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欢迎关注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二维码

2013年04月10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作为论文高产地的大学学报被讥称“最大的垃圾产地”

部分高校学报成行政染指学术重灾区

本报记者 邱晨辉 实习生 饶懿 魏苓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04月10日   03 版)

    前不久,一份存活长达13年的“假刊”终结了。这份名为《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在中国青年报记者的曝光下,露出了没有主管单位、主办单位且在出售版面、大肆敛财的尾巴,随后被相关部门亮出红灯,予以注销。

    “假刊”被踢出了正规军的队伍,其身处的高校学报群体却暴露在了公众的视野下。

    在中国9000多种期刊中,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约占四分之一,有2800余种。其中,高校社科学报又占据了半壁江山,但其论文产出数量和相应的影响力却不成正比,按照《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数据,高校学报的平均影响因子仅为0.1102,是全部学术期刊的平均影响因子0.2227的49.5%。

    于是,教育学者熊丙奇将高校学报讥称为“最大的垃圾产地”,“造成了极大的社会浪费,而且造成了我们国家文科学术产品质量非常恶劣的名声。”

    如今,中国论文数量已超越美国居世界第一,引用率却排在100名开外的尴尬境地,作为论文高产地的大学学报,能否逆转这一尴尬局面,洗去“垃圾产地”的恶名,值得高等教育界深思。

    为提高引用率高校学报相互转引

    东北师范大学学术期刊社主编王亚范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社科学报的一个大问题就出现在“小”和“弱”上面:发行量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小,相应的学术影响力小;质量弱、实力弱,在学术评价体系中的地位弱,“难与中国社科院所办的综合性杂志相比,更别说与各专业杂志抗衡。”

    原因很简单——刊发的内容质量差。大量的低水平稿件、人情稿、关系稿、权力稿刊登在学报上,学者们对学报的批评不绝于耳。早在2006年,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叶继元教授就统计过:在目前初步认定的2700种人文社科学术期刊中,竟有约500种学术期刊在7年中没有被引用一次。

    这只是硬币的一面。硬币另一面则是在社科学报领域,对高引用率的重视,以及过分重视之后的学报异化。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副编审曾新撰文表示,一些高校社科学报为争取在期刊评价中获得较高位次如进入核心期刊系列或在核心期刊排名中位居前列,便一味追求期刊评价指标的提升;或者仅仅为满足某些作者追逐学术地位、评奖、评职称、搞课题的需要,降低甚至忽视文章的学术水平。

    具体来说,对文章能否被引用和被转载的预估成了文章是否发表的重要考量指标。曾新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最为典型的特征是“名人效应”和“扶强不扶弱”。“对待名人的稿件来者不拒,只要是知名人士,无论稿件内容如何,学术质量如何, 哪怕只是一篇普通的会议发言稿都乐于登载。”曾新说。

    更为重要的是,为提高转引率,有的学报要求作者在引用文献中引用该学报曾经发表过的文章,甚至有数量的要求。此前,国内就有一本学术期刊曾经提出,如果想在该期刊上发表文章, 就必须在文章中引用该刊曾经发表过的文章50次以上。

    一种“循环”就这样诞生了:几个学报之间事先约定,互相转引,以提高他引率。湖北某重点高校编辑部一位不愿具名的老师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现在这种情况多了,引用率高的文章学术水平未必真的高,而这正是学术期刊异化的后果,说得重一些,就是搅乱了整个论文的评价体系。”

    学报成行政权力染指学术的缩影

    学报期刊上出现一些含有水分的文章,在外界看来通常是“学报审稿不严”,甚至认为期刊把刊登论文当作创收和谋利手段,才导致被刊发出来的低劣论文层出不穷。

    王亚范向记者透露,高校学报中有这样一种现象,有的教授原本“基础不怎么样”,但评审时间快到了,急于出论文成果,于是期刊只好“放放水”;有的老教师都要退休了还没评上教授,教学水平还行,但论文“拼了大力气”才完成,而且选题和质量都“不怎么样”,这种“个别情况”期刊也得“照顾照顾”。

