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西宁12月22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川)“嫦娥五号回来了”,一次“嫦娥”登月之旅,成为中国面向“十四五”迈出科技创新步伐的注脚;全国贫困县成功“清零”,震撼的数字见证了中国“十三五”时期的辉煌成就;公路在群山间“密如织网”,一张张普通的云贵交通图,描画着中国按照五年规划接续奋斗的战略定力……12月21日上午,在青海省西宁市,团中央组织的“青春新征程 奋进‘十四五’——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青年宣讲活动在如火如荼进行。
讲台上,团襄阳市委书记张兴瑞、山东理工大学思政课教师岳松、中共宁夏区委党校骨干教师宋平伟、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团委副书记陆露、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闫帅等团中央青年讲师团成员以“青春新征程 奋进‘十四五’”为主题,紧扣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突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青年一代的历史责任和共青团组织的职责使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生动宣讲。
围绕“创新驱动发展、科技自立自强”这一主题,张兴瑞从“我们该怎么看、我国怎么办、我们青年怎么办”三个角度分享自己的思考和答案。
张兴瑞认为,“创新驱动发展、科技自立自强,和我们青年关系很大,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该勇当先锋、义不容辞。”
“十四五”规划即将开启,我国如何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问题?岳松从坐落在云贵高原上的一座座特大桥入手,展示中国“以人民为中心”进行发展建设的毅力与魄力,他的答案是:“实现共同富裕,让每个人都过上美好生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
“这不单是我们国家的追求,更应当成为青年规划人生的参照系。”岳松说。
《建议》提出,到2035年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宋平伟将视角聚焦于毛乌素沙漠的今昔巨变。曾几何时,“山高尽秃头,滩地无树林。黄沙滚滚流,十耕九不收”是当地的真实写照,而今的毛乌素沙漠则是绿树葱葱、欣欣向荣,彻底改写了“沙进人退”的历史。
中国自古有尊重自然的生态理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亦为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观点,浙江省安吉县依靠绿色发展实现华丽转身,宋平伟引述古今中外,认为广大青年要做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者和先行者,为早日建成美丽中国贡献青春力量。
“我与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关系”“我所从事的司法事业与其他社会各项工作的内在关系是什么”“我的本职岗位与‘十四五’规划、2035远景目标的关系是什么”,带着3个“疑惑”,陆露展示了“一份关于时代的问答卷”。
在生动的案例和层层推进的思考中,陆露寻找着自己的“答案”:“《建议》中的发展图景不是空洞的文字,而是饱含深情的期待和动人细节,需要各行各业的青年用为民初心去回应,用共同努力去绘制。”
“希望每个青年都能找到属于自己和时代的切入点,以点滴汇聚,用平凡相加,在奋勇拼搏中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伟大使命。”陆露说。
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在这样承前启后的一年里,闫帅讲出自己的心声:“再见,贫穷。你好,小康!”
为什么说“小康是个大事情”,闫帅以详实的数据和案例讲道:因为它实现了中国人民对于美好生活追求的千年梦想、因为它彰显了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因为它筑牢了中华民族冲刺伟大复兴目标的基础、因为它提供了人类减贫反贫的中国经验。
5名青年讲师团成员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宣讲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赢得200余名各界青年代表阵阵掌声,引起强烈共鸣。
“今天的宣讲报告会,内容涵盖面广,生动详实接地气,听后感到非常‘解渴’,催人奋进。”青海青年讲师团成员方忠音告诉记者。
“我们要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此次团中央宣讲团的宣讲内容充分结合起来,深入基层一线,结合青海生态环境保护、推进乡村振兴、优化国土空间布局、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等实际省情,以青少年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形式开展多角度、全方位的宣讲工作,铺筑起党的创新理论与青少年之间沟通的桥梁。”方忠音说。
12月21日下午,团中央宣讲团成员又分别前往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盘绣基地、青海省国有资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西宁市城东社区、青海建筑职业学院、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与各界青年代表共500余人进行座谈交流,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分享至社区、企业、学校等基层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