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青年创新之力“电”亮万家灯火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12月31日 06版)
近日,国网长沙供电公司通过开展大小模型的人工智能融合技术实现负荷转供方案智能生成,相对以往,单次转供决策时间由30分钟缩短至1分钟,大型保供电方案编制时间由原来的10小时缩短至10分钟。这款名为“基于人工智能的配网调度辅助决策应用”,是国网长沙供电公司青年技术骨干张亚及人工智能团队在智能配电网建设中的重大突破,为电网调度、运维管理提供了更为高效、精准的决策支持,并于今年入选国网总部大模型发布典型场景。
近年来,国网长沙供电公司通过精心铺设激励沃土,搭建引路灯塔,让青年创新力量在实践中生根发芽,绽放璀璨光芒。
优化创新机制 铺设激励沃土
国网长沙供电公司每年会征集4轮科技需求,再通过专家动态评审和公司科技委决策后,青年科技项目就可以储备。国网长沙供电公司不断优化创新机制,引导鼓励广大青年员工主动创新。今年10月份,公司召开科技创新大会,围绕省公司2030年重大技术攻关布局,提前谋划重大科技课题,开展重大课题选题工作。同时,建立多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科技创新体系,收集各部门科技需求,范围覆盖至基层班组和供电所(站)。
在了解到基层供电所存在低电压故障处理困难、缺乏数字化分析手段等问题后,公司迅速明确了以供电所数字化转型为目标、以建设数字沙盘软件为抓手的整体工作。数字沙盘能够精准感知客户用电故障并智能分析问题成因,促进供电服务变被动为主动。
“有了数字沙盘后,我们供电所工作效率大幅提升。像以前需要上门挨家挨户才能了解的低电压情况,现在通过数字沙盘就能一键诊断、迅速解决问题!”荷花供电所生产技术员巫湘军说。目前,数字沙盘已成功在78个站所应用,以长沙浏阳荷花供电所为例,“数字沙盘”应用后,所里今年累计快速响应67起台区故障,消除145处缺陷隐患,线路和台区故障率分别同比下降45%和62%。
“报告值班负责人,已接远程智能巡视系统通知,确认220千伏玉潭变电站间隔相关设备巡视结果正常。”12月10日,国网长沙供电公司变电运维人员正通过变电站内智能摄像头、四足机器人、无人机所组成的智能巡视系统,对重点用户电源开展远程智能迎峰度冬巡视工作,“公司的创新研发对我们基层巡视工作有很大帮助。”
变电站的智能巡视系统能自行启动巡视任务、智能研判巡视结果、自动生成巡视报告、主动推送报告重点,大幅提升巡视的工作效率和准确率。
每年年中,国网长沙供电公司还会邀请外部专家对在研项目开展中期督导,提出改进意见,保障项目质量和进度;结题前,还会组织专家开展现场预验收,为青年创新铺设肥沃的生长土壤。
整合平台资源 搭建引路灯塔
6月14日,一辆“大蜘蛛”作业车在长沙市望城区黄金园上湾村“大显身手”。这是长沙配网实验室自主牵头研发的配电网架空线路施工多功能车。
传统配网架线施工环境复杂且效率低,配电网架空线路施工多功能车可以深入山地丘陵,也可以去到田野及狭小泥泞的山路,它嵌入的智能化前端数据采集系统,可以检测车辆作业状态,保障施工人员安全。有了它,配网架线施工的效率大大提高。
配网实验室聚焦于打造一个去中心化、去行政化的创新平台,在课题中每位成员都可以畅所欲言,将工作中的问题和思考通过实验室的攻关活动进行交流分享。
长沙配网实验室涵盖配电网规划建设、数字化等各个专业127名成员,其中35岁以下的青年有57位,他们正以智慧配电网平台建设为核心,聚力攻克关键难题。
