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3年02月25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组合拳”提升建团实效,激活农村团组织“细胞群”

江苏姜堰勾勒“大团委”建设蓝图

蒋艳 本报记者 李润文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3年02月25日   07 版)

    一个周五的傍晚,大学生村官许晶下班回家后便开始收拾行囊,这是江苏省姜堰市溱潼镇“驴友之家”团支部第三次组织旅游活动了。

    许晶是溱潼镇团委委员,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实施后,许晶将盘算已久的“驴友之家”俱乐部建立起来,并成立了团支部。

    许晶说:“团支部不单纯是组织娱乐休闲活动的‘司令部’,也是引导俱乐部成员就业创业的‘智囊团’,有几位青年合伙开了特产店,实体店在溱潼古镇景区附近,还把店开到了淘宝网上,我也就着家里的房子开了间小小的青年旅社,现在生意还不错。”

    许晶的故事只是一个缩影,在姜堰农村,直属团组织的“星星之火”正悄悄改善着不少青年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截至去年11月底,全市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工作刚打完一场漂亮的“攻坚战”,全市新建直属团组织478个,覆盖和联系团员青年2.1万人,完成工作目标的110%。

    “1+9+X”建团模式激荡姜堰

    去年10月,按照团江苏省委“拓展、理顺、规范、巩固”八字方针的要求,姜堰市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推出符合姜堰“团情”的“1+9+X”建团模式,即按照“传统团组织+9类新型团组织(联合建团、非公建团、专业合作组织建团、行业建团、街区建团、‘终端’建团、社团建团、网络建团、品牌活动建团)+本镇特色团组织”的模式,建设管理各类团组织,有效实现“两个全体青年”。

    具体操作层面上,团姜堰市委积极采取“六个一”方略:一项挂钩制度(团市委全体人员分片包干全市15个乡镇,抓建团、抓规范、抓活动)、一份指导文件(《关于在全市推行“1+9+X”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模式的实施意见》)、一套组织架构(按照区域性、功能性分类建设由镇域内多个直属团组织构成的实体化的“大团委”)、一本工作手册(建团路径的工作指南,罗列工作项目案例)、一支精干队伍(组织格局创新后形成的乡镇团的委员会)、一个工作目标(增量“1人2支部”、总量“2345”双双超额完成),一套漂亮的“组合拳”提升了建团实效,也激活了姜堰农村共青团的“细胞群”。

    一手抓“建”一手抓“活”

    “和苏南地区青年集聚的优势相比,很多时候我们的团建工作面临不小的尴尬——好不容易‘N顾茅庐’才建了个蔬菜种植协会团支部,过些日子就找不到人了,一些青年宁可去大工厂站流水线。创业收益不高、向往大城市时尚生活、家庭不支持等因素使得我们多方协调准备的技能培训、技术交流活动‘打水漂’。”沈高镇团委副书记赵静感慨道,“或许这是个漫长的过程,也是对团干部耐心的终极考验。”

    这样的状况在15个乡镇都存在,因此团姜堰市委下发了《关于实施实体化“大团委”活力工程的通知》,要求推进“大团委”建设必须一手抓建,一手抓活,“两手都要硬”。

    首先,要求各镇团委开展“三查三看”:查青年在哪里,看建什么样的团组织;查青年喜欢什么,看怎样使青年集聚起来;查青年成长成才需要,看团组织能为青年做什么。引导团干部在调研走访中了解青年所思所想、所需所求、分布特点,从而明晰直属团组织建设思路。

    其次,根据实际情况将建团目标分为两大类,一是具备建团条件的,采取“快建快活”的方式,安排专人全程跟踪,开辟建团“绿色通道”,适当减免手续,降低人、制度、场地等方面的要求,同时“打铁趁热”,迅速开展活动,杜绝“僵尸团”。

    娄庄镇立山机械有限公司团支部建立以来,团支书利用周日半休制的契机,陆续组织了园区企业篮球联谊赛、“我当一天车间主任”互动体验、“立山好声音”KTV歌唱比赛等活动,成功将企业青年“拧成一股绳”,青年们的工作面貌也大大改善,让企业主连竖大拇指。

    白米镇团委书记张燕探索出了一条“沟通赢得信赖——活动凝聚青年——逐步引导建团”的路径。

    姜堰市青年自组织先锋单车协会这两年特别火,倡导低碳环保的同时组织各类公益活动,白米镇不少青年也参与其中。

    张燕想在单车协会白米分会建立团支部,却连吃几次闭门羹。她只好转换思路,骑上自行车和他们一起去做公益,交流自己的想法,说服骑友和镇团委联合做了两次活动,最后他们主动提出,建个团组织方便人员组织和活动策划。

    在“应建尽建”的基础上,对各新建直属团组织进行规范,推动相互交流,形成结构清晰、功能齐全、覆盖全面、延伸推广的工作态势。

    延续共青团生生不息的力量

    “农村团干部要么是‘不老松’,要么是‘流星雨’,队伍建设问题不容忽视。”参加完市委组织部工作会议回来,团姜堰市委副书记翟文周感慨。

    最近的两次事业单位招考,又有21名大学生村官“跃进”机关。

    翟文周说:“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下,我们与各镇党委建立了‘青年人才库’,对于优秀青年,镇级层面破格任命团干部,团市委定期安排部分新团干上挂学习锻炼,通过这种双重培养模式,‘逼’农村团干迅速成长起来。”

    人才流动始终是不可控因素,团姜堰市委着手建立健全“大团委”建设长效机制,推动农村共青团实现事业化发展。加强载体建设,“虚实”结合,指导帮助镇团委在青年聚集区域建立青年服务站,显现“枢纽”效应,同时,将微博、SNS、微信等新媒体工具推广应用,争取覆盖全体青年,发挥“喉舌”作用。实施项目工作法,按照商议谋划——确定活动方案——审核——运作——评议——总结提升的流程,引导各基层团组织科学开展工作,确保规范化、易上手,达到“换人不减效”的建设目标。

    “大团委”建设工作开展以来,淤溪镇团委书记王云辉每天都认真做好工作笔记,包括政策文件摘录、调研走访记录、项目实施流程等等,“眼看到转岗的年纪了,‘大团委’建设是个新契机,认真记好这一笔,既总结了自己的工作,也留下了一些参考资料,‘传承’二字不易做,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要跑赢这场‘接力赛’。”

蒋艳 本报记者 李润文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3年02月25日 07 版

江苏姜堰勾勒“大团委”建设蓝图
中山“慈善万人行”筹款逾八千万
武汉:专业社工零距离服务社区青少年
领导干部要带头依法办事遵守法律
经费投向投量聚焦“能打仗打胜仗”
三等小站的元宵夜
英雄之母患病 郑州爱心满城
文明餐桌
厉行节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