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距离春节只有10天,济南军区某训练基地的领导终于有时间召开一场军地茶话会,邀请驻地领导、共建单位和家属代表一起坐一坐。
过去,这种见面会一年要举行好几次,逢着春节、建军节等重要节庆活动都会张罗。但是,2014年基地官兵实在太忙,军地茶话会一直没有组织。马上要过春节,实在不能拖了,为了节省时间,原本计划单独组织的几个活动只能合并成一场。
“过去一年,基地咋这么忙?”茶话会一开场,基地宣保科长的爱人任艳峰抱怨起来。这句话引起所有家属代表的共鸣。有一名家属说,老公早出晚归,常常几天见不到人。
不仅家属们有这种感觉,驻地和共建单位领导也觉得基地2014年特别忙,他们几次登门走访,都没有见到基地领导。
一个非作战的训练机构,为啥这么忙?到底在忙些啥?
为啥忙——20多场演习演练从年头到年尾压茬进行
走进山沟沟里的基地大门,某训练基地表面看还是老样子。作为济南军区唯一的大型训练基地,笔者曾多次前来采访。可与过去不一样的是,基地里的官兵们都显得脚步匆匆。
“马上要过年了,为什么还不能歇一歇?”面对笔者的疑惑,基地司令员刘昌生说:“过去一年,大家不是在参加演习,就是在准备演习,已经习惯了快节奏的状态。”
此言不虚。笔者翻看基地去年的工作计划表,大大小小近30项演习演练和比武活动,从年初一直排到年尾,两项活动之间最长的调整时间也不过半个月,有时几项演训活动还要同步展开。
“每次演习都有不同的内容,对场地和导调都提出不同的要求,所以演习准备时间特别紧,大家都是连轴转。”基地司令部导调评估一科代科长张华磊感叹说。
去年9月,军区几项演训活动压茬进行,侦察特战比武刚刚结束,某师与某旅就要进行自主对抗演习。导调一科5个人,那段时间白天忙着给比武临机出情况,晚上又要研究对抗演习的方案计划,大家几乎是吃住在办公室。
如果说导调科忙在情理之中,那么其他部门呢?刘昌生说,“全基地一盘棋,其他人也不轻松。”
以政治部为例,由于人员编制少,过去很少参加演习导调工作。如今,他们不但要完成日常工作,还要与司令部一起参加导调,为演习中的政治工作出题设问。
后勤保障也不轻松。去年一年,基地车辆行驶总里程比往年翻了一番;加油站先后给数万台次车辆补充油料。由于演习通常昼夜连续实施,炊事班经常一天要做四五顿饭。
“过去,每年最多也就三四场演习在基地举行,为啥去年演习扎了堆?”
面对笔者的困惑,刘昌生解释说:“这是部队实战化训练深化的结果。”
这几年,济南军区部队不仅在战术演练中强化了实战化要求,在基础训练、对抗演练、比武考核等方面都注重突出实战化。而某训练基地作为军区唯一的大型训练基地,场地广阔、环境复杂、导调力量强的优势非常明显。因此,军区部队不约而同把各种实战化训练都放在了这里。
刘昌生说,往年部队演习都在9月以后,基地一年只需要忙两三个月。可如今,实战化训练贯穿全年,基地跟着忙了一整年。就在10天前,还有两支部队在基地进行了冬季野营训练。
忙些啥——设置最困难的演练情况
“基地一直在忙着为难我们。”济南军区某师一位干部这样看待基地的忙碌。
作为有着光荣传统的“红军师”和军区的“王牌师”,该师与基地打交道最多,来基地参加演训活动次数也最多。用官兵们的话说,他们对基地的一草一木都了如指掌,就是“闭着眼也走不错路”。
但自信让该师吃了“大亏”。去年,他们参加自主对抗演练,在道路上栽了跟头。那次任务,该师担任红军,发起冲击前,他们对地形地貌进行了缜密侦察,据此制定了详细的进攻计划。
可事情发生变化就在一夜之间。第二天一早,挺进到进攻出发阵地,该师官兵突然发现,原本平坦的道路上,被蓝军挖出了一道道大沟,坦克根本无法通过。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他们重新开辟通路,但还是贻误了战机。
2014年,不少来基地驻训的部队都吃过这样的亏。军区某旅千里机动到这里参加演习,尚未进入基地,就遭遇了“伏击”,损失惨重。原来,基地派出的侦察分队,早就化装尾随该旅几百公里,他们的一举一动都通过战场监视系统传回演习导调大厅。
参演的某旅有些不服气,认为基地不按“套路”出牌。可基地领导不这么认为:训练基地就是“磨刀石”,不把情况出难,怎么磨砺部队?