5月17日,为提升220千伏天顶变电站“一键顺控”验收质效,长沙供电公司采用“一键顺控”自动验收装置,对站内6回220千伏线路,10回110千伏线路,3台120兆伏安的主变以及16回10千伏出线共914张顺控票进行校验。“现在我们的验收人员只需要控制界面上依次选择需要执行的顺控票、验收间隔、验收项目就可以一键启动验收,验收流程完成后装置还会给出执行结果及验收报告。”现场相关验收负责人说。相较于传统验收方式,该自动验收装置大幅简化了人工在顺控程序上逐一发起遥控命令、现场观察设备联动的繁琐流程,避免了人员众多、步骤繁杂、效率低下及现场工作难以并行的问题。
而如今,用自动验收装置后平均执行一张顺控票仅需90秒,该站目前共验收220张顺控票,仅需1个人花6小时便全面完成验收,效率提升96%。作为长沙供电公司重点项目,这一创新大大减轻了运维人员操作强度,提升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误操作风险,实现了安全、快速、精准、高效的多重优势。
以重点项目为基点,国网长沙供电公司注重挖掘“青年人才”后备潜能,加强“人才+项目”协同运作,储备一批“青年托举”“小荷拔尖”的科技人才;发力“高端人才”定向培养,对标省公司领军和国网公司首席等高端科研专家评选标准,选育“优秀选手”。在“培养一批、储备一批、挖掘一批”工作思路的引领下,国网长沙供电公司有2人获行业科技创新杰出工作者,4名青年员工入选湖南省公司“小荷”,送培2名人员到国网总部人工智能专班挂职,挖掘人工智能领域新进员工15人。
联动市场主体 促进成果转化
“在公司的孵化下,我研发的这个专利已成功上架国网一级电商。”环网柜防凝露通风底座专利发明人陈运泽说。
国网长沙供电公司通过积极探索专利自主转化模式,全面推行专利公开挂牌交易。目前,科技成果转化首破“千万”大关,孵化“环网柜防凝露通风底座”等科技成果10项,上架国网一级电商和省公司二级电厂推广应用,专利许可收益超50万元。
在长沙湘江新区,还有着湖南省首家实体运行的虚拟电厂。它通过信息互联网技术,高效整合并优化控制海量且分散的小型可再生能源发电装置、储能系统、可控负荷以及电动汽车等分布式电力资源,成功参与到电网的统一调度中。
“它拥有常规电厂相同的发电能力,又能降低用电成本。”湘江新区虚拟电厂负责人说。虚拟电厂采用先进的控制技术、物联网技术与信息通信技术,将分布式电源、储能与可调负荷等资源进行聚合管理,省去了土地购置、厂房建设、设备发电等传统电厂所需费用,从而实现降低用电成本。湘江新区虚拟电厂管理中心与长沙城发集团、长沙麓山投资控股集团、星电集团等13家虚拟电厂聚合商签订意向合作协议。
值得一提的是,国网长沙供电公司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征途上,也在积极赋能先进制造业。其中,“电压暂降感知与综合防治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通过高精度检测算法及先进电力电子控制技术,解决制造业生产线中出现的电压暂降问题,为制造业的稳定运行和高效生产保驾护航。
该项目为汽车整车零部件、储能电池设备、航空零部件设备等高端制造用户制定电压暂降治理方案147份,每年治理电压暂降一千余次,为其避免高达数十亿的经济损失。这一成果,获得国网公司 2024年科技进步三等奖。
当夕阳的最后一抹余晖隐没于天际,长沙的夜幕悄然拉开序幕。从夜晚点亮的第一盏灯火开始,光明渐渐铺陈开来。在这万家灯火背后,藏着一群青春的身影,他们是科技创新弄潮儿,更是电力发展生力军。在国网长沙供电公司这片创新的热土上正涌动着一股青春创新的澎湃浪潮,他们建机制、搭平台、促转化,厚植科研土壤,鼓励青年弘扬创新精神,只为那一颗颗创新的种子能破土而出,茁壮成长,以青春之力,“电”亮万家灯火。
(信息来源:国网长沙供电公司)
