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5年08月28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第二炮兵某洲际战略导弹旅先进事迹报告会发言摘登

《 中国青年报 》( 2015年08月28日   10 版)

    用绝对忠诚擎起大国长剑

    某洲际战略导弹旅政治委员 文青

    我们旅刚从西北高原演训场发射归来。今天,我站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向祖国报告,我们又成功发射一枚洲际战略导弹,打出历史最佳精度!

    我国战略导弹家族的名字叫“东风”,取自毛主席“东风压倒西风”这个富有政治内涵的经典名句。自从大国重器横空出世那天起,“东风”就成为我们火箭兵为之骄傲和自豪的称号。

    上世纪50年代,面对帝国主义的核讹诈,毛主席那句话掷地有声:“在今天这个世界上,要不被人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党中央、毛主席一声令下,一批刚刚掸去战争硝烟的老兵在北京长辛店秘密集结,拉开了创建我国战略导弹部队的序幕。

    1959年7月,第一个地地导弹营破土而出,共和国导弹部队的独苗苗钻出了大地。从此,“东风第一枝”成为我们这支部队的精神图腾。

    导弹第一营刚组建,就立即开进西北大漠。官兵们战天斗地,白手起家,铁皮敲成训练模型,萝卜刻成元器件,麻绳当作电缆线,在近乎原始的条件下,用忠诚和智慧锻造共和国的倚天长剑。

    那个年代,我们每一个导弹阵地旁,都有一座烈士陵园。为了导弹事业,许多官兵献出了宝贵生命,用赤胆忠心诠释了“活着拼命干,死了也合算,埋在青山下,顶起争气弹”的钢铁誓言!

    沉默多年之后,我们走出历史帷幕,首次亮相国庆35周年大阅兵,当隆隆的战车载着大国长剑通过天安门广场时,举国沸腾,举世瞩目。英国《泰晤士报》评论:“中国今天第一次将她的导弹家族展现在世界面前,足以证明她有覆盖地球每一个角落的能力和自信。”

    前年秋天,部队跨区转进沙场演兵。导弹发射那天,天空乌云翻滚,突降大雨,千里之外的北京指挥所里,首长脸色凝重地询问:“能不能按时发射?”时任旅长杨光斩钉截铁地回答:“报告首长,能!”导弹穿云破雨,精确命中目标。这次发射突破多个训练“禁区”,创造了若干个“第一次”。

    56年来,我们先后49次参加重大军事行动,发射数十枚多型号战略导弹,走出33位共和国将军、10位导弹司令、16位导弹旅长,抽调骨干组建多个导弹旅,成为战略导弹部队的“种子基地”,为第二炮兵战略军种的建设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我们全旅官兵向党和人民庄严承诺:“东风第一枝”的忠诚坚如磐石,我们手中的大国长剑可信可靠!只要党中央、习主席一声令下,大国长剑就能呼啸而出、一剑封喉!

    请党中央放心!请习主席放心!请祖国和人民放心!

    铁血砺剑为打赢

    某洲际战略导弹旅副参谋长 孙亮德

    我们旅肩负着战略威慑和战略反击作战的神圣使命。几十年来,这里只有一种状态,那就是:练兵砺剑,准备打仗,随时等待着亮剑的那一刻!

    洲际战略导弹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涉及10多个学科领域,科技含量高。我们有个训练科目叫“跑三路”,指的是默背电路、气路、液路图及其原理。背一张中等难度的电路图,就相当于熟记一座省会城市的大街小巷和行车线路。这样的图,每名官兵都要默背几十张、甚至上百张,会“跑三路”成了一旅官兵的资格证。

    随着导弹武器的每一次改进和换型,官兵们都要付出更多的艰辛,确保“大脑芯片”一次又一次地升级换代。

    士官文熙俊,第一次专业考核100分只得了8分。连长觉得他基础太差,想让他换岗。小文知道后,恳求连长:“我就想当号手,决不会再给连队丢脸。”从那天起,他一头扎进专业里,把11本教材近百万字,硬是一字不落地抄了4遍,本子摞起来有半人多高。为了练精专业技术,小文每天都操作成百上千次,指头上磨出了厚厚的老茧,连门禁系统都不认他。10年练下来,小文成了我们旅响当当的瞄准号手。

