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6年05月10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科幻迷团队的“虚拟现实”梦

覃政:只做超越时代半步的事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宁迪 实习生 陈雨兵 季嘉慧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6年05月10日   10 版)

    三个科幻迷凑在一起能干什么?是搞一场科幻沙龙,天马行空、彻夜不眠地畅想黑科技?还是拍一部科幻大片?

    覃政、聂竞舟和张立鹏这三个科幻迷的想法,比这些更为“疯狂”和“大胆”。两年前,这个三人组里有人放弃博士学位,有人离开央企,开始窝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打造虚拟现实梦。

    “把虚拟连接到现实”,如今,这三个人的梦想已经变成了中关村地区一家名叫“蚁视”的科技公司,研发出了基于手机端和电脑端的虚拟现实头显设备。这个成立才两年,听起来十分陌生的公司,已同暴风、乐视一起,站在了国内虚拟现实设备行业的第一集团,并先后与联想、乐视两家公司达成合作。

    科幻粉丝不要学历要理想

    2014年初,不顾家人反对,覃政决定放弃即将到手的航天专业的博士学位,创办一家研发虚拟现实设备的科技公司。彼时,虚拟现实这种硬件设备还在角落里生长,站在创业风口的是一群O2O模式的软件平台。

    “不能再等了!”谷歌眼镜的问世,让覃政最终下了决心。科幻迷总是想把想象复制成现实,覃政觉得实现梦想无外乎三种途径:写小说、拍电影、搞设备。“自己已经尝试了前面两种,现在要试的是第三种。”

    作为硬科幻的铁杆粉丝,覃政12岁时就开始写科幻小说,大学开始尝试拍科幻微电影,他把家里的阳台变成实验室,把一堆材料变成变焦器、摇臂等摄影器材。

    但只能停留在文字和电影上并不过瘾,覃政决定玩把大的,自己动手改变“世界”。硬科幻是他最喜欢的流派,因为这类科幻有理论基础,基于可行的技术,有朝一日幻想或可成真。

    虽然对太空探险、星际旅行有更浓厚的兴趣,但他知道,仅凭自己身上现存的“燃料”,实在“烧”不出能星际旅行的设备。

    而另一种类似电影《黑客帝国》、《盗梦空间》里所描述建构的虚拟世界,以计算机或信息技术为基础的赛博朋克式的科幻,在覃政看来,实现起来,空间很大。

    虚拟现实的呈现离不开复杂的光学支撑,201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找到研发虚拟现实设备的新思路。

    一次,覃政洗澡时忘记摘下眼镜,镜片上布满了水珠,在关掉淋浴开关的一刹那,他透过洒满水珠的眼镜看灯时看到了奇妙的一幕:可以在镜片上清晰地看到自己的眼睫毛。

    覃政发现,原来,镜片上的每个小水珠就像透镜,它们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一个透镜阵列,由于改变了光线,人们便可看到20毫米处的物体,这正与昆虫复眼的工作原理类似,这也是公司后来取名“蚁视”的原由。“动手”的时机已经成熟。覃政想要制作出一款很薄的眼镜或隐形眼镜,让人们可以在现实中看到想看的任何东西并且沉浸其中。

    这看起来很美好,然而顶着“一没创业经验、二没资金、三没大公司任职经历”的帽子,覃政被很多投资人当成了骗子。覃政东奔西跑,敲了30多位投资者的门。经过一段时间的打击,他不得不面对现实,把这个人们看起来还很遥远的梦境往回拽一拽。

    “做一些比较接地气的产品吧。”覃政决定,从做虚拟现实头显设备开始。2013年9月,他的第一台能稳定工作的虚拟现实原型机诞生,但仍然没有哪个投资人看中覃政的项目,经历了几番游说,亚杰天使基金给了他们第一笔500万元的投资。