·广告·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12月31日 06版
近日,国网长沙供电公司通过开展大小模型的人工智能融合技术实现负荷转供方案智能生成,相对以往,单次转供决策时间由30分钟缩短至1分钟,大型保供电方案编制时间由原来的10小时缩短至10分钟。这款名为“基于人工智能的配网调度辅助决策应用”,是国网长沙供电公司青年技术骨干张亚及人工智能团队在智能配电网建设中的重大突破,为电网调度、运维管理提供了更为高效、精准的决策支持,并于今年入选国网总部大模型发布典型场景。
近年来,国网长沙供电公司通过精心铺设激励沃土,搭建引路灯塔,让青年创新力量在实践中生根发芽,绽放璀璨光芒。
优化创新机制 铺设激励沃土
国网长沙供电公司每年会征集4轮科技需求,再通过专家动态评审和公司科技委决策后,青年科技项目就可以储备。国网长沙供电公司不断优化创新机制,引导鼓励广大青年员工主动创新。今年10月份,公司召开科技创新大会,围绕省公司2030年重大技术攻关布局,提前谋划重大科技课题,开展重大课题选题工作。同时,建立多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科技创新体系,收集各部门科技需求,范围覆盖至基层班组和供电所(站)。
在了解到基层供电所存在低电压故障处理困难、缺乏数字化分析手段等问题后,公司迅速明确了以供电所数字化转型为目标、以建设数字沙盘软件为抓手的整体工作。数字沙盘能够精准感知客户用电故障并智能分析问题成因,促进供电服务变被动为主动。
“有了数字沙盘后,我们供电所工作效率大幅提升。像以前需要上门挨家挨户才能了解的低电压情况,现在通过数字沙盘就能一键诊断、迅速解决问题!”荷花供电所生产技术员巫湘军说。目前,数字沙盘已成功在78个站所应用,以长沙浏阳荷花供电所为例,“数字沙盘”应用后,所里今年累计快速响应67起台区故障,消除145处缺陷隐患,线路和台区故障率分别同比下降45%和62%。
“报告值班负责人,已接远程智能巡视系统通知,确认220千伏玉潭变电站间隔相关设备巡视结果正常。”12月10日,国网长沙供电公司变电运维人员正通过变电站内智能摄像头、四足机器人、无人机所组成的智能巡视系统,对重点用户电源开展远程智能迎峰度冬巡视工作,“公司的创新研发对我们基层巡视工作有很大帮助。”
变电站的智能巡视系统能自行启动巡视任务、智能研判巡视结果、自动生成巡视报告、主动推送报告重点,大幅提升巡视的工作效率和准确率。
每年年中,国网长沙供电公司还会邀请外部专家对在研项目开展中期督导,提出改进意见,保障项目质量和进度;结题前,还会组织专家开展现场预验收,为青年创新铺设肥沃的生长土壤。
整合平台资源 搭建引路灯塔
6月14日,一辆“大蜘蛛”作业车在长沙市望城区黄金园上湾村“大显身手”。这是长沙配网实验室自主牵头研发的配电网架空线路施工多功能车。
传统配网架线施工环境复杂且效率低,配电网架空线路施工多功能车可以深入山地丘陵,也可以去到田野及狭小泥泞的山路,它嵌入的智能化前端数据采集系统,可以检测车辆作业状态,保障施工人员安全。有了它,配网架线施工的效率大大提高。
配网实验室聚焦于打造一个去中心化、去行政化的创新平台,在课题中每位成员都可以畅所欲言,将工作中的问题和思考通过实验室的攻关活动进行交流分享。
长沙配网实验室涵盖配电网规划建设、数字化等各个专业127名成员,其中35岁以下的青年有57位,他们正以智慧配电网平台建设为核心,聚力攻克关键难题。
