因在工作中勤奋努力,在生活中热心助人,雷锋成为道德模范、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代名词。半个世纪以来,雷锋精神感染和教育了几代中国人。

    为大力弘扬雷锋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本报今日起开设《寻找新时期的雷锋》栏目,充分报道社会各界的学雷锋活动以及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模范人物,以更好地传承雷锋精神,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如果不是一次偶然的发现,这群环卫工人的故事依然不为人知。他们的故事,藏在一个普通的黑色笔记本里。

    刚过去的2011年,30多条失物招领的信息记在这个本子上。失物的种类异常繁杂,包括巨额取款单、钱包、现金、电脑、手机、银行卡、有价证券、照相机……这些失物大多都被失主认领。如果把这些东西的价值加起来,仅现金和实物两项,就超过150万元。

    他们是兰州市雁滩市政环卫所的环卫工人。倘若把拾金不昧者的名字全部列出来,30位环卫工的名字会列成长长的一串。他们每月工资仅有1000元,150万元是他们所有人一年工资总和的4倍多。

    对这些环卫工来说,捡到财物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

    2011年9月24日早晨,兰州市雁滩市政环卫所环卫工人李云云扫马路时,在张苏滩村狭窄的巷子里发现了一个黑色的皮包,她摸了一下,感觉硬邦邦的,急忙叫来了附近的同伴,众人打开后,发现皮包里装有大量的票据以及公司的证照、公章。

    当李云云、王红梅、张芳兰、史秀梅4位环卫女工把失物交到环卫所办公室主任梁爱国手上时,梁爱国被一张金额为80万元的现金取款单吓了一跳。

    “80万,不是个小数目,失主肯定很着急,一定要想办法找到失主。”从这天开始,他们就没闲下来,根据票据上的信息,四处打电话查询。3天后的早晨,他们辗转联系上了失主。

    喜出望外的失主赶到环卫所,见人就发烟,一个劲儿地道谢。鞭炮从环卫所的大门口一直放到了三楼。

    为表达谢意,失主夫妇又专程找到李云云,当场拿出1000元现金,硬往李云云手里塞,但李云云说什么也不要。

    “我请你们吃个饭总行吧,不然我心里不安。”面对失主夫妇的邀请,李云云等人再次谢绝。

    “真的啥都没想。”李云云回忆说,“捡了人家的东西,还给了人家,就这么简单的事。”这个不善言辞的女工反复说着这句话。

    在4年的环卫工作中,这个42岁的女工捡到过多少财物,她自己都记不清了。在这个有400多名职工的环卫所里,李云云的故事并非个案。据环卫所不完全统计,该所环卫工人中30%以上有过拾金不昧的事迹。

    人们不禁要问:这种好风气是怎样形成的?

    据环卫所第二保洁站站长马慧琴回忆,2011年1月4日的下午,班组长魏周兰捡到一个包,里面有身份证等证件,还见到一把保险柜钥匙。

    第二天找到失主后,失主非常感动,随后送来了一面锦旗,上书“助人为乐显真情,品德高尚好环卫”。这是环卫所荣誉墙上的第一面锦旗。当时,送锦旗的场面感染了在场的所有环卫工人。

    梁爱国介绍说,此后,环卫所将做好人好事作为一项加分指标,列入环卫工人以及各个保洁站的考核,与每个人的岗位津贴挂钩。

    这项细小的制度变革催生出人性中善的力量的迸发。有一次,环卫工陈军捡到一个装有5740元现金的皮包,尽管家里生活非常拮据,他还是毫不犹豫地在原地等失主等了一个多小时。最后报了案。在派出所,失主当场拿出1000元感谢他,被陈军婉拒。

    “别人的钱就是别人的,拿别人的钱买东西吃了,心里也不舒服。”老陈笑着说。

    马慧琴说,她们有时为了联系失主,往往一个月要多花几十元的电话费。

    一名兰州市民被环卫工们的故事打动,感动地说:“他们生活在城市的底层,行为却是如此的高尚。”

    这群环卫工人用他们朴实的行为温暖了这座城市。一位从外地到兰州求学的中学生被小偷偷走了钱包,没想到钱包还会失而复得。

    他在感谢信中写道:“感谢环卫工人,她们是城市的美化者,同时也美化了我们的心灵。用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地打动着我,让我看到人性最美好的一面。”

    本报兰州2月19日电

分享到:
农民总有民主大智慧 密云村务会议视频全程公开
知名博主走进中南海
浙江丽水“马路菜市场”堵死医院救生通道
把患者的病当成自己的病来治
兰州三十环卫工一年交还价值百万失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