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中青在线

父母学会“奇迹问句”,构筑家庭后盾

黄彬彬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4年06月01日   04 版)

    你听说过“克拉克现象”吗?这恐怕是高考生最不希望出现,但每年高考都会出现的一种令人唏嘘的现象。

    有位曾17次打破世界纪录的长跑运动员叫克拉克,明明他平时的成绩可以远超奥运冠军,但他本人从未在奥运会上夺冠。因为克拉克总是无法在奥运会这样的重大赛事中发挥应有的实力,被称为“克拉克现象”。

    每年的高考中,总有一些考生发挥失常,与心仪的大学失之交臂。高考生的父母必然期待孩子能够稳定发挥甚至超常发挥,但高考生难免各有各的焦虑,作为家长,该如何助力考生调整心态,更有利于其能力的发挥呢?

    心理学家岳晓东博士在其专著《高考超常发挥和心理暗示》中提出,考试成功需要“实”“技”“心”。也就是,考试成功需要学习实力、考试技巧和心理调适,其中学习实力是基础,考试技巧是关键,心理调适是提高成绩的保障。高考生的学习实力和考试技巧已在十余年的学习中得到了充分锤炼,但越临近重大考试,考生往往压力越大,亟须进行心理调适。

    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对任务毫不在意或者过分焦虑都不利于发挥,而中等程度的焦虑则会让考生的复习效率和考试表现达到最佳水平。

    当高考生陷入高水平的焦虑,包括但不限于高考前、中、后出现的一些典型表现:备考状态差、高考期间因题目难或时间把控不合理等原因陷入恐慌、考后对发挥不满意……为了帮助考生走出情绪困扰,家长该怎么做?

    家长可以尝试采用焦点解决短期治疗当中的“奇迹问句”,来帮考生打破困境。例如,有高考生表示:“我模拟题还是错很多,睡也睡不好,吃也吃不下。离高考越来越近,我觉得什么也做不了,怎么办?”

    此时,家长可以这样询问考生:“我想问你一个奇怪的问题。如果你一觉醒来,奇迹发生了,你担忧的问题已经解决了。因为你在睡梦中,你并没有意识到今夜已经发生过奇迹。那你醒来时,是什么变化让你感觉到奇迹发生、问题得到了解决呢?”家长问完后要给考生充分思考的时间。

    家长要引导考生尽可能具体地描述奇迹发生后自己的感受和行为表现,以及与他人的互动情况:“我发现我很开心;因为我睡得很好,精力充沛,刷题正确率也很高;我的同学很惊讶,感觉我像变了一个人。”

    家长要注意,这项奇迹需要聚焦在对考生有重要意义的特定问题上,并且奇迹是发生在“今夜”,与考生当前的生活相连接,而不是未来久远的某一天。家长可以多次重复提问:“还有没有其他的呢?”这里家长最好放慢节奏,让考生多猜想身边人观察到奇迹的表现差异,突出好转的具体表现,让考生更深入地理解自己可能发生的变化。

    当考生细致地描述了奇迹发生的情况后,家长要将其与考生出现过的例外情况相联系,即是否有部分奇迹已经出现过:“最近有没有一些情况类似于你说的奇迹,或者奇迹的一小部分在你的生活中发生过?”

    如果考生很难找到与当前困扰例外的事情,家长可以根据考生描述的奇迹表现,帮助考生发现生活中并没有那么糟糕的情况:“有没有一些时候你的饮食睡眠没那么差?或者某个科目的某个题型你的正确率比较高?你能想到最近自己学习被肯定的某个高光时刻吗?”

    考生可能说:“我的英语完形填空做得还可以。”

    家长要用极大的热情去肯定考生提到的例外情形:“这是你的优势!我真为你感到高兴!”

    然后再帮考生分析是如何做到例外的:“那你是做了什么事情之后,才能让完形填空稳定发挥呢?”

    考生有可能回答:“我不知道。”

    家长可以引导说:“哪怕只是让情况好转一点点的事,比如你比昨天多做对了一道题。能帮助你出现这种细微变化的是什么?这种时候有谁在场,或者你做了什么呢?”

    如果考生回答的内容有很多,如:“可能是请教了老师或同学,把我不会的知识点弄懂了;做题的时候比较仔细,没有粗心做错本来会的题;还有和朋友倾诉了我的烦恼,释放了情绪。”

    家长可以通过提问让考生聚焦到最有效的解决措施上:“你觉得能促使奇迹发生的最重要的事情是哪一件?”

    接下来,家长需要让考生评估目标与现实的差距,“如果奇迹发生的那种最理想状态是10分,最糟糕的状态是0分,你觉得现在自己处于多少分的位置?”

    通常考生的回答是3,一般回答5以上的考生比较少。万一考生回答的是0,即认为当前境况非常糟糕,家长可以告诉考生:“如果情况真的糟糕到毫无希望,那你现在在干什么呢?我相信你愿意找我倾诉,讨论解决方法就是在阻止情况变得更糟。”

    如果考生的回答高于0,家长可以进一步询问:“你是怎么做到阻止情况变得更糟的?”家长还可以通过追问“你继续改变的意愿有多少?”“你的信心怎么样?”“你觉得怎么样才能坚持下去?”“从你现在的分数到目标分数,你还可以做些什么?”“你可以寻求谁的支持?”肯定考生的努力,激发考生努力改变的力量。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流派认为,治疗师的角色在于激发求助者对改变现状的期望,让求助者深入使用对其有效的方法,即使解决方法看起来并不与问题直接相关。奇迹问句的作用是帮助寻找例外,充分利用“例外”,引导求助者设立细化、可操作的目标。

    在此次交谈的尾声,家长可以建立在考生尝试过的、能够引发例外的方法的基础上,让考生自己表达接下来具体怎么做,可以继续改变现状。后续,家长还可以就考生的改善情况进行讨论,表扬考生的进步,哪怕只是进步一点点。

    奇迹问句的运用看似简单,实则不易。它需要家长对考生怀有信心与耐心,充分地信任、支持和肯定考生。如果家长觉得自己操作起来有难度,或考生的高考焦虑非常严重,也可以寻求更为专业的帮助。

黄彬彬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06月01日 04 版

心理诊疗需求大,越来越多青少年“主动就诊”
父母学会“奇迹问句”,构筑家庭后盾
各地少先队“六一”期间开展“红领巾爱祖国”主题实践活动
习近平同马来西亚最高元首易卜拉欣互致贺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