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推荐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1年03月11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平视世界的一代迎来“大思政”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樊未晨 叶雨婷 见习记者 杨洁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1年03月11日   03 版)

    在英国曼彻斯特,研一学生郑舒文度过了在海外的第一个春节,年前她又一次收到了使馆送来的“健康包”。在中国武汉,刚刚过完元宵节的湖北大三学生杨歆曼,也如期迎来了自己的春季学期。

    近万公里的距离、8个小时的时差、两个完全陌生的姑娘,她们身上拥有同一种气质:自信。

    “70后、80后、90后、00后,他们走出去看世界之前,中国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也不像我们当年那么‘土’了……”3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这样说。

    平视世界的一代是自信的一代。他们的自信源自祖国的强大,以及面对大变局、大考验时国家的淡定与从容。

    经受新冠肺炎疫情考验的中国,2020年经济总量突破100万亿元大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连续两年超过1万美元。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1年GDP增长目标设定为6%以上。

    如何把平视世界的一代身上自带的自信转变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成为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待破之题。

疫情是难题也是最好的课题

    去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志勇就曾提出,建议把抗疫精神教育纳入中小学专题教育课程,在广大中小学生中系统开展抗疫精神教育。

    张志勇表示,这次全民抗击疫情的战争是中小学生最难得的人生经历,将对他们的成长与进步产生重大影响,在心灵上、思想上、价值观上,会打下深深的烙印。

    前几天,杨歆曼给宿管阿姨发了一条妇女节的祝福短信。去年,阿姨是武汉高校众多抗疫志愿者中的一员,作为学生记者的杨歆曼在武汉高校采访时发现,“英雄都来自身边”——不论是大学生、教师还是后勤员工,都在抗疫期间献出自己的一分力量。

    很多教育工作者表示,去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是摆在全国人民面前的一道难题,但是众志成城的战“疫”过程也是难得的思政课题。

    “在战‘疫’中,学校涌现出一大批表现突出的师生,他们的经历体现了有担当、有责任、不怕牺牲的民族精神。”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教授禹诚说,他们就是学生身边的榜样,“做好思政要用好榜样的力量”。

    “亲身经历这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广大青年学子更加由衷地坚定‘四个自信’。”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林忠钦表示,“工作中,我们深切体会到,疫情防控既带来了挑战,更蕴含着机遇。”

    正是中国人在疫情期间这种完全发自内心的“每人都出一点力”,让中国的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而面对大考验时中国的从容应对,又成了每一个海外学子“昂首挺胸”的底气。

    郑舒文记得,那时朋友圈里都在晒来自祖国的“健康包”,大家都写了“感谢祖国”“我爱你祖国”。郑舒文说,离开祖国的时间越久,愈发觉得能安心在国外求学,离不开祖国给的底气,“这种自信是感到背后有力量在支撑着。”

    除了让青年从榜样身上汲取力量外,代表委员还表示,社会也要敢于给年轻一代压担子。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从80后到00后,这个年龄段的青年占到战“疫”队伍的70%。张伯礼也曾一度有些担心:关键时候他们能不能顶得住?后来,他看到,“在抗疫中,他们不怕牺牲,勇于奉献,通过了这场抗疫的大考。”

大思政不能“没有生命、干巴巴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3月6日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计算机系教授李晓明在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其中提到的“大思政”令他印象深刻。

    “我认为总书记讲得很好,看得也很透。思政课怎么能干巴巴的像讲文件呢?但目前,一些高校中确实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李晓明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要追求好的思政教育,而不仅仅是思政课。

    李晓明认为,思政教育不光是课,还涉及学校的方方面面。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上课时都会有意无意地带入自己的三观,无论是什么课,教师的价值观对了,就是一堂好的思政课。“其实好的老师都愿意把自己对世界、人生和价值的体悟传达给学生,这是一个隐形的过程。”

    此外,李晓明认为,好的思政教育不仅体现在课堂上,还存在于整体的学校氛围和环境中。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城市学院党委书记、校长刘林认为,要做好“大思政课”,一方面,通过多种教育方式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要贯彻因材施教的理念,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性格特点、特长爱好、专业要求、发展方向,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与服务,促进学生特色培养和多元化发展。

    他建议,对于专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按照“专业化、专家化”的发展方向,创造条件努力造就“一专多能”的队伍。

全国大中小学要“开门办思政”

    思政课绝不仅仅是大学校园的事。

    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

    如今,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已成为学校教育开展思政课的核心观念,“开门办思政”在全国大中小学形成广泛的共识。

    刘林认为,讲好“大思政课”,要做到“润物细无声”,搭建社会大课堂、学校小课堂、家庭小会议多维空间,形成思政教育的合力,培养良好公民道德素质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去年,禹诚作为下沉党员,收到习近平总书记给武汉市东湖新城社区全体社区工作者回信,总书记勉励大家为彻底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再立新功。在她看来,“这封回信激励着教师党员继续用志愿者行动给学生上好最有说服力的鲜活思政课。”

    “‘大思政课’之大,不在课堂,而在课外。”禹诚认为。对于教师而言,她建议要做好行动思政,“老师要讲好思政课,不仅局限在念书本,而应在课下用实际行动去感染学生,通过言传身教来上好‘大思政课’。”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00后陈逸伦在加拿大一所大学只学习了1年。在国外滞留的时间里,他加入了留学生志愿者群,参与大使馆健康包的配送工作,覆盖两所大学里2400余名留学生。以前,他只在新闻上看到,祖国曾派专机接回新西兰地震中被困游客,而在国内抗疫资源匮乏之际,大使馆为海外留学生提供物资援助,“那一刻是真的很感动”。

    去年7月,他回到曾经的抗疫主战场武汉求学。自己与新闻里的抗疫英雄生活在一个城市,“从内心里觉得很自豪,祖国是伟大而强大的。”陈逸伦说。

    未来,学习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他要留在国内发展,“中国将大力发展科技创新,我相信,未来的发展前景会更好。”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樊未晨 叶雨婷 见习记者 杨洁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1年03月11日 03 版

做好“十四五”时期开局起步工作 不断把新时代强军事业推向前进
建议提高基层法检聘用制书记员待遇
李景虹委员建议:严惩恶意欺凌他人者
团江苏省委十五届六次全会召开
团内蒙古自治区十四届五次全委(扩大)会召开
邰丽华委员呼吁制定无障碍法
平视世界的一代迎来“大思政”
捍卫“法不能向不法让步”
青年大学习·两会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