    现在,我们旅有一大批精通原理的“三路通”、毫厘不差的“瞄准王”、一步到位的“神吊手”,人人都有拿手绝活儿。

    战争没有预演,随时都可能发生。我们旅在实战化训练中,作战能力不断跃升,全旅上下接连启动指挥体系、导弹阵地、武器装备三大升级工程,为洲际战略导弹插上信息化翅膀。指挥链路上达中枢神经、下联每个战位,作战平台集成度更高、可靠性更强,“国之重器”箭在弦上、引而待发。为打造全天候作战的雄师劲旅,我们坚持在复杂环境中练兵,在瓢泼大雨、风雪极寒等恶劣气象条件下的数次发射,全部取得成功!

    我们可以自信地说:我们能打仗!我们能打胜仗!

    逐梦天疆的坚守

    某洲际战略导弹旅阵管营营长 周 涛

    我是一名洲际导弹部队的阵管营长,我和战友们担负着守护导弹武器和作战阵地的特殊任务。在大山密林深处,在地下岩层之中,我们每天坚守着神圣的战位,几年、几十年耕耘着青春梦想。

    走进大山这个特殊环境,就意味着寂寞将与你相伴,人生选择与被选择的许多难题也会摆到面前。

    刚到连队时,我和初恋女友只能写信交流,后来营区有了公用电话,短短半年,我就攒齐了一整套印着水浒108将的IC卡。当我向她说起时,她却不屑地说:“几张电话卡有什么呀,前几天有个画家还送我一大束花呢。”

    我邀请她来看我们的卫士山,欣赏“一线天”的太阳,她却说要跟朋友去看海。后来,她干脆摊牌了:“要么回来,要么分手。”

    可我实在割舍不下导弹阵地,苦恋多年的爱情,就这样被大山隔断了。还是连长开导了我:“其实她不懂你,给我们一座山,都能守一辈子,一个好女孩,还不能让她幸福一生?”

    我很快从失恋的苦闷中走了出来,逐渐也理解了她的选择,我把全部情感倾注在这片大山中,我们阵地连年被评为“红旗阵地”。

    两年后,我遇到了一位真正懂我支持我的好姑娘,组成了幸福家庭,还有了一对可爱的双胞胎女儿。

    我们坚守大山,不仅要跨越生活中的沟沟坎坎,还要勇敢地闯过随时可能遇到的生死关。

    老班长赵东山,在阵地上干了16年,一直铆在守护导弹推进剂的岗位上。推进剂是导弹的血液,但毒性强、危险性大,跟它打交道,时时面临生死考验。

    一天清晨,他巡查到库房跟前,突然闻到一丝异味,马上意识到情况不妙,推进剂有渗漏!他冲进库房穿好防护服,迅速排查漏点、报告险情,随即投入排险战斗。战友们赶到时,险情已经排除,他却累倒在库房……

    16年寒来暑往,5600多个日日夜夜,赵班长把赤诚的爱融进了“导弹血液”,3次勇闯“鬼门关”,被官兵誉为敢与死神决斗的“钢铁卫士”。

    坚守,意味着孤独与寂寞、奉献与付出;坚守,也书写着忠诚与担当、壮美与崇高。时光穿梭,时代前行,永远不变的是一代又一代火箭兵无悔的坚守。在强军目标的引领下,我们甘愿在崇山峻岭中挥洒青春热血,铸就大国梦想!

