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日,一列载满新鲜果蔬的列车从昆明王家营西站出发,前往老挝。

  这标志着自2021年12月3日全线开通运营以来,中老铁路货物运输总量突破5000万吨大关,其中跨境货物1158万吨。

  “中老铁路是延续友谊和梦想的黄金线路,为老挝和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人民创造了巨大的直接和间接利益。”老挝琅南塔省省长万沙瓦·西潘敦表示,这条铁路不仅是延续友谊和梦想的黄金线路,让两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更是一面映照老中友谊、发展与合作的明亮的镜子”。

  中老铁路只是中外友好城市众多辉煌发展成就中的一个缩影。这些年,中国的城市很忙,忙着在国际上扩大“朋友圈”。根据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的统计,截至2024年11月,我国已同世界上147个国家缔结了3054对友好城市(省州)关系。

  “中国的城市规划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无论未来几个月发生什么,我们都将继续中美人民之间的友好合作,通过友好城市和年轻人的力量延续两国之间的友谊。”在2024年美国大选前夕,美国国际姐妹城协会荣誉主席卡罗尔·洛佩兹曾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洛佩兹告诉记者,友好城市关系在缓解国际紧张局势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并非一成不变,“有高峰也有低谷”,但是不同城市间的直接联系能一定程度上避免政治干扰,保持直接联系。因此,她表示,“我们必须为了沟通渠道的畅通而共同努力。”

  鲜美的玫瑰饼、壮丽的石林、香醇的云南小粒咖啡,还有花卉市场繁忙的鲜切花运输……不久前,2024中国国际友好城市大会在云南昆明召开。在有春城之称的云南昆明游览时,洛佩兹不由得赞叹道:“这里的一切都让人感到惊艳!”不过,让她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昆明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鲜艳娇嫩的花朵,绿色植被覆盖率高,还有许多绿化设施。

  “中国将城市美学融入发展之中,这一点值得我们借鉴。”洛佩兹说,友好城市不仅是友谊的延续,也是相互学习的契机。

  与洛佩兹一同到访昆明的美国国际姐妹城协会荣誉主席比尔·伯鲁姆在谈及中美友好城市交往与中美关系时也表示,中美之间迫切需要友好城市这样的平台来促进“更多的交流”。他强调:“我们的目标是推动人与人之间真正的互动,尤其是在旅游、教育等领域。”

  多位外国代表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友好城市通过对话与合作,促进了世界各地区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为构建更加和平的全球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南非合作治理和传统事务部副部长纳马内·迪克森·马塞莫拉表示:“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我相信世界各国能够以真诚与友爱,共同守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这片土地。”

  意大利罗马市议会秘书长、罗马首都委员会副主席法布里齐奥·圣托尼表示,通过友好城市的交往,他深刻体会到中意双方当前的需求与挑战,以及如何在重要的对话与合作中借鉴成功经验,寻找发展之道。为此他表示:“罗马与中国的多数城市一样,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寻找加强中意悠久友谊的正确道路,必然要从两国城市及城市间的文化关系和文化交流入手。”

  老挝万象市委书记阿努帕·杜纳隆指出,地方合作对老中两国关系的发展至关重要。他表示:“这种合作不仅局限于两国,还将逐步扩展至整个东南亚地区,推动更广泛的区域合作与共同发展,为未来创造更多美好可能。”

  交通互联,构建城市命运共同体

  自1973年缔结首对中外友好城市以来,国际友好城市已走过五十多个春秋。如今,友城不仅是文化交流的桥梁,还推动了基础设施、经济和民生领域的合作,是合作发展的试验田,更是不同地方间经济发展的桥梁与纽带。

  “中老铁路让我们不再惧怕高山、深谷、险峰、大河!”老挝琅南塔省省长万沙瓦·西潘敦告诉记者,曾经,老挝作为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一度被称为“陆锁国”。由于缺乏海港,基础设施薄弱,对外交流渠道有限,经济发展严重受阻。如今,随着中老铁路的开通运营,这条北起昆明南至万象的铁路,让老挝从“陆锁国”转变为“陆联国”。

