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流传着“彝家儿女会拿筷子就会绣花”之说。自打记事起,当地00后女生陈海燕就喜欢看外婆和母亲做彝绣。看她们的手指轻舞翩跹,引着飞针在绣布间穿梭走线,随着针脚起起落落,山川日月、花鸟走兽便跃然眼前。
一针一线一布,究竟能幻化出多少形态?12岁那年,陈海燕迫不及待想要一探究竟。她接过母亲的绣针,成为家中第六代绣娘。
彝绣是极其考验耐心和毅力的艺术。初学时,年纪尚小的陈海燕总是静不下、坐不住。每绣10分钟,心思就被别的事物牵引过去。后来,她索性将手机扔在一旁,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绣就是一下午。
不知不觉间,陈海燕已能沉浸其中,外界似乎安静到只有呼吸声。回过神来,夕阳已挂在山头,一朵红灿灿的马樱花,绣成了。“那是第一次体会到‘忘我’是什么感觉。”陈海燕认真地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
2014年,彝族服饰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陈海燕的母亲丁兰英也被命名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她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七彩彝绣”工坊,带动更多人靠手艺在家门口就业。
当时,机器批量制衣技术已给传统手工服饰行业带来冲击,也让不少手艺人陷入迷茫。丁兰英却不慌,她给女儿解释,彝绣共有72种针法,其中14种是机器无法模仿和代替的,这也正是手工传承的意义。
2022年大学毕业后,陈海燕回到大山里,想用更年轻化的方式传承彝绣。她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坦言,彝绣曾是大众眼里“老土”的代名词,市面上部分机器生产的彝绣产品同质化严重、价格低廉。那年她决定,要跳出传统框架,突破地域圈层,“让大家看到彝绣更多的可能性”。
陈海燕观察到,有年轻网民反映,彝绣虽好看,但颜色和图案不够日常,“只能买回家纪念收藏,而穿戴在身上,出门有点难为情”。于是,她带领“七彩彝绣”工坊的绣工们,尝试降低传统彝绣较高的色彩饱和度,并把具象写实的纹样调整为柔和写意的图案,让产品的整体调性更易于融入日常。
外界对陈海燕的努力给出了积极回应。2023年,她设计绣制的《山纹》笔记本和立体花刺绣斜挎包被大理大学收藏,还有一款彝绣布袋成为中国驻印尼大使馆的新春礼包。同年,在东南大学的帮助下,工坊结合敦煌莫高窟元素,绣制“敦煌彝音”“敦煌彝彩”等系列作品,让彝绣穿过千年时光,焕发出新的活力。作品在南京金陵美术馆展出时,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观赏。
在陈海燕的推动下,工坊还与国际知名品牌联名合作,通过刺绣、贴布、印染等方式,研发200余款服饰,彻底颠覆了公众对于彝绣“老土”的刻板印象。2024年,联名服饰销售额超400万元,其中10%销往海外。
绣工们的收入也水涨船高,一些曾经无经济来源的人,如今一个月也能赚到4000元。在陈海燕看来,彝绣源起于大山的万物生灵,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又以新的方式反哺着这片土地。
近年来,由工坊研制的彝族服饰还陆续登上米兰时装周等国际舞台,在全球范围内掀起“最炫民族风”,跑出了品牌化、市场化、特色化的“加速度”。如今,这项指尖艺术实现了“绣品变商品、绣片变名片、秀场变市场”的华丽蝶变。
陈海燕透露,目前,工坊已陆续收到来自法国、日本、越南等多个国家的订单。一些海外卖家甚至特意嘱咐,要求保留彝绣的传统样貌,不要追随潮流对款式进行更改。2024年,一名巴黎餐馆老板批量购买了彝绣桌布和杯垫,他对陈海燕说:“谢谢这些张扬大胆的图案与色彩,让餐馆看上去充满了生命力。”
工坊里有些年纪稍长的绣工,从未走出过云南大山,但他们的彝绣作品早已迈出国门,奔向辽阔的世界。谈及未来的彝绣“出海”规划,陈海燕信心满满。这位楚雄南华县最年轻的彝族服饰县级代表性传承人很坚定,“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相信彝绣一定能在国际舞台迸发更璀璨的光彩”。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黄丹玮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1月02日 0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