    “我退学,你辞职”,覃政和妻子聂竞舟很快就达成了共识。

    作为生物学硕士,聂竞舟喜欢看生物题材的科幻作品,她希望能将仿生学思路和人机交互的研究方法引入虚拟现实领域。虽然供职于央企,但聂竞舟还是决定辞职,她与覃政夫妻二人和另一位喜欢二次元科幻的张立鹏共同成立了公司。覃政出任CEO,聂竞舟和张立鹏为联合创始人,分别负责公司的市场发展和游戏研发。

    夫妻二人的决定虽然没有得到家里人的赞同,但信息时代中成长的他们,希望能进入高科技领域,“把虚拟现实技术产品化,让大家都能用上这些前沿技术。”聂竞舟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超越时代半步

    拿到投资后,三个人和他们不到20人的团队,开始研发自己的产品。

    2014年5月,蚁视研发的首款虚拟现实头盔在美国众筹平台Kickstarter上开始众筹。那是一款和PC端相连的头显设备,呈现的是无畸变的画面,可以玩普通游戏和看视频,不需要专门定制开发。

    聂竞舟回忆当时在众筹平台上筹到26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60万元。随后,公司开始进入沉寂期,直到2014年底,蚁视在新闻发布会上发布虚拟现实手机头盔、VR相机等产品,还曝光了蚁视超薄VR头盔、蚁视AR眼镜、蚁视HR眼镜以及光学隐身设备四款概念性产品。

    这些为蚁视争取到了更多机会,2015年11月,联想宣布与蚁视建立合作关系,推出了乐檬蚁视VR眼镜,这款眼镜目前在京东上售价199元,是普通消费者可以承受的价格。一个月后,乐视也宣布携手蚁视,创建乐视VR硬件+内容生态。

    进入2016年后,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元年之说让这个行业迅速走进公众视野。“虚拟现实技术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不久前,聂竞舟坐在出租车上和司机聊起虚拟现实,她发现这个技术离普通人的生活已经不远了。

    覃政眼里未来的虚拟现实世界,应该是“VR+”的时代,虚拟现实是一个基础显示的行业,任何一个行业都可以和它相结合,无论是医学、教学、会议、房地产、实时直播……任何数据都能往虚拟空间里面导。

    他认为,虚拟现实一共有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需要三十多年的发展。第一个阶段是依靠设备连接的时代,第二个是依靠神经连接的时代,第三个是依靠纯数字化脱离肉体的时代。但覃政也坦言,目前的虚拟现实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类似于手机中的“大哥大”阶段。

    “现在(我们)戴个头盔,属于第一个时代的初期。”覃政认为,这种设备还是会先用在商业上,民用普及的话还需要一段时间。

    不过,覃政觉得目前这种沉重的头盔式设备,可能还有两三年就过时了,接下来是更轻便的设备,而像隐形眼镜这种直接附着在眼球上的,20~30年后才会研发出来。“到时候隐形眼镜可能直接植入人的眼睛,不用摘下了。”

    覃政和他的团队不满足于只做初级的虚拟现实,他们的目标是打造全息现实。“全息现实不是传统的平面光线,是全息光。”在覃政眼里,全息光有一个新的算法,能模拟自然光线,不是投放在像电视、手机这样的屏幕上,而是把自然光线完全在现实空间里模拟出来,戴上眼镜,人们就能在现实空间里看到那些虚拟出来的却逼真立体的事物。

    覃政虽然把全息现实作为研发目标,但是他承认,在国内做产品步子不能迈得太大。半步为好。

    “这是很多创业者和投资家给我们的忠告,”覃政发现,在国内,超前这个时代两步或者三步的事情得不到太大的投资支持,因为没有任何一个投资商能够容忍你3年到5年没有任何收入,另外一个就是说太超前的东西时间成本太大,会把这个公司拖垮。

    如果超出太多,那么上游市场也没有相匹配的材料来满足产品开发需求,只能像特斯拉那种,自己建工厂,可成本之大不是他们这样的企业能够承受的。“在中国你要做超越市场很多的东西,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你不一定能达到利益最大化,超过行业半步是利益最大化的时候。”覃政表示,团队已经研发了全息现实技术,但现在短期还是想花大力气做好虚拟现实产品。

