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跟着农技队伍对全县小麦苗情进行了调查,并就苗情提出了意见建议。”殷振钊是山东农业大学2024届农学专业公费农科毕业生,今年毕业后,他如约到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站工作。

  殷振钊是山东农业大学众多毕业生的缩影。据了解,自2018年起,该校探索推进涉农专业订单定向人才培养计划,率先在全省招收公费农科生,围绕农学、植物保护、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农林经济管理、水利水电工程等专业进行招生培养,将530余名高素质、高技能的农科毕业生输送到了乡村基层,让他们在一线开展农业技术推广、病虫害防治等工作。

  “农村基层具有广阔的市场和发展潜力,能够为各类毕业生提供充足的创业机会和广阔的发展舞台。”该校党委书记徐剑波表示,作为一所农业类大学,学校一直鼓励引导学生扎根“三农”,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干事创业。

  想要在广袤田野中干出成绩、干得精彩,一定要让学生扎实练好“内功”。该校植物保护学院学生研发出植物源壳层缓释农药,攻克了缓释农药稳定性差的难题,园艺学院学生选育红肉苹果实现育种新突破,生命科学学院推广优质耐压番茄新品种带动农民致富……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中,山东农业大学斩获4金3银的佳绩。

  优异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学校开展的就业创业教育。“我们鼓励引导学生深入基层长知识、增才干,让创新选题来自基层一线,创业成果用于产业发展。”该校学生工作处处长冯国营说。

  据了解,山东农业大学通过“万名学子联万村,我为家乡作贡献”大调研、乡村振兴驿站建设等实践活动,在田间地头、生产一线发现产业问题,寻找创新选题,明确创业方向,将课堂和实验室知识转化为创新实践的本领才干,用科技赋能企业创新、助力农民致富、推动乡村振兴。

  “山东农业大学培养的农科生懂科学栽培方法、熟悉先进农业设备、了解数字化运营手段,工作上手快、‘三农’情怀高,为乡村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巨野县农业农村局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此外,为了让毕业生更好应对就业“洪流”,山东农业大学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实施校企联合培育模式,深入探索创新与产业导向的农科教育新范式。

  “求职时带着一身‘宝藏’去应聘,自信心是完全不一样的。”该校“振兴菁英计划”2024届毕业生孙善表示,他们在校内学习时就了解了企业生产、研发、经营相关案例,在企业培训时掌握了岗位知识与专业技能,并将课题研究内容聚焦于行业发展和企业升级“卡脖子”难题,获得了很多新技术、新成果。今年7月,他入职山东农大肥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从事农业大数据有关工作。

  “振兴菁英计划”是山东农业大学校企联合培育的有益探索,目前已连续开展7年。该计划构建了“学校+企业+产业”产教融合育人机制,采用课堂、实践和案例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技能应用,全力培养行业拔尖应用人才。目前该计划已联合农大肥业、和美华集团、山东省农科院等企业和科研院所培养研究生200余人,覆盖11个学院的14个专业,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高达98%。

  据悉,该校20个学院依托专业特点,深化产教融合,在学院内开设广泛的校企合作班,把企业讲师请进校内,让实践课程走出校外,通过校企共同定制课程学习、实战训练、岗位实训等模块化培训,实现课堂讲授内容与生产一线“零距离”,以此强化学生就业能力,帮助他们在求职时脱颖而出。

  奔赴乡村的脚步从未停歇。山东农业大学的2025届公费农科毕业生李彦斌,明年将到地市基层农技推广站开展农技服务工作。“指导老师常带着我们在田间地头、到就业单位学知识、练本领。”李彦斌渴望带着自己满载的“技能装备”,到乡村一线“大展拳脚”。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陈晓 通讯员 赵秀明 张晓文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12月06日  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