一些比武考核也在这里举行,基地照样不会“手下留情”。
去年,济南军区在基地举行特种侦察专业比武竞赛,全区的特战精兵齐聚一堂。这些被称作“兵王”的训练尖子,也被基地官兵折腾得苦不堪言。
比武中的40公里负重越野课目,基地临时改变行军路线。参赛各队钻进深山里才发现,那里根本没有路。陌生环境导致个别队伍迷路,被困在山里大半天。
参加武装泅渡的官兵都说,过去江河湖海都游过,可基地却把考场设在了污浊的“黑水湖”,让见多识广的特战精英们大呼“消受不起”。
成绩最能说明问题,这次比武的平均成绩远远低于往年。但军区领导却说,这次比武真正比出了水平、比出了战斗力。
基地司令员刘昌生说,基地每周二、四晚上都要组织军事理论学习,要求全员参加,雷打不动。演练场上的许多招数,都是从这些学习中获得的。
此外,基地还结合导调任务,区分课题进行研究攻关。在某旅演习中,遇到的“斩首行动”、“平民骚扰”等12种敌情,此前从未见过,就是基地组织计划科长刘鹏研究外军演习后,梳理提炼出来的。
扎实的学习让基地导调的招数越来越多。去年年底,某团时隔两个月后再次到基地参加演练,官兵们发现:原来的道路不见了,导调员变得忽隐忽现,出了30多个情况竟然没有一个与以前重样的。
团领导给基地点赞说:“短短两个月,像是来到了另外一个训练基地。这种训练,效果最好。”
忙出啥——招数越来越多,对手越来越强
临近春节,济南军区某训练基地内仍是一片繁忙景象。
2月8日晚上10点,笔者走进基地办公楼,发现还有一半房间亮着灯。在司令部技术工作站,官兵们正忙着调试战场监视系统。工程师张靖男说,他们正在对系统软件进行升级,因为“演习场的画面越清晰、越全面,就越能发现问题”。
“精益求精,更进一步”,这是基地官兵最大的愿望。一名干部说,不仅基地在忙,部队同样在忙,如果稍一放松,就会在未来的对抗中一败涂地。
过去的2014年,部队对基地的适应能力越来越强。上半年,基地的战场变化给抱有老观念的部队上了生动一课。但到了下半年,部队实战意识越来越强,基地的很多招数都落了空。
在一场对抗演习中,一开始基地改变环境,让对抗双方选择直升机机降地域都出现失误,导致机降分队“全军覆没”。
但随后的演练中,双方分别采用隐真示假和夜间空降的方式,出乎基地意料之外,基地的预案完全成了摆设,甚至连导调人员都差点没跟上部队的行动。
事后,基地专门进行了总结,大家在自我检讨中达成一个共识:不能闭门造车,要走出去学习。
前几天,基地参谋长刘林吉就带着一个小组参加了某师举行的年度训练工作部署会,去了解部队年度训练的最新想法和设计。
临行前,机关有人心存忧虑:演习中,基地跟部队是对手。咱们到对手那里学习,人家能欢迎吗?刘林吉却没那么担心:“部队为了提高战斗力,是不会对我们遮遮掩掩的。”
事实也确实如此。该师不但会议全程公开,还主动把训练计划方案摆上桌面,请基地领导帮忙提意见。基地也开诚布公,把最新的设想全盘托出。一番交流下来,大家都获益良多。
“去年很忙,今年肯定会更忙,这已经成为部队的新常态。”采访结束前,刘林吉向笔者坦言,“虽然有些紧张劳累,但大家都觉得很充实,心里有盼头,干得有劲头。”
李东星 刘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