    与“东风第一枝”一起成长出彩

    某洲际战略导弹旅遥测营二连三班班长 潘忠华

    我是战略导弹部队的一名士官,入伍9年来,我和我的战友们在“东风第一枝”这个大熔炉里,伴随大国长剑一起淬火、成长,共享人生出彩的荣光。

    到旅里不久,我便经历了刻骨铭心的“三个第一次”:第一次“头脑风暴”是与洲际战略导弹零距离接触,第一次“激情澎湃”是在旅史馆里与地地导弹第一营穿越时空的对话,第一次“心灵震撼”是向为导弹筑巢壮烈牺牲的烈士宣誓。

    那一刻,我这颗曾经玩世不恭的心,开始觉着世上还有那么多有意义的东西值得去追求。

    当上遥测号手后,我一头扎进专业堆里啃教材、跑电路、练操作。副连长何琦是我们遥测专业的“No.1”,他为我量身制定成才计划,还下了硬指标,一年内必须把6张专业原理图搞得滚瓜烂熟,隔几天他就在宿舍楼前与我“PK”一下。经过上百次的“PK”,我这个“门外汉”成了全旅最年轻的专业组长,在基地组织的专业技术大比武中夺得了金牌。

    作为一名号手,我们最渴望、最有成就感的,就是亲手将洲际战略导弹送上九天。

    那一次,部队执行极寒条件下实弹发射任务。发射前夜,作为这次任务的遥测指挥长,我顶着刺骨寒风早早爬上车顶,用被子裹住天线底座,左手旋转天线转轴,右手进行加温作业。导弹点火前3秒,遥测天线开始自动搜索跟踪,我的左手冻得与天线转轴粘在了一起。

    情急之下,我咬着牙将手撕了下来,一大块皮肉留在了冰冷的转轴上。强忍着钻心的疼,我继续指挥操作。当导弹呼啸着从头顶飞过,一组组遥测数据准确无误地传向基指、传向北京时,那种不辱使命的成就感让我终身难忘。

    沉默中的力量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李 琳

    今年5月26日,我参加了国防部《中国的军事战略》新闻发布会,第二炮兵精干有效、核常兼备的发展战略,再一次吸引了世人的目光。

    前不久,经过特批,我来到“东风第一旅”采访。旅领导告诉我,几年前,外交部一位领导来到这里,看到一枚枚大国长剑,动情地说:“我感触到了一种巨大的力量,以后在谈判桌上说话更有底气,腰杆子更硬了!”

    越野车在蜿蜒的山路中穿行了大半天,终于来到一座隐匿的阵地,我一下子惊呆了:传说中的镇国重器矗立在我的面前,沉默不语却又气势逼人,仿佛随时都会喷吐烈焰腾空而起。

    通过戒备森严的道道门禁,我来到了中心控制室。操控台前,一名号手紧盯着密密麻麻的指示灯,传递着一道道口令,动作十分利落。

    他叫康平,是一名服役20多年的老兵。就是他,两次在极端复杂的气象条件下,准确无误地按动点火按钮,把大国长剑送上苍穹,打出了两种型号战略导弹的最佳精度,两次荣立二等功。大家都说他是“金牌号手”。

    我有些疑惑,摁个点火按钮有那么难吗?深入了解才知道,发控师是发射系统的核心号手,一名优秀发控师,必须熟练掌握导弹武器20多个专业门类,拿到“上岗证”不亚于攻读一个学位。

    幽深的地下长城,部队值班训练时值守在这里,官兵们的时空感知会产生紊乱,有种昼夜不分的感觉。

    在一间仅有几平方米的值班机房里,一幅太阳画引起我的注意,一问才知道,这里面还有个故事。一天,值班的新兵张鹏半夜里哭了,班长李加华问他怎么了,小张说:“好多天没见阳光了,心里憋得慌。”李班长找来纸和笔,画了一幅从大山背后冉冉升起的太阳。每天早晨,挂画升太阳成了洞库里一种特殊的仪式。

    几天前,我有幸跟随这支部队奔赴塞外,目睹了洲际战略导弹发射的壮美场景。那一刻,只觉得大地在颤抖,空气被撕裂,那挟雷裹电的大国长剑,刺破苍穹,迸发出摧枯拉朽的惊天力量。

    这种力量,来自绝对忠诚,来自执着坚守,来自铁血担当。拥有这种力量,中华民族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这就是大国崛起中的中国军队,这就是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中国力量!

一场决定华中敌后抗战战略走向的战役
我所亲历的“三五惨案”
第二炮兵某洲际战略导弹旅先进事迹报告会发言摘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