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叶小纲:青年作曲家要有挑战世界的勇气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丹萍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1月10日 07版)
1950年,时任中央音乐学院教授的杨荫浏在全国范围内收集民间音乐,他和琵琶名家曹安来到江苏无锡,找到民间音乐家华彦钧(阿炳),录制了阿炳多首二胡和琵琶曲目。当年年底,阿炳因病逝世,这些录音也成了他留下的绝响,包括后来风靡全国的二胡名曲《二泉映月》。
2024年,一首以“二泉”为主题的曲目《二泉随想》再次在无锡奏响。不久前,第二届全国民族器乐展演暨二泉映月·无锡民族音乐汇在这里举办,《二泉随想》作曲家叶小纲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介绍这部为本次音乐汇委约创作的民族管弦乐作品,分享对于音乐的思考。
《二泉随想》不是阿炳《二泉映月》的改编,而是一首由叶小纲原创的乐曲,是他对于“二泉”的音乐感悟。在民族乐队的基础上,曲目除了二胡外,还加入了琵琶和竹笛,是一首三重协奏曲。“这部作品的创新之处在于调性丰富,这给民族乐团带来很大的挑战。”叶小纲介绍,民族音乐的音准完全靠手上的感觉。《二泉随想》尽管旋律不快,但由于和声变化较多,保持音准不太容易。
叶小纲鼓励青年作曲家全方位发展,更要具有向世界挑战的勇气和决心。“一个人如果连爬都不会,就想走、想跑是不可能的,这是人生至简的道理。”我们既要让学生尽可能地打好基础,保持专业训练的严谨性,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大胆创新。有突破性的想象力是一个人能够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中青报·中青网:参演首届“二泉映月·无锡民族音乐汇”的乐团中,既有中国的民族音乐乐团,也有来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乐团。中国音乐和其他国家的音乐在交流融合方面,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叶小纲:各个国家和民族的音乐都独具特色,在音乐的交流融合方面,各自发挥自己的特色最重要。
中国音乐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融会贯通的。中亚的音乐、古代西域的音乐……中国的民族音乐不断将世界各国和各民族的音乐融入曲目之中,变成自己的民族音乐。从演奏方法的角度来看,现在我们把大提琴、贝斯、竖琴等西方的乐器,都应用到中国的民族乐队中,大大提高了中国民族乐队的表现力。特别是在表现较为宏大的主题时,中国民族乐团会用这类乐器进行演奏。
中青报·中青网:现在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呈现出哪些特点?和几十年前相比,主要发生了哪些变化?
叶小纲:中国的民族音乐源远流长,有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中国留下来的曲子都是经过年代积累,不断地修正、精简、融会贯通,变成老百姓血液中的东西。比如《春江花月夜》不是一开始就这样的,它是经过几十年或者上百年的历史,慢慢演变成今天的样子。阿炳的《二泉映月》也是经过他几十年的调整,才形成后来的样子。
近年来,中国的民族音乐在创作上高歌猛进,创作了很多曲子,但我们不能自视过高,觉得当代的作品就了不起。这些作品需要时代来沉淀,一代一代地演奏,演到最后才能变成经典。
中青报·中青网:您有很多用音乐讲述中国故事的作品,您是如何定义中国风格的?
叶小纲:音乐要想写得好,首先要好听。如何做到好听?你要写得动人。如何让音乐动人?音乐只有打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这是一环套一环的。中国风格能够流传到今天,在于它的旋律性,需要老中青年作曲家共同且持续的努力。
中青报·中青网:您如何看待现在的民乐潮现象以及民乐出现的新玩法?
叶小纲:你不知道年轻人喜欢什么,现在的艺术趋向很难预测。即便将民族音乐搞成稀奇古怪的样子,我也觉得可以尝试,愿意尝试。任何创新风潮的出现,都不是什么坏事,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是合理的,这表明了我们这个时代对于求新求变的一种需求。
中青报·中青网:有人把您的作曲风格称为“叶氏”风格。您个人的风格里有哪些是一以贯之的?
叶小纲:我比较注重旋律,我的音乐旋律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过多年的锤炼而成的。我出生于江南,是广东人,后在北方生活,又曾在国外生活过一段时间。在我的音乐作品中,南方的秀婉、广东的灵巧以及北方的雄浑,都占了一点。国外生活的经历,让我的眼界变得开阔,也让我创作的音乐,旋律好听又不落俗套。
中青报·中青网:作为作曲家,自我的表达更重要,还是在大众中的流传性、可听性更重要?
叶小纲:自我表达更重要。前段时间,我在德国碰到一个音乐演出。曲目的作曲家在学术界的地位特别高,音乐作品异常复杂,但在社会上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力。我很尊重这类作品,因为作曲家表达了自己对世界的看法,这是我们时代文化的一部分。至于它能不能够在大众中流传,能不能形成大众心目中一个共有的美学故事,这不好说,我们也没有这个要求。
我对自己的作品也是这样。如果我对这个世界有10种不同类型的看法,我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态度,我的任务就完成了。将来历史怎么评价我,那是以后的事情。如果作品能够留下来,我很高兴;如果留不下来,这也没有什么,至少我对这个世界做了该做的事。
中青报·中青网:您觉得一个好的作曲家需要具备哪些素质?
