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世纪初“五四”青年爱国运动开始,鲁迅先生就提出了“立国必先立人”和“重塑国民性”的教育思想,21世纪的今天,当各个行业都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的时候,提升公民素养再次成为实现美丽“中国梦”不可逾越的巨大人文工程。
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公民道德建设的过程,是教育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相对于系统的公民意识教育而言,组织各类实践活动,是高校进行公民素养教育的有效手段。
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始终将培养有责任的社会公民放在育人的首位,注重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学生的公民素养。多年来,校园里活跃着一批批优秀的大学生志愿者,他们走乡村、进社区,义务支教、爱心助老、义务扶贫、文明交通、墙体彩绘、义务献血、社会调研……丰富多样而又扎实深入的志愿服务活动,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尊重和信任。而学生们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公民意识和公民精神不断得到培育和提升,道德素质、文化素养、政治素质、心理健康得到进一步提高,并达到知行统一的良好效果。
志愿服务常态化规范化
公民培养从校园到社会
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的师生在长期育人实践中形成了一个共识,即志愿服务与公民精神在内涵上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在塑造公民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和公共责任意识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通过开展多元化的志愿服务活动,能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并将其内化为坚韧顽强、积极向上的人格品行。
建院以来,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相继成立了青年志愿者服务大队、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协会等组织,目前学院有志愿者服务基地150个,志愿服务项目涵盖社区服务、公益活动、帮助孤残、乡村支教等多个领域。志愿服务活动逐步形成了固定化、常态化、规范化的新格局。
“大手拉小手”公益支教小分队,迄今已坚持6年,支教时间总计上万小时。大学生志愿者们为山区、福利院、特教学校的孩子们送去了国学、心理、音乐、环保、阅读等课程,开展了儿童维权及普法的调研活动,并以各类寓意丰富的手工、游戏及话剧等“筑梦课程”,和孩子们分享成长的意义和梦想的力量;为使活动常态化,学院还分别与河北省栾城县娄底镇、石家庄市社会福利院、育人特教学校等多所学校和单位,共建志愿支教实践基地32个。
2014年,学院学生党员创建“诚信驿站”,以无人售货的形式销售日常生活和文化用品,学院大学生共同用诚信和爱心,保护着这个小小驿站的良好运转。诚信驿站还成立了“爱心基金”和“诚信助学金”,用于资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群和校园里品学兼优的同学,传播诚信的力量。
2015年,面对“中国式过马路”的现状,学院组织学生志愿者在每天早晚交通高峰时间,到学院附近的城市主干道建设大街——裕华路十字路口开展文明交通志愿服务,协助疏导交通,提高市民的文明交通观念。大学生志愿者的耐心疏导使该路口的交通秩序发生了巨大改观,他们所佩戴的学院志愿者统一标识,增强了每一个人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在志愿者们的共同努力下,不仅自身增强了珍爱生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而且以文明的服务和真诚的态度赢得了更多市民的认同与加入。
近几年,大学生们更是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开展志愿服务。艺术专业学生利用业余时间深入各居民小区进行墙体彩绘,美丽的彩绘画面获得居民的交口称赞;与《燕赵都市报》携手举办 “助老上网”大型公益活动,熟悉电脑和网络的大学生们一对一为老人讲解网络知识,让老人们真正了解到网络给生活带来的乐趣和便利。《燕赵都市报》等媒体以《电脑前,老人们又做了回“小学生”》为题,对志愿者关爱老人的善举予以报道。
社会实践强化公民意识
志愿服务成就人生精彩
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的青年志愿者在志愿服务社会过程中,将视野由课堂转向社会,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深刻认识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产生了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同时历练了大学生志愿者自身的公民人格,不少大学生从中受益,走出了自己的精彩人生路。
邢晓艺同学从进入大学以来,就把自己定位为一名青年志愿者。他走进贫困的山区小学、进入社会福利院,用自己的行动来践行爱心的真谛。在看到社会上不断出现的伤害儿童恶性事件后,他组建了自己的寒假社会实践小分队,在街头、广场等公共场所进行儿童普法与维权宣传;到赵县东晏头幼儿园和保定易县东关幼儿园等多地的校园开展支教活动;走进裕华西路小学,协助该校教师一同开展学生托管工作。他还联系校团委老师,并争取社会各界力量,于2014年11月22日,在石家庄行唐县六一小学正式启动了“新蕾护航”预防儿童性侵害计划。他的积极参与,全情投入,最终为他赢得“河北省标杆志愿者”“省会最美志愿者”“河北省社会实践优秀个人”“石家庄优秀团员”等多项荣誉。
赵春桃同学是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与很多同学一样,大一入学时,赵春桃就加入了志愿者行列,成为学院公益性社团——绿心社的一员,并在大二时成为了绿心社社长。绿心社是一个以环保为主题的社团,曾获得环保网“优秀社团”、香港环境保护协会举办的“水果贺卡”活动“全国联校环保公益二等奖”等多项荣誉。而赵春桃本人也先后获得“省级优秀学生干部”、“科大最美志愿者”等多项称号。她由衷地说,应该感谢志愿服务这个平台,自己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就是得益于志愿服务实践的锻炼,正是这些内化的品质和能力让她有信心应对任何挑战,在即将步入的工作岗位上奉献青春和智慧。
志愿服务创建金色品牌
公民精神培育薪火相传
在志愿服务社会中锤炼自我,在公民素养培育和社会实践中实现人生的蜕变,这样的优秀大学生在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还有很多。他们通过大学四年的志愿服务活动,懂得了为他人奉献爱心的价值与力量,而他们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也实现了巨大的飞跃。2013级新闻专业志愿者董璐的一段话,道出了理工学院所有志愿者的心声,“与其说品德是个人的人品操行,不如说是个人对整个社会的责任。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得对社会负起一定的责任义务。在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青协这个优秀的社团中学习成长,让我们成为了有责任、有能量的当代青年。”
“初识实践活动,只觉得新鲜,渐渐地当好奇褪去,浮躁沉淀,稚嫩的面庞多了几分感动与坚毅,无关荣誉,只及倾心。实践活动中最真挚的感情莫过于对同一件事始终如一的热爱,所有人不约而同地享受付出的快乐,在实践中淬炼最美地青春!”2013级汉语专业谢绘锦这样总结自己参加志愿服务的感悟。
12年的努力与坚守,使得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志愿服务活动,以及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呈现出来的良好公民素养,成为燕赵大地的一道亮丽风景。该校“女童保护”“美丽课堂”“阳光护蕾 为爱支教”等多项实践活动成为优秀品牌,曾先后受到了诸多媒体的广泛报道。而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则先后荣获河北省青年志愿服务20周年“标杆志愿服务集体”、石家庄市“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奖”、“建设文明城,团员在行动”先进团体等多项荣誉称号。如今,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的青协注册志愿者人数,由刚成立时的2700人,增加到目前的5835人,公民素养培育与社会实践的结合日益紧密,公民意识与公民精神薪火相传。
该校一位相关部门负责人说,包括志愿服务活动在内的多形式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大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了解国情,一定程度上培养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社会责任感、民主意识和爱国精神,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将坚持把这些社会实践活动制度化、经常化,持之以恒地开展下去。
(魏俊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