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04月26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她用知识托起现代化武器装备库

——记南京军区某雷达仓库高级工程师刘茹

吴晓源 王余根 汪志忠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4月26日   01 版)

    演练场上,战役装备保障演练正在进行,装备保障感知系统支撑着信息流、能量流、物质流快速流转,改变着传统保障样式。突然,纵深攻击群的装备保障信息从电脑屏幕上消失了,装备状态顿时失去了“感知”。

    “快找刘茹!”战役装备保障指挥所的军官几乎异口同声地喊道。

    刘茹,南京军区某雷达仓库高级工程师,“全国三八红旗手”。她先后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15项,其中一二等奖各两项,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两次。

    “她用知识托起一座现代化武器装备库房。”一位将军如此评价她。

    把每次转行都当作机遇

    1978年,刘茹考入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后被分配到江苏南通无线电厂。1984年3月,南京军区到南通无线电厂特招一批技术干部,刘茹在24岁这一年圆了军营梦。

    在南京陆军学校后勤训练大队当了3年物理教员后,该大队实施编制调整人员分流。就在很多人想方设法进机关、留城市时,刘茹却向上级提出申请:下部队,搞技术。

    1987年11月,刘茹从大都市来到皖东一个叫“小马山”的地方,到某雷达仓库修理所报到,成为当时全军军械系统基层修理所的第一位女军官。从教员转为从事雷达检测仪表的校验和维修工作,她在两年内就熟练掌握了9类69种型号雷达仪器仪表检测维修技术,实现了由“门外汉”到“雷达维修通”的首次跨越。

    1991年,南京军区在雷达修理所筹建计算机专修室,负责全区军械系统计算机设备维护。当时,部队刚刚开始使用计算机,会具体操作的人不多,能维修保障的人才更少。刘茹主动请缨承担筹建任务,再次跨入一个陌生的技术领域。

    开始这项工作不久,她就着眼当时部队计算机软驱易出故障、维修难的现实需要,研发出“软驱测试仪”,成功解决了部队计算机容易出现的故障。

    这项成果是刘茹科研道路上掘得的第一桶“金”。她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并参加了全国新产品推荐会。随后,她又收获了UPS电池充电器、电子语音备忘录等10多项科研成果。

    上世纪90年代初,刘茹敏锐地意识到,信息技术将在未来战场上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她在精通硬件维修技术的同时,又把视角瞄向软件开发领域,陆续研制出通用雷达装备远程支援维修、装备保障分队数字化野战保障和战场维修器材快速调度等5个信息系统,实现了向信息化的迈进。

    把笑话变成思考

    铁流滚滚,作战装备一枪一炮、一车一船哪里受损、在哪受损,需要如何保障,指挥所可全程实时精确感知;兵撒千里,保障队伍一兵一卒、保障资源一弹一铆,哪里急需就往哪里调度,战场保障要素一体联动,实现自组织、自协同……

    这一全新的装备保障方式,得益于刘茹不久前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的装备保障感知系统。该系统的成功研制,标志着我军在推进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建设上迈开了实质性步伐。

    这套系统的研制缘于一段令刘茹永远难忘的经历。几年前,地处沿海城市的某单位向军区有关部门报告:单位雷达磁控管告急。磁控管是雷达的心脏,少了它,雷达就无法运转。机关非常重视,派人上门解决。然而,打开仓库一看,价值几百万元的磁控管却躺在库房“睡大觉”。

    事情传开,有人一笑了之,刘茹却睡不着觉,她想起上世纪90年代初爆发的海湾战争:在那一场初具信息化战争形态的战争中,外军经历了保障器材大量运往海湾,战争结束又不得往本土回运的尴尬。当前,装备维修器材请领随意,实际消耗难以掌握,加上基层管理不善,导致管控难、浪费大,创新装备器材保障模式势在必行。

    刘茹提出了器材信息化平战综合保障系统的研制设想。当时,这是一个综合集成计算机网络、条码识别、数据采集、光机电一体等高新技术的前沿课题。刘茹和她的团队像打仗一样攻关,逐个破解难题,无数次阻塞、卡壳,无数次柳暗花明,终于完成该系统的研制。

    该系统的诞生,使装备器材存储空间节省了80%,非正常损耗降低了70%,收发效率提高了16倍。刘茹因此获得了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把我的肩膀借给你

    “事业的发展靠专家更要靠大家,带头人就要带出一批人。”这是刘茹常挂在嘴边的话,更是她的行动。作为军区装备保障科研战线的领军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她始终把培养信息化人才作为自己的职责,甘为人梯,以个人的独秀引来人才成长的“满园春色”。

    1999年,屈冬红从河海大学毕业分到该所,曾一度出现“水土不服”。经过观察了解,刘茹主动请屈冬红参与器材信息化平战综合保障系统的课题攻关。

    “让一个初出校门、思想还不太稳定的大学生干部参与重要课题研究攻关,这在单位是没有先例的。”有人好意劝刘茹,“课题大,时间紧、任务重,选不对人就是自找麻烦。”

    然而,刘茹坚持已见:“出成果重要,培养能出成果的人才更重要。”

    刘茹把屈冬红要到课题组,手把手帮带,鼓励她直接参与多个关键技术的难题攻关,让屈冬红很快成熟起来。如今的屈冬红,已经摘取8项军队科技进步奖,成为军区的“科技英才”。

    在刘茹的推动、带领下,雷达修理所目前已取得26项军队科技进步奖,17名年轻专业技术干部人人能主修、个个有成果,出现了成果和人才双丰收的局面。

    “牛顿说,他看得远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感到,自己成长快是因为有刘茹甘当‘垫脚石’。”20多岁时就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的工程师郏宁,这样评价刘茹对自己的培养和帮助。

    2011年初,刘茹申报的通控系统检测仪项目被批准立项,刘茹决定让指挥专业工程师郏宁具体负责这个项目的科研攻关。

    当时,郏宁刚出校门没几年,他自己心中也难免“忐忑”:自己没资历、缺经验,担纲课题攻关任务,恐难胜任。

    “你后面还有我呢,大胆干,有风险我担着。”刘茹给郏宁吃了一颗定心丸,让议论声戛然而止。

    郏宁放下包袱,轻装前进。那段日子,刘茹隔三岔五就跑到郏宁的科研现场,询问攻关进度,帮助破解技术难题。在她的热情帮带下,郏宁很快突破多项技术难题,通控系统检测仪研发成功。

    初试牛刀,郏宁得到了磨练,也有了很大进步。令他更为感动的是,作为项目负责人的刘茹主动给郏宁申报了军队科技进奖。

    几年来,刘茹利用外出巡修、集中培训、疑难问题会诊等时机,先后帮带培养基层技术骨干2000多人次,为全军各军兵种和军区部队培训信息化骨干560多人。

    许多了解刘茹的人都感叹她“干得太苦了”,但刘茹不这么认为,她觉得“如果在心里始终装着责任,干事业时就不会感到苦和累”。

分享到:
她用知识托起现代化武器装备库
中国移动:以新媒体助推团建
黄海猎“鲨”
深圳治理拥堵 不靠行政强制
公众监督权岂能一“删”了之
西安一药企 厂区埋胶囊
长治公务员考录体检弊案一审五人获刑
庭审后的中国足球走到十字路口
网络时代如何编织公民监督的“阳光天网”
免费已成思维定式 网络版权遭遇保护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