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3年12月27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一刻钟“圈”出有品质的好生活

恽爽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3年12月27日   08 版)

    视觉中国供图

    自古以来,社区商业便在居民日常生活场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服务保障民生的基本载体和城市商贸流通的“毛细血管”。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就是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在服务半径为步行15分钟左右的范围内,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等为目标,以多业态集聚形成的社区商圈。

    从20世纪60年代提出至今,一刻钟便民生活圈逐渐成为具有国际共识的发展理念。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初引进这一概念,2018年后,多部门陆续出台多个相关文件。从标准研究到落地实施,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参与了全国多个城市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工作。其中,我院参与推动的北京市海淀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在学院路地区的更新实践项目获“2022年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实践奖”,探索出一条因地制宜建设便民生活圈的有效路径。

    结合实践,我认为生活圈发展呈现出三个发展趋势:第一,将抽象的生活圈概念模型和行动要求因地制宜地转化落地实施;第二,推动可持续、有活力、多元化的生活圈发展;第三,在社区商业的基础上拓展更多维度服务,促进多部门、多主体合作。具体到北京,应聚焦超大城市人口密度大、开发强度高、空间资源紧张等特点,通过城市更新促进治理主体的利益再分配,推动社会治理的空间模式转变和资源配置方式转变,从而实现空间资源“最佳用途”的再配置。

    学院路街道辖区内大院林立,聚集了6所高校、11家科研院所,是北京市科技、文化、教育资源最密集的地区之一。但是,一些大院空间壁垒森严、设施开放度低。例如,大量高水平的讲座、文化活动集中在高校内部,居民注重自我提升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随着时代的发展,大院也不再像过去那样“包办一切”,暴露出公共设施不足、缺乏交流空间等问题,居民幸福指数堪忧。

    石油共生大院也叫学院路街道20号院,它始建于1953年,曾是一个设施齐全、自成一体的大院。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大院西侧平房区域成了“四不管”地带,汽修、喷漆、快递、小餐饮等业态扎堆,垃圾无人清运,环境秩序脏乱。有的单位和租户搭起了围挡,盖起了违建,安全隐患突出。由于单位职工、原始居民、外来人口隶属不同系统,人员结构复杂,人与人之间少有往来,矛盾纠纷凸显,居民的归属感差。

    因此,在规划设计之初,街道就提出了建筑共生、居民共生、文化共生的“共生大院”理念。在改造方案中,我们秉持充分利用大院旧风貌、旧文脉的原则,强化空间自身特色,凸显环境、建筑、室内的石油工业特征,以形成具有群体记忆的独特文化意象。

    石油共生大院改造完成以后,集党建空间、文化空间、亲子空间、健康空间、美食空间、便民空间、街区工作站于一体,为居民提供了咖啡店、餐厅、日间照料、托幼服务、文化展览、洗衣、理发、保健等功能,还重塑了邻里关系,探索出大院单位的治理新模式。大院的公共活动场所每天都开放,采用“免费+部分低偿”的模式为居民服务,体现社区服务的公益性、便捷性、共享性和可持续性。

    弥补过去粗放式城市化阶段所遗留的各种欠账,比如公共服务设施的缺口等问题,是当前城市更新工作的重点及难点。在地区“体检”中,街道责任规划师发现学院路北部人口居住密度大、人口素质高,但缺乏活动空间和服务空间,尤其是青年居民对公共体育设施的需求旺盛。与此同时,附近的逸成东苑小区西侧空地长期闲置,存在私搭乱建、无照经营、黄土裸露、环境脏乱等问题。

    通过广泛征集居民需求,街道决定将小区腾退后的空间改造为体育运动公园。在占地面积约1.2万平方米的空地上,建设了两块网球场、一块篮球场、一块7人制足球场、10张乒乓球桌,还铺设了一条健康步道,安装了智能健身景观路径、心率柱、太阳能智能运动站等适合大众健身的产品。考虑到儿童娱乐需求,配置若干适合儿童锻炼的攀爬设施。

    作为规划师,我们为责任范围内的规划、建设、管理提供专业指导和技术服务。访谈和发放问卷是我们开展工作的重要方法,从而充分了解大家心底的期待是什么。比如,在北京老山社区的改造中,我们发起“老山不老”的社会创新计划,发动年轻人的力量,征集他们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发现不少闪闪发光的“金点子”。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改造,从来都不是冷冰冰的工程,而是充满着人情味的美好家园的再造。

    牛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项飚提出了“重建附近”的概念,指的是从每一个鲜活的个体出发,与周边的人、事、物发生真实连接,再把个体和更大的世界联系在一起。重建附近也是我们责任规划师所秉持的理念和行动指引,努力让各方相互之间听到彼此的需求,让老年人看到变化,让中年人卸下一些包袱,让年轻人愿意留下来,从而推动城市的更新。

    (作者系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

恽爽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3年12月27日 08 版

年轻人理想中的社区什么样
社区服务如何才能“抵达”青年
在城市森林里重建消失的“附近”
让社群生活圈满足青年的“即时需求”
一刻钟“圈”出有品质的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