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产业的高速发展和新型需求特征,对应用型高校物流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9年起,山东华宇工学院物流工程专业实施“四新建设”,围绕新文科建设,积极开展物流工程专业建设研究,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对高质量智慧物流人才的需求。针对智慧物流人才培养中价值塑造、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结合不紧密;课程体系前沿性不足,与现代物流行业脱节;智慧物流人才培养与评价产教融合不足等问题,学院构建了“价值引领、产教融合、多元协同”的新文科智慧物流人才培养体系,即通过“价值引领、需求牵引”的智慧物流人才培养目标确立,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问题;通过“产教融合、四力提升”智慧物流教学体系构建,解决如何培养人的问题;通过“多元协同、闭环反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立,解决如何提升培养效果的问题。
确立“价值引领、需求牵引”的智慧物流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职责。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实施者,物流工程专业教学团队联动区域的行业企业及政府管理部门,积极对标地方及行业发展需求,共同确定了“价值引领、需求牵引”的智慧物流人才培养目标。
坚持立德树人,推进课程思政。物流工程专业在智慧物流课程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传播同向同行。专业教师在课堂上详细讲解京东智慧云仓等物流业发展动态,让学生全面了解我国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专业认同感,树立爱国意识和创新意识。通过展示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计算在智慧物流中的应用案例,物流工程专业着力培养具有技术素养、工匠精神和科学思维的应用型人才,以适应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变革下的产业转型。
实施三全育人,理论与实践并重。物流工程专业将道德素养与职业素养融合,精准实施三全育人,坚持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养,既懂得智慧管理理论,又会工程技术,实现物流人才培养目标。
构建“产教融合、四力提升”智慧物流人才培养教学体系
为培养“懂管理、通工程、会技术”的智慧物流应用型人才,教学团队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将现代物流产业链中人员、技术、园区等要素与教学链中师资、课程、课堂等要素有效融合,构建“产教融合、四力提升”智慧物流人才培养教学体系。专业建立“管工融合”的理论课程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打造“四层进阶”的实践教学体系,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坚持“双素养”思政育人引领,道德素养与职业素养并重。在教学实践中,专业采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的“双课堂”协同培养方式,坚持道德素养与职业素养并重的“双素养”思政育人,同时组建校内外专兼结合的“双导师”教学队伍,带领学生开展校园实训与产业园实战的“双园”基地实践,提升学生的“基础能力、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四种能力。产业与教学协同的育人模式,切实提升了学生专业水平及应用能力,有效提高了物流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建立“多元协同、闭环反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在智慧物流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教学质量评价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确保培养质量持续提升,并与产业发展保持紧密衔接,山东华宇工学院物流工程专业积极探索并建立了一套“多元协同、闭环反馈”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该体系通过多元协同的方式,汇聚行业、企业、社会、学校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教学质量评价的全过程。这一举措不仅确保了评价的全面性和客观性,更有助于将产业界的最新需求和标准融入教学之中,使人才培养更加贴近实际、更具前瞻性。在评价过程中,团队对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和培养效果进行了全方位的检查和指导。并形成“评价-反馈-分析-持续改进”的“闭环反馈”评价模式,以不断适应产业发展的变化需求,从而促进智慧物流人才培养的可持续改进。这一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不仅为山东华宇工学院物流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其他高校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基于多元协同的智慧物流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经过5年多的探索与实践,山东华宇工学院在省内率先建设现代物流产业学院,实施基于产教融合的应用型现代物流人才培养路径,并构建了“产教融合,四力提升”的物流工程专业教学体系,学生的基础能力、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
“产教融合,四力提升”的物流工程专业教学体系在第二十届全国本科高校物流专业教学研讨会中向全国300余所高校推广,并得到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年均受益学生达1000人。近3年来,物流工程专业以这一教学体系为基础,获批3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获批1项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项目,获得全国院校物流专业教改教研课题评比一等奖4项;学生获得各类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奖项53项,发表论文32篇;毕业生年均进入知名物流企业管培生83人;教师主持省部级以上教科研课题10项,发表论文70篇,主编物流类教材6部,获得市厅级以上教科研成果奖23项。
(信息来源:山东华宇工学院)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