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9年07月02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文青们,请去延安打卡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刘昶荣文并摄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9年07月02日   12 版)

    在江西瑞金的毛泽东旧居前,一位年轻的妈妈在给孩子拍照。

    鲁艺旧址内的影像资料,冼星海在指挥鲁艺学校排练《黄河大合唱》。

    一位青年正在桥儿沟革命旧址内参观。

    桥儿沟革命旧址路边墙壁上的画,根据鲁艺师生作品由当代青年创作。

    “除了小说,我找不到一个朋友。于是我写小说了,我的小说就不得不充满了对社会的鄙视和个人孤独的灵魂的倔强挣扎。”在延安桥儿沟革命旧址的丁玲馆内,一些丁玲语录被摘了出来挂在墙上,同时还陈列了她在延安时期的生活物品和创作作品。

    在丁玲馆旁,还有周立波馆、沙科夫馆、茅盾馆、冼星海馆等20位当时杰出文艺青年的个人馆。馆内呈现着他们上个世纪在延安的创作经历、作品以及其后的艺术成就,包括《黄河大合唱》的乐谱手写稿、周立波当时的讲稿《蒙田和他的散文》、1948年6月出版的《中国美术史》等。

    6月8日是文化和遗产日,作为今年的主场城市活动地,延安当天的天气像陕北大秧歌一样明快鲜亮。去往桥儿沟革命旧址的路边墙上,有新创作的壁画,这些壁画以红、蓝、黄、黑为主色调,颜色鲜明、对比强烈,和当地的黄土地、蔚蓝天分外和谐。画作的内容有些“老旧”,画旁配的文字是“读书识字 学习文化 再也不做睁眼瞎”“好念书 书念了 账能算 信能写”“丰衣足食图”……

    这些壁画的原型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以下简称“鲁艺”)师生们创作的套色木刻版画。在鲁艺师生到来之前,当地的版画都是以神仙鬼怪为主角,鲁艺美术系师生们第一次把老百姓画到版画里,受到了热烈欢迎。当年8分钱一张的版画,被百姓们争相抢购。

    鲁艺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培养文学艺术专业干部的高等学府。1938年4月在延安成立,定名为“鲁迅艺术学院”,由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中央领导人亲自发起。1940年6月更名为“鲁迅艺术文学院”。“作家到群众中去就能写出好文章”,这句毛泽东曾经说过的话现在还写在桥儿沟革命旧址的墙上。

    周立波是当时鲁艺编译处处长,何其芳、沙汀、卞之琳是当时的文学部教员,冼星海是音乐部负责人。当时美术部负责人江丰1979年后担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戏剧部负责人张庚后来担任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在冼星海之后担任音乐部负责人的吕骥历任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中国音协主席……

    延安是当时青年的“北上广”

    “延安的城门成天开着,成天有从各个方向走来的青年,背着行李,燃烧着希望,走进这城门……”1938年11月16日,何其芳在《我歌唱延安》中描述了当时全国进步青年对延安的向往。

    延安之于当时的青年,就像“北上广”之于现在的青年。6月8日,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在延安电视台录制了一场《开讲啦》。他在录制现场向400多位来自延安大学和全国多所高校的青年学生,讲述了当时青年对延安的向往。

    据任弼时1943年12月在中共中央书记处工作会议上的发言,抗战后到延安的知识分子总共4万余人,就文化程度而言,初中以上的占了71%,初中约为30%,这些人的平均年龄也就20岁左右。著名诗人贺敬之1940年加入鲁艺文学部的时候只有16岁。

    延安作为一座西部小城,当年物资十分匮乏。在鲁艺旧址内,挂着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对当年延安鲁艺青年的描述:“他们克服一切困难,没有颜料没有纸笔,用一张马粪纸几根木炭条,用一块木板几把刻刀就可以创造一个世界。”

    当时的延安也是天堂。著名的《黄河大合唱》《白毛女》就是创作于这个时期的延安。延安物资匮乏,乐器更是短缺,当年演出《黄河大合唱》时,冼星海设计了一处“神来之笔”——用当时的学员、后来是中国音乐家协会李焕之吃饭用的带盖的大搪瓷缸子,里面装了一把勺,充当一种特殊的乐器。

    演出时,当演员朗诵道:

    朋友!

    你到过黄河吗?

    你渡过黄河吗?

    你还记得河上的船夫,

    拼着性命和惊涛骇浪搏战的情景吗?

    如果你已经忘掉的话,

    那么你听吧!

    “这个时候,冼星海一个手势,李焕之就拼命摇他手里的搪瓷缸子,发出哗哗的,类似黄河奔腾咆哮的声音。” 顾玉才描述说,这场演出非常成功,台下的毛泽东和观众们都不约而同地站起来,长时间地鼓掌,从此以后这首歌唱到了抗日前线、唱遍了全中国,唱出了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最强音。

    今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时指出,一切有价值、有意义的文艺创作和学术研究,都应该反映现实、观照现实,都应该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回答现实课题。希望大家立足中国现实,植根中国大地,把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和当代中国人精彩生活表现好展示好,把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阐释好。

    现在鲁艺旧址之内还展放着1939年春天,冼星海在延安和劳动人民一起开荒的史料照片。当年的延安进步青年扎根于黄土地上,紧贴人民群众,所以才创作出了这些不朽的经典。

    1945年出版的《解放日报》在《〈白毛女〉演出盛况》中写道:“每次观众都达三四千人,很多农民跑十多里来看戏……房上、墙上、大树上都站满了人。每次演出观众大多落泪。每演到最后一场斗争黄世仁时,台下喊打倒声不绝。目前边区各地正在开展复仇清算斗争,《白毛女》的演出起了挺大影响,很多农民说‘这个戏为我们穷人说出了心里话!’”

    中国青年是有深厚家国情怀的青年

    “保护革命文物 传承红色基因”是今年文化和遗产日延安城市主场活动的主题。1939年秋天,柯仲平写了一首题为《延安与中国青年》的诗,诗中写道:

    深更半夜,工作归来,

    头顶明月,脚踩沙滩,

    哼着歌子,绕过延水边——

    呵!唱不尽的是革命,

    看不厌的是明月,

    我们年青人的热情,

    好比流不尽的水,

    留连,留连,

    夜深了,还在延水边留连。

    80年后,还是在这片黄土地上。一位年轻人在《开讲啦》录制现场向顾玉才提问:现在的90后和当时的年轻人有什么不同。顾玉才说,所处的时代不同,那个时代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所以那个时候大家都要为抗日作贡献。“而现在的年轻人也很让我们感动,当年我们担心独生子女一代是颓废的一代,但是在工作当中,我们看到,很多高科技的团队,为祖国作出重大贡献的都是一群年轻人,他们的年纪跟当年奔赴延安的那群年轻人差不多大”。

    当年,一位到延安的年轻人曾在自己的照片背后写下:“妈,把我献给祖国吧”,现在00后年轻人在看爱国主义题材动画片《那年那兔那些事儿》时,也会发出“此生不悔入华夏,来世还住种花家”的感慨。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解冰告诉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传承红色基因主要是靠青少年来实现,对于孩子们来说,这些革命先烈留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会让他们充满自豪感。但是如何把“红军不怕远征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等精神运用到现实中,还存在很大的困难,“去这些革命圣地,故事讲完了,也参观完了,但是孩子们真正能切身体会到多少,其实是一个未知数。这是一个很严峻的课题,需要我们这个行业的人不断去探索。”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刘昶荣文并摄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9年07月02日 12 版

文青们,请去延安打卡
变“水患”为“水利” 颍上全域旅游促精准扶贫
葫芦
发展旅游产业要有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