5月17日,为提升220千伏天顶变电站“一键顺控”验收质效,长沙供电公司采用“一键顺控”自动验收装置,对站内6回220千伏线路,10回110千伏线路,3台120兆伏安的主变以及16回10千伏出线共914张顺控票进行校验。“现在我们的验收人员只需要控制界面上依次选择需要执行的顺控票、验收间隔、验收项目就可以一键启动验收,验收流程完成后装置还会给出执行结果及验收报告。”现场相关验收负责人说。相较于传统验收方式,该自动验收装置大幅简化了人工在顺控程序上逐一发起遥控命令、现场观察设备联动的繁琐流程,避免了人员众多、步骤繁杂、效率低下及现场工作难以并行的问题。
而如今,用自动验收装置后平均执行一张顺控票仅需90秒,该站目前共验收220张顺控票,仅需1个人花6小时便全面完成验收,效率提升96%。作为长沙供电公司重点项目,这一创新大大减轻了运维人员操作强度,提升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误操作风险,实现了安全、快速、精准、高效的多重优势。
以重点项目为基点,国网长沙供电公司注重挖掘“青年人才”后备潜能,加强“人才+项目”协同运作,储备一批“青年托举”“小荷拔尖”的科技人才;发力“高端人才”定向培养,对标省公司领军和国网公司首席等高端科研专家评选标准,选育“优秀选手”。在“培养一批、储备一批、挖掘一批”工作思路的引领下,国网长沙供电公司有2人获行业科技创新杰出工作者,4名青年员工入选湖南省公司“小荷”,送培2名人员到国网总部人工智能专班挂职,挖掘人工智能领域新进员工15人。
联动市场主体 促进成果转化
“在公司的孵化下,我研发的这个专利已成功上架国网一级电商。”环网柜防凝露通风底座专利发明人陈运泽说。
国网长沙供电公司通过积极探索专利自主转化模式,全面推行专利公开挂牌交易。目前,科技成果转化首破“千万”大关,孵化“环网柜防凝露通风底座”等科技成果10项,上架国网一级电商和省公司二级电厂推广应用,专利许可收益超50万元。
在长沙湘江新区,还有着湖南省首家实体运行的虚拟电厂。它通过信息互联网技术,高效整合并优化控制海量且分散的小型可再生能源发电装置、储能系统、可控负荷以及电动汽车等分布式电力资源,成功参与到电网的统一调度中。
“它拥有常规电厂相同的发电能力,又能降低用电成本。”湘江新区虚拟电厂负责人说。虚拟电厂采用先进的控制技术、物联网技术与信息通信技术,将分布式电源、储能与可调负荷等资源进行聚合管理,省去了土地购置、厂房建设、设备发电等传统电厂所需费用,从而实现降低用电成本。湘江新区虚拟电厂管理中心与长沙城发集团、长沙麓山投资控股集团、星电集团等13家虚拟电厂聚合商签订意向合作协议。
值得一提的是,国网长沙供电公司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征途上,也在积极赋能先进制造业。其中,“电压暂降感知与综合防治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通过高精度检测算法及先进电力电子控制技术,解决制造业生产线中出现的电压暂降问题,为制造业的稳定运行和高效生产保驾护航。
该项目为汽车整车零部件、储能电池设备、航空零部件设备等高端制造用户制定电压暂降治理方案147份,每年治理电压暂降一千余次,为其避免高达数十亿的经济损失。这一成果,获得国网公司 2024年科技进步三等奖。
当夕阳的最后一抹余晖隐没于天际,长沙的夜幕悄然拉开序幕。从夜晚点亮的第一盏灯火开始,光明渐渐铺陈开来。在这万家灯火背后,藏着一群青春的身影,他们是科技创新弄潮儿,更是电力发展生力军。在国网长沙供电公司这片创新的热土上正涌动着一股青春创新的澎湃浪潮,他们建机制、搭平台、促转化,厚植科研土壤,鼓励青年弘扬创新精神,只为那一颗颗创新的种子能破土而出,茁壮成长,以青春之力,“电”亮万家灯火。
(信息来源:国网长沙供电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