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弟常提起他的一次偶遇。
他和同学秦自大学毕业时在西安火车站一别,渐失消息已5年。
一日,表弟在苏州出差,他在宾馆附近的一个饼屋,看到抹茶蛋糕,没来由地想到了秦。
秦嗜吃蛋糕,以抹茶味为甚。大学时代,秦长得高大威猛,追求者众,有一年情人节,别人收巧克力,秦收的全是女生送来的抹茶蛋糕。一时间,作为好哥们儿的表弟成了分享的主力。
表弟出饼屋,一抬头看到一张熟悉但有些发胖的脸,他迟疑着喊了一声秦的名字,接着,两人激动地互捶了一拳——秦辗转几个城市,换了几份工作,如今已在苏州安家,而这天他正是路过来买抹茶蛋糕的。
“缘分啊!”表弟每谈及此事都如此收尾。
一个朋友的母亲津津乐道于她的一次偶遇。
30多年前,朋友母亲在安徽某县做知青,与同村同龄的女孩秀荣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秀荣出嫁时,朋友母亲一路陪同,用今天的话来说,她是秀荣的伴娘。
回城后,朋友母亲与乡村生活渐行渐远,与秀荣更是断了音讯。前几年知青归故里热潮中,朋友母亲也回去看过,但秀荣的娘家早集体搬迁,村里人都说不出她的下落。
去年冬天,朋友母亲报团去丽江游。有一天的行程要坐9个小时的汽车,实在无聊,她主动与邻座的小伙子攀谈起来。
说着说着,俩人有了交集,小伙子来自安徽某市——朋友母亲插队的某县正属于该市。不可避免提到某县,越说越近,提到某村,小伙子说,我姥姥家以前就住在那儿。说到最后,朋友母亲打听出小伙子的妈姓甚名谁,谜底你也知道,秀荣的儿子就坐在她身边。
巧合得简直像个骗局,但事实证明它不是。回去后,朋友母亲和秀荣通过视频见上了面。“简直是奇遇!”小伙子感叹。
当表弟和朋友母亲都惊叹于自己的“奇遇”时,我却忍不住置换场景、情节,想象故事的另一种可能,这源于我的一桩偶遇。
我和师兄陈除了每年教师节在导师家齐聚,几乎没有见面的机会。后来他游学异国做访问学者。两三年了,我们再也没见。
一日,我去银行,把所有的钱都取了出来——第二天要去房屋中介交款。为掩人耳目,我特地找了全家最破的包,但第一次背着几十万元在大街上走,破包也藏不住我的紧张,我没法不盯着那包,感觉路人都在盯着我。
绿灯亮,过马路,在斑马线中央,一只有力的大手拍在我的肩膀上,“嗨!好久不见!”
我差点就地摔倒,条件反射地后退一步,大喝一声:“你要干吗!”稍顷,我才发现对面站着的是师兄陈。但“发现”本身起码用了10秒钟,巨惊之下,反应也暂停、需缓冲。
也许是这反应又慢又激烈,师兄陈呆住了。我俩一时无话,直至红灯,两边的汽车频频摁喇叭。
我们撤到路边,我还惊魂未定,搂着那破包。我猜师兄陈已猜到十之八九,毕竟银行就在我身后。为表示只是偶遇,不是蓄谋,师兄陈和我胡乱寒暄几句便匆匆作别。我疾行而去,突然想到,几年没见,我竟忘了和师兄互换新的联系方式,但……谁还顾得了那么多?
这桩偶遇给我带来巨大的惊吓,以至于对着表弟和朋友母亲时,我不禁揣测——
若同学秦捧着那破包,表弟喊出他的名字,还捶他一拳?
若朋友母亲将破包置于膝上,小伙子越说越近,干脆把脸凑过来说:“我就是秀荣的儿子。”
他们是什么反应?
嘿,不是每桩偶遇都意味着惊喜啊。是“奇遇”还是“遭遇”,还要看相认时双方处于何种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