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01月07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独立书评

两小时如何了解税务风险

荆棘 《 中国青年报 》( 2014年01月07日   10 版)

    细心的人不难发现,近些年来各大媒体关于税收的报道力度明显加大。税收作为国家“无偿直接获取私人财产”的唯一合法手段,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监督和关注。

    人们在无偿缴纳了各种税收之后,希望更加清楚各种税收为什么缴纳、缴纳得对不对,各种税收政策合理不合理、纳税之后能够得到哪些公共服务。但是,如果不了解税收专业知识,这些问题将很难作出准确、理性的判断。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自然会对相对通俗易懂的新闻报道更加关注,也对各种通俗易懂的税收专业书籍更加期待。中国税务出版社今年年初出版的《两小时了解税务风险》一书,让人眼前一亮。

    《两小时了解税务风险》的作者张剀是中国税务报社的记者,他同时也是一个公益性、开放性和研究性沙龙——博锐财税沙龙的负责人。在他看来,现在很多财税方面的事情之所以难以推动,甚至在有些方面矛盾重重,关键在于沟通不畅。即,各方不能够用对方听得懂的语言、可以接受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一观点,在《两小时了解税务风险》一书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税务风险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词语。《两小时了解税务风险》一书没有开篇就给出税务风险的概念,而是用讲故事的方式,从税务风险产生的源头娓娓道来。故事讲完了,读者会不自觉地自己给出税务风险的定义。这时候,《两小时了解税务风险》也给出税务风险的定义,供读者对照、参考。基于这样的写作思路和风格,读者感觉不是在读书,而是在随时与作者交流。书中大量的故事和案例,就发生在我们的生活里,涉及的企业和人物,常常家喻户晓,读起来更加流畅。

    德勤中国税务合伙人林绥评价说,大企业的董事长往往要求税务顾问能够把晦涩枯燥的税法概念和术语用简单的生活常理和实例描述清楚,因为这样才有可能让税务风险管控的建议和措施在企业“落地生根”。张剀用生动的实例和典故,“点”了纳税人、中介机构和税务机关的“穴”,很“接地气”! 

    很多人可能有疑问,林绥为何将税务风险管理称作“大事”。这是因为,中国的企业要成长为国际化、现代化大企业,必须具有很强的风险管理的能力,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税务风险。中国的税务机关要实现自己的职能,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税收环境,必须善于与企业共同控制税务风险。税企双方的共同需求,也必然催生中介机构风险管理方面的优质服务。只有大企业在税务机关和中介机构的帮助下真正地管理好税务风险,才能在国际市场上更有话语权,其所在的国家才能够在国际社会更有影响力。

    在中国,税务风险的概念从提出到让人接受,经历了一个比较艰难的过程。最大的难点在于,税务机关认为防控税务风险对企业而言非常重要,而企业却认为自身的税务风险管理并不像税务机关说的那么重要,甚至认为自身并不存在税务风险。双方各执一词,一开始很难达成一致。面对这个矛盾的观点,大部分中介机构持观望的态度,似乎并不愿意过深地介入这个矛盾中。于是,税务风险管理的理念在最初推进中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

    需要说明的是,在国外,税企双方是在经历了一系列血的教训之后才发现,税务风险对企业、对税务机关以及对国家的危害非常大,需要有关各方积极努力,共同防控。在国内,有观点认为,国外的教训很深刻,中国没有必要亦步亦趋,应该事先采取措施,但企业感受不深。具体工作中,税务机关更多的是在告诉企业该怎么办,并没有花很大的精力向企业说明为什么这么干,沟通的不畅自然就带来了工作的阻力。

    《两小时了解税务风险》一书说明,税收专业知识本身的确很艰涩,但完全可以以通俗的面孔出现,并不影响其专业性。希望那些面向大众的税收书籍,能够以此为开端,变得通俗些,更通俗些。

10件中国藏品入选《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
解读毛泽东的书籍越来越接地气
两小时如何了解税务风险
《淘金谷》:讲述改革开放之初农民奋斗故事
《罗兰·巴尔特传》:一代传奇人物
《当代》论坛十年磨一剑
《伴你走过人间路》记录生离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