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4年08月07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共青论坛

美育浸润促进青年学生全面发展

刘洋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4年08月07日   07 版)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指出,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而美育则是潜移默化地彰显育人实效,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促进五育融合,实现青年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一环。近期,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旨在以浸润作为美育工作的目标和路径,将美育融入教育教学活动各环节。

    将美育深度融入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

    《通知》明确指出,到2027年,美育课程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学生全员艺术展演展示常态化机制基本建立,跨学科优质美育资源体系初步建成。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持续深化学校美育工作,着力打造“以美培元”的美育浸润教育模式,以美育课程、美育平台、美育推广“三位一体”有力举措,将美育深度融入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全流程的美育覆盖。

    完善美育课程,不断提高学生审美素养、培养实践能力、塑造健全人格。目前,北航已经累计开设240余门美育课程,年均覆盖学生超过7000人次,所有本科生毕业前都主动选修至少1门艺术课程。学期末美育课程联合展演连办3天,师生合作展示课程学习成果,让更多有爱好但未经艺术专业学习的学生有了展示平台。学校开设“美育大讲堂”,每学期邀请知名艺术家、国家级乐团走进校园。一批批美育精品课程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和学生们愿意学习、渴望发展美育特长的需求实现了紧密结合。

    建设美育平台,创造饱含校园艺术气息、展示学生青春风采的有力依托。学生艺术团是青年学生美育实践的重要阵地,目前北航已成立11个分团,涵盖语言、合唱、舞蹈、器乐、踢踏舞等多个门类,700余名学生在这里丰富课余生活、提升自身能力、追求艺术梦想。近年来,学生艺术团共获国内外重要赛事最高奖项100余项,包括受邀服务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等。学校每年举行校园艺术节、合唱比赛、毕业生晚会,师生校友踊跃参与、一同演出;每周举行广场音乐会、室外快闪、周末观影等活动,深受师生喜爱。广阔深厚、多层多样的美育平台,用艺术滋养着在校学生热爱生活、全面发展,也有力塑造了北航空天报国、赤心奉献的校园氛围。

    加强美育推广,将高校美育与社会公众、传统文化、国际交流紧密结合,彰显美育浸润育人成效。以歼-15舰载机工程总指挥、北航杰出校友、“航空报国英模”罗阳同志生前事迹为原型,由北航师生自编、自导、自演的原创音乐剧《罗阳》,入选中国科协、教育部“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重点支持剧目。作为北航美育浸润工作的代表作品,《罗阳》音乐剧累计走进大中小学、航空航天企业等成功演出40余场,覆盖观众20余万人,是追忆英雄报国事迹、传承航空报国精神、塑造空天报国追求的重要载体。共有超过2000名北航学子参与剧目的演出和保障工作,超过一半的参演学生毕业后成为罗阳精神的生动实践者,在国家需要的领域发光发热,参演《罗阳》的经历成为他们宝贵的青春记忆和奋进力量。在其成功经验的影响下,又涌现出《百年守锷》《北京五号》《为民》《永恒》等一批“北航脊梁”系列大师剧,形成良好传承。北航学生合唱团登上维也纳金色大厅,获第十一届维也纳世界和平合唱节金奖,参与联合国特别音乐会、合唱节开幕式、“和平之声”音乐会等多项交流活动,青年学子以高度文化自信在世界舞台传扬中华文化、发出中国声音。

    不断创新美育平台机制和运行模式

    美育浸润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工作。美育做得精不精,关键看机制建得怎么样。需要不断结合青年学子的身心特点,结合科技创新成果和教育变革趋势,进一步创新美育平台机制和运行模式,为美育浸润青年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更多高质量的资源、平台和环境。

    持续完善优质美育资源体系。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建设美育教育中心,统筹课程、平台和资源优势,牵头开展学校美育工作。引进美育领域专业教师,建设高水平课程资源,不断提升公共美育课程质量,探索将美育课程充分融入学校人才培养顶层设计,引导广大学生在校阶段培养艺术特长。分批次打造评选美育精品课程,积极开拓教学共同体共享课程,鼓励选用美育教材,推荐美育书籍。加大力度建好建全大学生艺术团,既注重零基础成员学生的培养壮大,又注重本研学生的协同发展,进一步提升社团培养的普及范围。

    深入推进美育实践交融互动。加强美育教师队伍建设,引导教师将所学所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并在艺术教育中充分实践。以美育项目为载体,促进大中小学一体化美育浸润和思政建设,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有机结合,建立中小学师生参加高校美育实践的长效机制,再把优秀的经验反哺到中小学美育课堂,实现高品质美育的实践普及。持续组织校园展演展示活动,搭建完善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平台,支持艺术类社团联动发展,加强与优质美育基地合作,鼓励更多青年学生以义演、支教等形式把美育力量传播得更深更广。通过种种手段灵活有机地融合美育资源,使美育资源物尽其用、用之有方。

    充分挖掘特色科艺融合资源。将美育作品的创作和推广与高校校史文化、学科特色深入结合,鼓励和引导高校师生在美育创作中体会发展成就、感受科技魅力、涵育创新动能。支持高校结合学科专业和行业优势打造优质美育数字资源,特别是注重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与美育教育和实践环节交叉融合,推动数字化美育教、研、创工作的创新发展。充分利用高校所在地方艺术场馆、艺术团体等社会资源,共建美育基地、开展务实合作,将高水平展览、演出、学术报告引进校园,用艺术提升师生文化底蕴、激发思维活力,实现科技与人文美美与共。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正是美育浸润工作特点的绝佳写照。高校需要承担起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使命,构建并实践“以校园为抓手、以社会为平台、以学生为核心”的“大美育”体系,方能成就“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的美好收获,谱写校园美育浸润的新篇章。

    (作者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团委书记)

刘洋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08月07日 07 版

苏州相城:破解楼宇团建“五难”
年轻劳模 一线寻访
美育浸润促进青年学生全面发展
志愿服务路上的“小二哥”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