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10月26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国科大,我最美丽的停留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10月26日   08 版)

    国科大志愿者为北京华奥学校学生上《品德与社会》课。

    “研一这一年”征文

    我们来到中科院将近一年,点滴的绿色都是回忆的触笔。我们的园区很小,小得从正南门到高能所,慢悠悠地走也只要10分钟;我们的园区又很大,大得从细胞到宇宙,囊括几十个数量级的研究尺度。我们的生活很单调,特别是考试期间,基本又恢复为考研的三点一线生活;我们的生活又无比丰富,德智体美劳,只要你有心,就有你的舞台。我们的同学很呆,呆得出口就是,元素、分子、物种、岩石;我们的同学又很有才,美食达人、音乐王子、溜冰健儿、话剧才女,比比皆是。

    对于我们研一学子而言,这是大学毕业后跌宕期的沉淀时间,是纯知识向学术科研新启程的过渡阶段,是成长期、转型期、成熟期。上课、文献、作报告是正餐,出游、蜜恋、睡懒觉是甜点,丰富实用的科学讲座,趣味纷繁的社团活动,别致新颖的业余项目,都是研一这一丰盛大餐所包罗的菜品。满意度与口味、座次和个人选择有关,但毋庸置疑的是,每个人都参与、并以自己独有的方式,享受了这独一无二的一餐。

    每次出门返回的时候,地铁或是公交,听到播报玉泉路站,会觉得格外动听和亲切,心里很有归宿感。大街上远远看到教学楼顶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几个大字(今年7月后已改为“国科大”),心里就特别放心,觉得家就在不远处。这个面积不大的园区,却见证了一届又一届的科苑学子从这里出发,走上科研之路。

    感谢食堂,解决饿肚子的问题;感谢运动场,编织一道充满朝气和生命力的校园风景线;感谢老师和同学,在我最年轻最有活力的时刻,与我一起,你们的鼓励、鞭策和教导,令我更好更强大。感谢中科院,在最合时宜的时间和地点,收容我,给我机会,让我成长。你永远是我最美丽的停留。

    (地球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徐志双)

    国科大的学生有义务去回报社会和国家

    怀着“帮助他人、快乐自己”的理念,国科大学生自发成立的纯公益性组织科苑支教社走过了第五个年头。5年里,有艰难,有辛苦,有责任,同时也有快乐,有认可。

    2011~2012学年的支教社由230名志愿者组成。在北京华奥学校,从去年9月至今共有57位支教志愿者参与义务服务,为10个班、将近500名学生授课。在振华民生学校,上学期有28位志愿者、这学期有25位志愿者在那里上思想品德课,约800名孩子听过志愿者的课。

    “上午上完课,中午赶紧吃完饭,12点就去坐车,因为振华是12点50分上下午第一节课,从学校出发要转两趟车,花在路上的时间就要40分钟,上完一年级的,再上三年级的课,然后再回来坐校车去中关村上晚上的课。”每个周二,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的孔凡逵都要重复这样的生活轨迹。“周二是我这个学期生活中最繁忙的一天。”

    孔凡逵忙碌的周二是科苑支教社的同学支教生活的一个缩影。几乎每一个志愿者,每周都有这样风尘仆仆但又干劲儿十足的日子。

    “中科院的学生上学都是公费,这些钱其实都是国家税收给的,我觉得作为一名学生,有义务去回报社会和国家,而我选择的途径就是去做志愿者。我觉得这是一件必须去做的事情。而一件事情如果是必须去做的,那么就能有时间去做。”昆明植物所的刘智科这样说道。

分享到:
因材施教铸就的英才之路
国科大,我最美丽的停留
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