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欢迎关注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二维码

2013年07月17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近日,由社会公益人士发起的“顺风车”活动在北京回龙观地区开展“常态化”试点。车主和乘客从将信将疑,逐渐到相互认可。就在顺风车“生意”红火的同时,“麻烦”事儿也随之而来

你我同行

本报记者 杨姣 实习生 郭小荷摄影报道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07月17日   08 版)

    顺风车车主。近日,由社会公益人士发起的“顺风车”活动在北京回龙观地区开展“常态化”试点。有专家呼吁,像北京这样机动车拥有量巨大的超级城市,从环保和减轻交通拥堵的角度考虑,应多鼓励这种“上下班拼车”的模式。

    挡风玻璃下,放着一块“偶尔雷锋”的牌子。

    7月12日,单先生低着头从北京一处交警执法大队走出。单先生说,自己开的顺风车被人当成是收钱的“黑车”,被交警扣了下来,至今未能取回。

    7月15日,北京回龙观北公交车站,一位女孩撑着伞站在志愿者身后,等待搭乘顺风车。

    7月12日,车主和两位搭车的乘客聊天儿。车主得知自己单位和搭车的王女士相距不到100米,于是决定将她送到单位门口。

    搭车的王女士到达位于马甸附近的单位门口下车,向车主挥手告别。

    7月15日周一,大雨给北京道路的早高峰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位于北京西北五环外的回龙观地区拥堵严重。 回龙观北公交车站旁,志愿者打着雨伞一边招呼着等车的乘客,一边对拦下的私家车司机说: “请您填一下报名表,需要写清楚您的姓名、联系方式、车牌号、身份证号以及是否参与保险;然后我给您车上贴个顺风车车贴,再给后视镜这块儿绑一条绿丝带。您这辆车只要载满3人或以上,我们就送您一张高速通行券……”

    近日,由社会公益人士发起的“顺风车”活动在北京回龙观地区开展“常态化”试点。回龙观是北京超大规模的居民社区,每天清晨都有大量的上班族从这里出发。他们有的开着私家车,有的排着长队挤公交车或地铁,开始一天的工作和生活。顺风车志愿者的到来,让这个拥有40万常住人口的社区,一度成为舆论焦点。

    在此之前,顺风车的志愿者只是在特定时期组织过拼车活动。去年北京遭遇“7·21”暴雨,在一辆辆开往机场、车站免费接送乘客回家的私家车中,就有不少贴有顺风车贴的车辆。今年年初,志愿者们还组织了“春节回家顺风车活动”,帮助近万名乘客免费搭车回家过年或返城工作。

    “常态化”试点伊始,志愿者的工作就是说服“孤单”的司机加入顺风车,为那些完成“填报名表、贴车贴、系绿丝带”,且车内坐满3人及以上的车主代付5元高速通行费。开始几天,效果并不理想,很多车主误以为志愿者是发小广告的,即便停车看一眼宣传牌,心里也犹豫,很久才摇下车窗。有时,志愿者好不容易拦下一辆车,乘客听到“免费”两字,心生疑问,还不敢坐。赵丽娟是个例外,当身边几个男士调侃“这真的假的”时,她扭头说了句“管它呢,试试不就知道了”,她退出公交车站等车的护栏,兴奋地上了一辆顺风车,之前犹豫的两个男士也紧随其后。“这是我第一次搭顺风车,以前电视上看过,还没体验过。”赵丽娟说,之前看到有人在车站坐过顺风车,因此并不担心,“我觉得挺好的,后来和周围人说,她们都不信,都说我胆子真大。”赵丽娟说,“我跟我有车的朋友说,哪天我们遇到顺路的,一定也要捎上几个。”

    住在回龙观地区的成先生开一辆黑色奔腾,顺风车试点刚开始没多久,他就加入了顺风车的行列。“第一次搭到人是6月26号左右,一路上,大家聊得最多的还是安不安全的问题,最多的时候我搭过四个人。” 但成先生也强调,搭人成功,多是志愿者帮忙吆喝,“有次我和朋友两个人经过车站,问有没有人顺路一起走,等了一会儿,没人敢坐。”谈到北京市交通委年内有望出台的“私家车合乘政策”,成先生担心“这容易导致和黑车不好界定吧”,在他看来,合乘定价,每人一次出个“五六块钱”就“差不多”,“也就节省个油费,价钱肯定不能太高。”目前,成先生的“顺风车”还在继续,但出于安全考虑,他表示,自己只在上下班时间顺路捎人,“大白天的没事儿,晚上就算了”。

    就像成先生所说的那样,在志愿者的引导下,愿意让陌生人搭乘顺风车的司机渐渐多了起来,不少市民也认可了这种出行方式,陌生的车主和乘客因为顺风车,人生彼此有了交集。一位老人提着病历等公交,后被扶上了一辆恰好经过医院的顺风车;一个卖邮票的姑娘搭车后和车主攀谈,一聊发现对方是集邮发烧友,当即互换名片相约周末去邮品店转转;一个年轻母亲带着犹豫体验一次搭车,第二天带女儿一同感受,被问及啥叫“顺风车”,小姑娘组织了半天语言:“妈妈说,坐这个车不要钱。”顺风车试点两周后,每当一辆贴着“顺风车”车贴的私家车停下来,还没等志愿者问清“去哪儿”,往往就有四五个人从等公交的护栏跑出来“抢座”,有些“先到先得”的年轻人,坐定后还会探出头,兴奋地对着志愿者摆个“V”字手势。

    但不少车主还有自己的“规矩”,有次一女司机报出目的地后,一小伙子笑着小跑过来,刚要试图拉开车门,对方摆摆手:“不好意思,我只拉女孩儿。”相比于试点前期屡屡拉人上车被拒的无奈,现在志愿者刘坤明的脸上,越来越多地呈现出兴奋和欣喜。他说:“每当等车乘客主动告诉我他要去哪儿,然后又恰好有车顺路,那种信任感和成就感,让我感觉特骄傲。”说这话时,他一脸满足的笑,看着不远处开来的344路公交车,半开玩笑地说:“哎呀,又来抢我们‘生意’了!”刘坤明说,很多人都会问志愿者,“要是遇到坏人怎么办”、“出了事故谁负责”……对此,他也并没有想出一个万全之策:“我们给每个顺风车车主实名登记,还给大家提供一份意外保险,但关键还得靠人们彼此信任。”

    顺风车“生意”红火的同时,“麻烦”事儿也随之而来。这几天陆续有自称顺风车的车主被以“非法营运”扣车、罚款。单先生就是其中之一,7月5号傍晚,他从北清路附近搭了一个乘客,开到西二旗就被拦下,交警以“两人交谈中提到搭车费用”认定其为“黑车”,单先生的车被扣下并罚款5000元。后来,乘客写情况说明,澄清没收钱,但单先生至今没能取回车。

分享到:
你我同行
顺风车车主
挡风玻璃下,放着一块“偶尔雷锋”的牌子
单先生低着头从北京一处交警执法大队走出
一位女孩撑着伞站在志愿者身后,等待搭乘顺风车
车主和两位搭车的乘客聊天儿
搭车的王女士到达位于马甸附近的单位门口下车
向车主挥手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