    事实上,“照顾”最多的却还是那些行政领导干部。湖北某重点高校编辑部的老师说,在当今大学,学者们凭借自己的学术声望, 可以获得一定的行政权力,即“学而优则仕”;而掌握着行政权力的官员,也可以通过自己掌握的权力和各种资源,获取学术声望来稳定并提升自己拥有的行政权力,即“官大学问大”。

    这一点在高校学报阵地尤为明显,《南京大学学报》主编朱剑就曾以“变革中社科期刊的十个两难选择”为题做过这样的论述:长期以来,社科期刊特别是高校学报被定义为主办单位(高校或院所)科研的窗口,是本单位科研人员发表学术成果的园地。在民间,它则被称作是本单位教授、副教授的摇篮。

    更进一步说:从经营运行来看,高校学报只是一个发表论文的机器,一些高校领导和关系户优先开采学报资源,通过这条内部生产线,实现论文的流水发表。

    本是学者交流平台的学术期刊,近年来却出现了不少“非学者”的身影。“发论文的不仅仅是教授,有的是企业的、事业单位的、搞行政的等等,但他们都不是教师。”王亚范说,这些“非学者”往往为了职称评定就会加入“攒论文”的行列。

    高校学报变成高校行政权力的寻租之地,学报交易的情景成为行政权力染指学术的一个典型缩影。

    究其原因,王亚范告诉记者,学报作为学校的行政部门,人、财、物权都是由学校的相关部门掌控,自身没有决定自主权。这就导致了学报管理体制的行政化,学报都成为本校教师发表学术成果的“自留地”。

    不解决学术独立性,就没法谈期刊独立性

    也有人将矛头指向学术评价制度和职称评定制度的失当,使得高校社科学报走上“重量轻质”的道路。王亚范就向记者举了个例子:“听说一位教授在3年内没有在一级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三到五篇,就不会被某校继续聘用。”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近些年见诸报端的也不少。用王亚范的话来说,更值得注意的是,似乎每个被冠以专家身份的人都在呼吁评价体系要改变,但为何那么难改呢?

    一个容易被忽略的背景是:在专家身份的背后,不少人在现实中还有行政领导的头衔。

    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熊丙奇给出了一个较为清晰的逻辑——

    学报异化的问题归根到底还在于高校行政化。他表示,目前的社科学报考核更多的是一种行政化的评价方式,论文数量、SSCI引用等等,这种急功近利的考核方式只是方便了考核一方即手握行政权力的人,而从中受益的同样是这一拨人。因此,要改变这种评价方式,就必须从行政管理方开刀。

    “学报异化的问题在于,大学都不是独立的,没有真正的学术自治,那你怎么推进学校内部的机构摆脱行政的干扰?”熊丙奇告诉记者,比较理想的方式是,学报期刊让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去办,以保持其独立性。

    这一点可以用教育部在“名刊工程”上的尝试为例。在王亚范看来,该工程的推出,是想通过评比建设一批名刊,带动整体学报的发展。但是,由于评比的要求条件较高,追求大而强,不少地方院校学报认为“距离较远而缺乏信心”,因此难以起到激励的作用。

    《清华大学学报》常务副主编仲伟民认为,“教育部名刊”工程的实施,对改变学报的形象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也只能影响到少数高校学报,主要是名校学报。而绝大多数学报依然故我,看不出明显的变化。更为重要的是,其多数名刊都被部属院校学报所占据。

    正如厦门大学教授谢泳所说的,为什么明显不合理的评价制度可以通行无阻?因为中国的学术权力并不在学术共同体手中,而在相应的行政机关掌握中。所以,要打破这个学术习惯,则需要学术权力向学术共同体回归,但这在短期内很难实现。

分享到:
部分高校学报成行政染指学术重灾区
“梦想中转站”让乡村娃安全上学
共同打造“中国云”
中国科大合作研究揭特大地震破裂规律
香港城大:基因疗法促进受损神经再生
复旦学者发现硫化氢“保护作用”机制
不能让作文扼杀孩子的创新动力
北京高校启动“我的中国梦”教育活动
北科大“黄昆班”成立
第十届全国青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展评活动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