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推荐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0年06月16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科学闪光者

巩金龙:“使命式”科研和育人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茜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0年06月16日   12 版)

    巩金龙认为自己是个没什么过人之处的普通人。然而他敢于挑战当今世界公认的能源难题,致力于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视解决中国清洁能源领域的这一“卡脖子”问题为己任。

    2004年,巩金龙从天津大学毕业之后,前往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攻读博士学位,然后进入哈佛大学进行博士后工作。30岁那年,他选择回到母校任教,成为当时最年轻的教授之一。10年之后的2019年,巩金龙获得了首届“科学探索奖”。

    然而,这些传奇经历却被他形容为“没啥成绩”。 巩金龙笑着告诉记者:“我不是低调,是真没什么可高调的。”他认为自己只是在“做符合学术发展规律的、国家需要的事”。在近期举行的全球前沿科技直播(iCANX Talks)上,巩金龙分享了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人工树叶”。这片小小的“树叶”承载着他的雄心。

    早年国外求学的经历赋予了巩金龙知识、能力和抗挫败的精神,也激发了他的斗志。“有些人对中国的偏见是根深蒂固的,但是,人一旦出了国,会更爱国”。

    因此他坚信“使命式”科研。并且希望自己的学生也是“使命式”学习。“如果教育、科研工作者都不把国家发展当成使命,如果像天大这样顶尖高等学府的学生都没有家国情怀,那国家的未来怎么办呢?”

    “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加剧全球气候变暖,化石能源的不可持续性导致了潜在的能源危机。清洁能源的高效、低成本利用需求很高,我们要研发高水平的清洁能源转化催化剂,反应系统也要降低成本……我们不能被‘卡脖子’。”学生们谈起这个领域的研究,个个都充满冲劲儿。

    巩金龙的博士生张恭介绍,在之前的研究中,团队开发出了光-电协同催化反应体系,同时利用光能和电能,驱动了二氧化碳向甲醇、合成气等化学燃料的转化。也因此,这项成果获得了“科学探索奖”。这是为了表彰他们在绿色能源、烷烃脱氢等领域取得的进展。

    近几年来,为了实现对太阳能的充分利用,摆脱对化石能源的深度依赖,该团队又提出了“人工树叶”这一术语。

    他们通过模拟自然界中的绿叶,构建了“人工光合作用”体系。巩金龙解释,“人工树叶”是一种高度集成的光电化学器件,本质上是一个光电化学反应器。他们设计、研发的“人工树叶”组件利用太阳光,在常温、常压的条件下,可以将二氧化碳转化为醇类、烃类等重要化工原料。

    巩金龙介绍,现在的“人工树叶”虽然达到了国际清洁能源领域第一梯队的转化率水平——从光能到化学能的转化率约为2%,但还远远没有达到商业化所要求的10%的门槛。随着研发持续推进,他希望,未来人工树叶的应用不仅能服务民生,还能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巩金龙做研究和做人的准则一致,标准高,要求严。他的一言一行,也潜移默化地感染着学生。

    “所谓‘人狠话不多’,说的就是我们巩老师。”他的一位学生说,“这个‘狠’不是批评我们,是对自己特别狠。巩老师不会劝你像他一样勤奋,他不说,只是默默做,不管你凌晨几点给他发邮件,他基本秒回。导师凌晨还在改你的论文,你好意思睡觉吗?”

    学术上,让学生们印象深刻的口头禅有两个,一是“我们研究的目的是解决科学(技术)问题”,意在强调不要流于表面,要抓住本质;二是“1+1>2”,表示不要做模版式的工作,而要做启发式的工作,追求更深远的效应。

    不仅要有冲劲儿,还要“把劲儿用对地方”。巩金龙自己便是这样成长的。他曾经的研究生导师告诉记者:“金龙不但勤奋努力,还非常善于思考。努力而且有效率,他选择的发展路径与学科逻辑、新时代的国家需求非常吻合。”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茜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0年06月16日 12 版

大学生当“总师”造火箭
揭秘我国海洋水色观测卫星家族
巩金龙:“使命式”科研和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