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3年10月25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70年来,这项国际科学大奖首次颁给中国籍物理学家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3年10月25日   02 版)

    本报北京10月2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杨洁 记者 樊未晨)今天,美国物理学会(American Physical Society)宣布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获得本年度的巴克利奖(2024 Oliver E. Buckley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Prize)。据悉,这是该奖自1953年设立以来首次颁发给中国籍物理学家。

    据悉,巴克利奖被公认为是国际凝聚态物理领域的最高奖,旨在表彰在凝聚态物理领域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

    薛其坤和美国哈佛大学教授Ashvin Vishwanath共同凭借“对具有拓扑能带结构的材料的集体电子性质的开创性理论和实验研究”获奖。因拓扑绝缘体研究和在拓扑绝缘体中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创新突破,薛其坤成为巴克利奖设立70年以来首位中国籍的获奖者。

    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是凝聚态物理中的一个重要量子效应。长期以来,使其“现身”并实现实验观测难度极大,是无数研究者奋力追寻而不得的科学目标。

    2009年起,薛其坤联合来自清华大学物理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多个研究组,组成攻关团队,一起从拓扑绝缘体研究方向尝试攀登这座科学高峰。2012年年底,在克服了一道又一道难关后,薛其坤和团队实现了世界首次在实验上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该成果于2013年3月在美国《科学》(Science)杂志发表,审稿人予以高度评价,称之为“凝聚态物理界一项里程碑式的工作”。

    这个由中国科学家在实验上独立观测到的重要物理现象,被视为全球基础研究领域的重要科学发现,是世界物理学界最为重要的实验进展之一,为后续国际凝聚态物理研究引领了新的方向。据介绍,在应用领域,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及其无耗散边缘态,又将可能在未来被用于发展新一代的低能耗电子学器件,解决一系列瓶颈问题。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3年10月25日 02 版

在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奋勇担当
湖南:有度有效推动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轮椅上的95后让三面五星红旗同时升起
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服务联合国机构项目青年志愿者出征
70年来,这项国际科学大奖首次颁给中国籍物理学家
凝聚青春力量 助力百亿产业
服务青年成长 关爱“吴微不至”
织密“微网格” 推进“微治理”
发展特色产业 拓展增收渠道
注入兼职委员力量 激活基层治理末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