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人均国民收入(GNI)超过4000美元,进入世界银行定义的中高收入国家行列,也正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时期。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国际经验就是适当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我建议,在“十三五”期间,义务教育向下延伸一年。
为什么要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我国义务教育年限低于世界平均的9.24年,也低于中高收入国家的9.5年,义务教育年限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极不相称。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截至2011年,全世界共有22个人口规模在1000万以上的国家或地区成功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其中18个国家或地区的义务教育年限在10年及以上。具有较高的义务教育年限是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共同特征,也是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然要求。
为什么只延伸一年?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仅能将义务教育年限延长一年。我国人均GDP还处于世界相对较低水平,“穷国办大教育”是基本国情。到2007年我们才真正实现了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巩固义务教育成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任务还很艰巨。因此,延长一年是较为稳妥的选择。
为什么向下延伸而不是向上?
因为义务教育向下延伸一年比向上延伸一年效益更高、更符合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也具有现实可操作性。
第一,义务教育向下延伸一年符合儿童发展规律。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研究表明,儿童语言、动作、阅读、书写能力的发育敏感期都在6岁以前,科学的学前教育有利于儿童的早期发展,使儿童更能适应后续学业,进而实现更好的就业。近年来社会已经意识到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但由于学前一年教育的办学体制尚未理顺,学前班和幼儿园大班并存且错位的问题日益突出,双方都以增加小学教学内容来吸引生源,导致学前一年教育的小学化倾向明显,无法科学引导孩子的早期发展。将义务教育向下延伸一年,由国家统一规划和制定标准,更有利于孩子身心发展和一年级的幼小衔接。
第二,义务教育向下延伸一年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高。
学前教育的收益研究表明,对学前教育投入带来的收益是各个学段中最高的,而对贫困幼儿学前教育投入带来的效益则更高,学前教育是消除儿童贫困、切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对国家减贫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学前教育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农村学前教育在物质条件、班级活动质量、营养等多个方面显著落后于城市学前教育;城市和县城儿童在语言、数学等多个领域的入学准备都优于乡村儿童;以学前一年儿童入学语言水平为例,87.6%的城市儿童处于优秀或中上水平,而87.7%的农村儿童处于中、下水平。因此,义务教育向下延伸一年、办好农村学前教育,是促进教育公平、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实现国家减贫战略的必然要求。
第三,义务教育向下延伸一年比向上延伸更好操作,实施成本相对较低。
如果将义务教育年限向上延伸一年到高中阶段,就必须打破现有的学制安排,那么我国刚刚开始推进的高考改革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都必须作出相应调整,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而将义务教育向下延伸至学前一年,则可利用现有幼儿园的办学资源,或者采取在小学开设学前班的形式,盘活闲置资源,节省办学成本。此外,从生均培养成本来看,2013年我国生均预算内经费支出学前教育为4042元,普通高中为8747.3元,前者仅为后者的不到1/2,在国家公共财政对各级教育的供给能力有限的大环境下,实施学前一年义务教育的投入水平相对较低。而且我国许多地方政府也在义务教育向下延伸一年方面进行了探索,陕西省、江苏省已经出台了免费学前一年教育的实施办法,为我国整体延长义务教育年限奠定了基础。
此外,从国内外经验来看,将义务教育向下延伸一年的做法被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所接受。如:我国台湾地区已经推出国民教育向下延伸一年的K计划,澳门特区也从2006年开始将免费教育下延至学前1~2年。
因此,我们建议在“十三五”期间将义务教育向下延伸一年。在推进方式上,可借鉴台湾等地普及义务教育的经验,在经济条件落后和义务教育发展水平较低的农村和西部地区先行试点,逐步向城市和中部、东部地区延伸,反向发展,阻止贫困和落后的代际传递,整体提高我国的人力资源水平,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朱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