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3年09月19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华中师大近百名研究生寻访习总书记乡村考察足迹

在山乡巨变中体悟“中国之治”

龙凤翔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雷宇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3年09月19日   09 版)

    “在实践活动中,我看到了小山村从‘穷脏差’到‘绿富美’的蝶变,看到了党员干部艰苦奋斗的担当精神,也深刻体悟到了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人民情怀。”日前,在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暑期社会实践分享活动上,2022级硕士研究生李从政感慨不已。

    今年暑期,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再度组织开展“习近平总书记乡村足迹寻访”主题实践活动。97名青年学生前往全国19个省48个村,通过“一份调研报告、一个视频作品、一组现实照片、一份访谈记录、一份实践心得”的形式,讲述农村改革、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故事,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华溪村有一批乡村教师扎根乡村教育,让很多孩子走出大山,有了出彩的人生。2019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华溪村考察,还为中益乡小学80后乡村教师马影翠点赞:“我就希望看到有这样扎根这里的一批乡村教师,为我们的国家、为我们的家乡培养这些优秀的后代。你们做的工作很有意义。”

    7月6日,实践队前往华溪村,参观了中益小学、种植产业园、思政研学基地等场所,走访了党员干部和基层群众,看到了华溪村的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习近平总书记一心为民的情怀给了华溪村干部群众莫大的鼓舞。村里精心打造了思政研学基地,建设了“初心小院”“初心学院”“初心广场”“连心大院”“初心长廊”等系列思政育人场所。华溪村仅用3年时间,让曾经留不住人的穷乡僻壤,一举成为少数民族贫困村脱贫致富的典型代表。

    在福建省沙县俞邦村,实践队重走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之路,学习百味沙县的文化底蕴,回顾小吃产业的致富奋斗故事。实践队队员杨海峰说:“走过千山万水,邂逅人间百味,俞邦村实现了舌尖上的乡村振兴,走出了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新路子。”“作为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村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发展目标,实现了从深度贫困苗乡到小康示范村寨的山乡巨变,走出了一条少数民族深度贫困地区主要依靠自身力量脱贫致富的新路子,为其他贫困地区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样板………”实践队队员汪映雪面对镜头,讲述着湖南省十八洞村近十年来的发展成果。

    为了将农村改革、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故事用影像的方式记录下来,实践队每到达一个地点就会取景拍照或者拍摄视频,累计拍摄了近70个视频和2000余张图片,用新媒体技术留下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建设美丽乡村的艰苦奋斗过程。

    汪映雪感慨道:“十八洞村以文旅为画笔,画出了新时代山乡巨变,画出了红色、绿色、古色的乡村振兴底色,实现了一座深山苗寨到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华丽蝶变。”

    为了让更多师生了解基层,认识乡村,在理论学习中锤炼党性,在社会实践中汲取奋进力量,中国农村研究院举办了“习近平总书记乡村足迹寻访”社会实践活动云上分享会。

    实践队队员段越通过现场直播的方式,在调研现场讲述了河北省唐山市祥富里社区干部群众在推进老年人福祉方面的工作成绩,感悟到了党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

    实践队队员刘雅瑄带领师生重走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省晋城市洞头村的考察足迹,并邀请当地村民进行现场互动。300多名师生相聚云端,线上参观了洞头村红色党史体验馆和廉政教育基地。

龙凤翔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雷宇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3年09月19日 09 版

真理的味道非常甜
在山乡巨变中体悟“中国之治”
“最美辅导员”赵颖虹:将你和我变成“我们”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