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60周年,这一年对每一位核工业人来说都意义非凡。作为新一代人造太阳团队的一员,我与身边的小伙伴们并肩作战,参与自主设计、建造运行我国参数最高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为中国核聚变能事业的发展作贡献。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上半年多项安装调试任务并行时,大家相互“比拼”工作的场景:为保证中国环流三号高参数实验,年初我们完成了多个系统的升级,电子回旋加热系统调试、高压电源调试、中性束系统安装等各项工作紧锣密鼓地并行开展。为提高进度管控,每个系统按日上报当日工作进展和明日工作计划。大家都在“拼”进度,相互较劲、你追我赶。当各项任务正式“上轨道”之后,各个系统仍继续落实高标准的工作要求,不甘“落后”于其他系统团队。小伙伴们常常调侃这是一场“良性内卷”。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环流三号在2024年实现了1.6兆安等离子体电流下的偏滤器位形运行,较国内纪录提高50%,实现了国际首次鼎型先进偏滤器位形运行和投入AI技术,并且将国内首个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聚变装置操作系统投入使用,实现了多个零到一的突破。
我们团队平均年龄32岁,是一支高学历、高技能、高职称青年团队,曾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荣誉称号。在关键岗位、核心任务、技术攻关中,一大批青年冲锋在前。
我们有一支3年队龄的青年突击队,一直服务于“中国环流三号”物理实验。2024年下半年的实验攻关期间,有天上午我们在例行检查中发现某个线圈电阻偏高,怀疑线圈出现问题,大家的心都悬起来了,如果线圈故障,那么整个实验将紧急“停车”,需要花上一两年才能修复!青年突击队马上集结出一支检测小分队,在装置低参数运行间隙测量电阻值,在确认电阻没有继续上升后再进行实验,单次实验后又继续测量,来回反复。那天的实验异常高效,现场的气氛在检查测量、开展实验、分析数据、热烈讨论中达到了顶点,最后奋战到凌晨两点大家仍不愿意停下。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有一支致力于核聚变知识传播的队伍——人造太阳博士宣讲团。这支团队主要由一线科研人员担任传播科学“种子”的宣讲官。2007年开始,团队扎根于科学普及近二十载,足迹遍布全国多个省份以及法国、荷兰、泰国等多个海外国家,累计科普几百万人次。每年宣讲团接待来自各大中小学的同学们数十万人次。
2024年,全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首期科技班到访西物院,与人造太阳面对面,宣讲团青年担任讲解员,为科技班的学员讲述人造太阳的神奇魅力。我们还举办了提高聚变科技创新能力专题座谈会暨“银青共话‘核’创未来”主题活动,邀请老专家们与西物青年交流座谈,回忆过去几代西物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激情岁月,讲述中国聚变开疆拓土的奋斗故事,青年们向前辈们汇报了中国环流三号的科技创新成果,聊起过往和未来的希望,多位专家、青年泪洒现场。
过去一年,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这背后是中国聚变人追逐人造太阳奋发向上、砥砺前行的付出。新的一年,我们将继续向前。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周围围采访整理)
中核集团西南物理研究院聚变科学所团委书记、“人造太阳博士宣讲团”团长 郑雪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1月01日 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