  老挝琅勃拉邦省是中老铁路的途经地之一。老挝琅勃拉邦省委常委、琅勃拉邦市委书记兼市长旺通·哈沙展说:“得益于中老铁路,琅勃拉邦去年的游客数量有了大幅增长,甚至是往年人数的两倍。”

  一组数据显示,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以来,中老两国铁路部门加强货物运输组织,提升运输能力和效率,跨境货物列车每日开行数量由开通初期的2列增加到目前的18列,列车牵引吨数由2000吨增至2500吨。2024年,中老铁路运输货物总量达1960万吨,日均保持在5万吨以上。

  在遥远的非洲,中非之间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建立了130多对友好城市。中国与肯尼亚共建的“蒙内铁路”,被当地人誉为“世纪之路”。这条铁路全长约480公里,连接东非第一大港口蒙巴萨港和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它不仅大大缩短了货物运输时间,也成为肯尼亚经济腾飞的重要推动力。铁路沿线的小镇和城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毛琳·柯比亚在蒙内铁路工作了5年,亲眼见证了这条铁路如何改变人们的生活。起初,她是乘务员,后来成为培训师。她曾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回忆道:“刚开通时,人们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几年后,麦马修和基布维兹等小镇逐渐繁荣,商店、学校和医院都多了起来。”她还提到,蒙巴萨的旅游业也因此蓬勃发展。“以前游客只能坐长途大巴或包车出行,现在,越来越多人选择火车,既方便又安全。”

  不仅如此,蒙内铁路项目组也在当地践行着社会责任。尼尔森·阿森瓦是企业社会责任项目协调小组的一员。“帮助贫困家庭的孩子上学、给没有务工能力的人捐赠食物,保护野生动物……这一切都不是神话,而是我亲眼所见。”阿森瓦告诉记者,现在很多肯尼亚人把蒙内列车称为“马达拉卡快车”,它出自斯瓦希里语,意为自由。

  青年一代是拓展城市民间外交的黄金纽带

  如果说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互联的金字招牌,那么青年一代则是拓展民间外交的黄金纽带。

  以昆明为例,中国昆明市与日本藤泽市正因中国音乐家聂耳而结缘。90年前,年仅23岁的聂耳在日本神奈川县藤泽市不幸溺亡。藤泽市民为纪念他修建了一座纪念碑,并自发组织纪念活动。本着对音乐的共鸣和对音乐家的缅怀,1981年11月5日,两市正式缔结为国际友好城市,这也成为昆明市缔结的首个国际友好城市。

  “日中两市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友城关系传承至今,迄今已迈入第43个年头。我们一直在经济、文化、教育和旅游等各领域开展交流。”日本神奈川县藤泽市市长铃木恒夫表示,这些年,藤泽市与昆明市每年分别举办“中文演讲比赛”和“日语演讲比赛”,为年轻人提供展示学习成果的机会。

  “这或许是一个独特的个案,但我坚信,青少年之间的交流是了解彼此城市历史文化、传承先人精神的重要途径。”铃木恒夫指出,青年是中日友好关系的桥梁和纽带,青少年交流对于两国人民未来的友谊至关重要,而如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合作与沟通,便是青年一代肩负的使命。

  “中日两国年轻人是能够克服我们之间的历史问题、创造未来的一代。”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日前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说,年轻人是中日关系的希望所在,青年一代不仅要在教育和文化交流中学习与反思两国的历史,还要在面对现实挑战时,为改善两国关系寻找新的可能性。

  洛佩兹也认为,在促进中美民间交流方面,青年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未来我们需要做一件重要的事,就是继续让我们的年轻人相互交流。”

  2024年12月,中国驻美国大使谢锋曾表示,一年来,已有1.4万名美国青少年赴华交流学习。洛佩兹说,许多美国年轻人在访问中国后表示“这是一次极为宝贵的经历”。一些美国青年因对中国文化的热爱,最终选择来到中国学习、生活和工作。她说,相信中国青年也是如此,“青年才是我们两国的未来”。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悦 李媛媛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1月08日  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