    同在VR/AR领域,覃政很羡慕美国一家叫做“Magic Leap”的增强现实公司,这家公司被科技界称为最神秘的公司,此前它发布了一段超短视频,视频中一条鲸鱼从体育馆地面钻出,腾空而起,水花四溅。这家公司成立五年,在没有任何实物,仅凭着概念短片就拿到了包括谷歌、阿里等多家公司的投资,目前估值至少45亿美元。

    覃政认为,这家公司的光学技术和蚁视的复眼光学比较类似,他也向往着自己的团队能有这样的环境,专心做研发,早日把这个技术变为现实。2015年12月,蚁视获得A股上市公司高新兴3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后,行业内有人认为其在估值和融资的数额上存在虚假。

    聂竞舟表示,关于业绩,都以上市公司披露的公告为主,“我们并没有造假,公司也还在初期发展阶段,目前想把更多精力放在技术产品研发上,不想花太多时间去解释。”

    近两年是国内虚拟现实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虚拟现实领域坚守,并不容易。尽管外界认为今年是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的元年,但覃政心里清楚,两三年前国内就出现过一波做虚拟现实设备的团队,但很多没能走下去。

    如今,虚拟现实已渐成风气,覃政看着更多的企业和行业加入进来,这一波虚拟现实热更胜从前。覃政前不久去美国硅谷转了一圈,发现这已是虚拟现实硬件企业群雄逐鹿的时代。“大家朝着一个方向跑,赛道已经固定,大家都在往里面加各种燃料。往前跑,拼的是什么?就是你的燃料,你的速度、马力。”

    他认为虚拟现实硬件设备的浪潮已经起来,好的公司已经在赛道上奔跑,找到了感觉和方向,这个时候,创业者再一窝蜂成立创业公司去做硬件很危险。

    “但这个阶段是不是就适合做内容?也不是。基础设施完备,才会有百花齐放。”覃政觉得,现在想做硬件,一定要找到技术突破口。

    聂竞舟认为,国外的一些元器件技术确实比较成熟,所以在做高科技产品的时候,还是会选用国外的一些元器件。“但随着中国虚拟现实产业的不断发展,元器件的厂商也会发展到更高科技、更有创造性的水平。”他希望,市场上对中国创客多一些信心和支持。

    蚁视的Logo是用毛笔字写的,这并非无心之作,本意就是要让大家知道这是一家中国公司。当时公司决定在美国众筹的时候,有人觉得如果说是中国的项目,会引起偏见,“最好就是不要强调这一点,或者伪装自己是一个外国的公司”,但这样的提议团队并没有接受。

    他们认为,在这样一个年代,更要推广中国创造的概念。这个公司的每个人都希望能够通过一些创新创造的产品,改变人们对中国创造的观念,“我们想让更多人知道,中国确实有自己创造的东西。”

    后来加入蚁视的合伙人李竹预感,今后一两年,是国内虚拟现实市场非常关键的时期。“我们对虚拟现实的认知仅次于美国,而中国在虚拟现实产业里有一个优势,就是有一整套完整的手机生态链。”李竹说,对于国内市场,现阶段虚拟现实的很多技术和硬件上的供应链都是继承于手机的,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可以支撑起很多家从事虚拟现实的公司。

    覃政认为,在设备冗杂的市场上,标准成为需要关注的事情。“现在工信部在做标准,我们也有参与。国家标准制定出来之后,不符合标准的产品就会被排除在外。”

    对于虚拟现实产业的发展,这个由科幻迷组成的科技团队有着很强的期盼。覃政发现,中国已默默经历了两个创新阶段,第一个是传统工业的转型,通过改制,产生了一大批制造业企业,很多还是世界500强。而后,我们通过互联网进入到影视创新阶段。

    “现在中国的情况,非常类似于30年前的美国硅谷,当时硅谷也有一群资深的科幻迷,后来成立了互联网公司,一发不可收。”覃政希望中国也有越来越多的人了解科幻、关注科幻,让科幻成为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覃政:只做超越时代半步的事
劳模创新工作室:博士生“头脑风暴”的地方
VR/AR产业征集国家及行业标准
观点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