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4年05月19日 星期日
中青在线

武汉团组织打造 实现全免费全市覆盖

青年夜校点亮年轻人“夜生活”

李欢燃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雷宇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4年05月19日   02 版)

    跟爱好唱歌的人聚在一起当“麦霸”,与喜欢编织的人携手制作手工艺品,向摄影前辈学习拍照构图的技巧……半年多来,武汉青年的夜间生活有了“新潮流”——上夜校。

    去年11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区两级团组织探索开办武汉“青年夜校”,打造具有武汉地域特色的共青团服务青年新品牌,让青年喜闻乐见,引导社会广泛参与。“青年夜校”每月一期,目前在武汉市15个区实现了全覆盖。

    夜校开办之初,各个区报名端口不一致,团武汉市委组织开发出了报名选课小程序。今年2月1日,“武汉青年夜校”小程序上线,大家通过手机就能报名、在线选课,还能把欢乐分享给家人朋友。

    这也是全国首个城市共青团为“青年夜校”打造的在线平台。团组织也借此通过后台分析报名人数、学员构成、课程热度等数据,优化夜校管理链条。

    依托小程序,团武汉市委面向全市征集公益课程资源,支持鼓励非遗传承人、网络作家、网络主播等新兴领域青年“走上讲台”,将其打造成为凝聚引领青年的“筑梦空间”。通过这个端口,目前面向社会筹集到58门特色课程,授课区域辐射全市各区。

    一组数据可以说明青年夜校在青年中广受追捧:“咖啡时光”课程开课后,稳居热门课程排行榜前列,超过4000人想报名。通过小程序后台数据分析和夜校学员的线上建议反馈,团组织也增加了咖啡课程的数量。

    前不久,得知“咖啡时光”开课后,家住汉阳的小鱼(化名)拉着朋友报了名。尽管上课通勤要花不少时间,仍然没有打消她们的热情。

    负责上课的“芦老师咖啡”团队,是武汉第一批“玩”咖啡的人,在业内享有盛名。他们针对入门学员介绍咖啡的历史、文化,为进阶学员讲解咖啡豆选购与烘焙、咖啡制作方法,在高级课程则配备实战演练,分别对应兴趣、技能、创业3方面的青年需求。

    事实上,这样的热度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夜校开设之初,课程单调、类型单一,如何打造让青年喜闻乐见的夜校品牌,一度让团武汉市委的团干部犯了难。于是,他们展开头脑风暴:“青联委员、青年企业家会员都是优秀青年代表,能不能请来跟青年面对面交流呢?”“青少年宫的老师们都很优秀,能教孩子,为什么不能跟青年互动一下呢?”“党政机关那么多优秀文化课,为什么不能让青年们也听听呢?”武汉共青团调研探访各区团委、在汉高校等组织机构,统筹考虑,募集了一批优质课程和高质师资走进夜校。

    从课程构想到课程完结、从线上到线下,武汉“青年夜校”时刻以青年需求为导向,邀请全体结课学员在小程序上,对课程给出一至五星的教学评价,并可针对教学情况、资源配置等方面提出建议。课程中满意度高的就保留,不满意的立即取消,对优秀教师、优秀课程实行嘉奖。

    翻开小程序的课程互动板块,无论是汉阳区的毛笔书法、江夏区的传统印染、洪山区的楚陶技艺和汉楚花艺等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课程,还是街舞、瑜伽等新兴群体的“最爱”,学生出勤率、满意度都极高。

    今年30岁的王女士,从事餐饮行业。夜校开设前,她每天下班后就在沙发上躺着,哪儿也不去。夜校一开课,她时刻关注着,蹲点抢课。从去年12月开始,她报名了瑜伽美体课、歌手训练营、街舞课。因为上了街舞课,她有了人生中第一次舞蹈作品,圆了多年的舞蹈梦,还结识了兴趣一致的朋友。

    武汉“青年夜校”推出以来,在青年朋友中广受好评,先后为大家提供了摄影、街舞、瑜伽等30余门公益课程,全程不收取任何额外费用。

    既要坚持公益免费,又要保证课程的质量,如何才能实现?团武汉市委在广泛征集社会资源的过程中,同每一家合作机构都进行了深入的沟通。

    武汉市各级共青团通过从团内资源中筹集一批优质课程,运用市、区两级工作经费购买一批优质服务,利用团校“团干部上讲台”等活动下沉一批优秀师资,结合社会筹集确保夜校课程的多样化和可持续发展。

    同时,立足共青团主责主业,团武汉市委坚持把青年思想引领贯穿始终,定期开展“微团课”“微宣讲”,润物无声引导广大青年,用党的思想理论武装头脑,听党话,跟党走。

    “开展丰富多样的课程既是为了给青年提供敲门砖,鼓励他们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有所作为,建设武汉,也是希望青年能拥有更强烈的归属感,把武汉当成自己的家。”团武汉市委书记皮惠兰说。

    武汉共青团还选取商业楼宇、产业园区、户外工作者驿站等青年聚集地,依托市、区青少年宫、青年之家等,整合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文化场馆等资源,分层分类建设武汉“青年夜校基地”16个,吸引周边商圈、楼宇、园区等各行业各领域青年打卡。

    截至今年5月,武汉“青年夜校”已在全市开设228节各类型课程,培训学员8000余人次。下一步,武汉共青团将持续深化“青年夜校”建设工作规范指引,丰富课程教学内容,不断创新探索“青年夜校”建设的武汉模式,着力打造青年社交新场景、服务青年新阵地、引领青年新方式,让青春在江城的夜空下更加闪亮。

李欢燃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雷宇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05月19日 02 版

安徽推动为爱“减负” 年轻人喜事新办
我国博物馆总数增至6833家
天津天开园科创政策升级
青年夜校点亮年轻人“夜生活”
走出校园 让更多人“读”懂鸟类
合肥推动城市与青年共赴高质量发展
上海光源背后站着一群“有志青年”
中俄青年企业家圆桌会议暨中俄青年创意产业对话举办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