叶小纲:一个好的作曲家要善于学习,具备深厚的古典音乐基础。同时他要与时俱进,技术手段要丰富,这有助于作曲家在现在和未来的创作中,能够恰如其分地展露自己的才华。
如果对方要求你创作一首民族音乐,你就要踏踏实实地进行民族音乐创作。你可以在里面搞些花样,比如将一个单独的协奏曲变成三重协奏曲,这是一种探索,是值得鼓励的。然而,如果人家只给你一个跑100米的机会,你非要造火箭飞上天,答非所问,供求关系不清楚,这是不行的。
中青报·中青网:您对于青年作曲家的期待是怎样的?对于未来民乐的发展有怎样的期待?
叶小纲:一个好的青年作曲家首先要基础深厚;其次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最后是要接地气,接近大众,接近民众。
真正好的音乐是不拘囿于象牙塔的,而是在人民中流传的。中国有很多经典曲目蕴含的精神是好的,但是过于高深,没有广泛传播到民间。我们需要把其中最能够打动人心的东西提炼、激发出来,进行重新创作并展演,让它们变成新的民族语汇。这有助于让中国的民族音乐变得更好。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丹萍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1月10日 07版
1950年,时任中央音乐学院教授的杨荫浏在全国范围内收集民间音乐,他和琵琶名家曹安来到江苏无锡,找到民间音乐家华彦钧(阿炳),录制了阿炳多首二胡和琵琶曲目。当年年底,阿炳因病逝世,这些录音也成了他留下的绝响,包括后来风靡全国的二胡名曲《二泉映月》。
2024年,一首以“二泉”为主题的曲目《二泉随想》再次在无锡奏响。不久前,第二届全国民族器乐展演暨二泉映月·无锡民族音乐汇在这里举办,《二泉随想》作曲家叶小纲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介绍这部为本次音乐汇委约创作的民族管弦乐作品,分享对于音乐的思考。
《二泉随想》不是阿炳《二泉映月》的改编,而是一首由叶小纲原创的乐曲,是他对于“二泉”的音乐感悟。在民族乐队的基础上,曲目除了二胡外,还加入了琵琶和竹笛,是一首三重协奏曲。“这部作品的创新之处在于调性丰富,这给民族乐团带来很大的挑战。”叶小纲介绍,民族音乐的音准完全靠手上的感觉。《二泉随想》尽管旋律不快,但由于和声变化较多,保持音准不太容易。
叶小纲鼓励青年作曲家全方位发展,更要具有向世界挑战的勇气和决心。“一个人如果连爬都不会,就想走、想跑是不可能的,这是人生至简的道理。”我们既要让学生尽可能地打好基础,保持专业训练的严谨性,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大胆创新。有突破性的想象力是一个人能够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中青报·中青网:参演首届“二泉映月·无锡民族音乐汇”的乐团中,既有中国的民族音乐乐团,也有来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乐团。中国音乐和其他国家的音乐在交流融合方面,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叶小纲:各个国家和民族的音乐都独具特色,在音乐的交流融合方面,各自发挥自己的特色最重要。
中国音乐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融会贯通的。中亚的音乐、古代西域的音乐……中国的民族音乐不断将世界各国和各民族的音乐融入曲目之中,变成自己的民族音乐。从演奏方法的角度来看,现在我们把大提琴、贝斯、竖琴等西方的乐器,都应用到中国的民族乐队中,大大提高了中国民族乐队的表现力。特别是在表现较为宏大的主题时,中国民族乐团会用这类乐器进行演奏。
中青报·中青网:现在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呈现出哪些特点?和几十年前相比,主要发生了哪些变化?
叶小纲:中国的民族音乐源远流长,有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中国留下来的曲子都是经过年代积累,不断地修正、精简、融会贯通,变成老百姓血液中的东西。比如《春江花月夜》不是一开始就这样的,它是经过几十年或者上百年的历史,慢慢演变成今天的样子。阿炳的《二泉映月》也是经过他几十年的调整,才形成后来的样子。
近年来,中国的民族音乐在创作上高歌猛进,创作了很多曲子,但我们不能自视过高,觉得当代的作品就了不起。这些作品需要时代来沉淀,一代一代地演奏,演到最后才能变成经典。
中青报·中青网:您有很多用音乐讲述中国故事的作品,您是如何定义中国风格的?
叶小纲:音乐要想写得好,首先要好听。如何做到好听?你要写得动人。如何让音乐动人?音乐只有打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这是一环套一环的。中国风格能够流传到今天,在于它的旋律性,需要老中青年作曲家共同且持续的努力。
中青报·中青网:您如何看待现在的民乐潮现象以及民乐出现的新玩法?
叶小纲:你不知道年轻人喜欢什么,现在的艺术趋向很难预测。即便将民族音乐搞成稀奇古怪的样子,我也觉得可以尝试,愿意尝试。任何创新风潮的出现,都不是什么坏事,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是合理的,这表明了我们这个时代对于求新求变的一种需求。
中青报·中青网:有人把您的作曲风格称为“叶氏”风格。您个人的风格里有哪些是一以贯之的?
叶小纲:我比较注重旋律,我的音乐旋律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过多年的锤炼而成的。我出生于江南,是广东人,后在北方生活,又曾在国外生活过一段时间。在我的音乐作品中,南方的秀婉、广东的灵巧以及北方的雄浑,都占了一点。国外生活的经历,让我的眼界变得开阔,也让我创作的音乐,旋律好听又不落俗套。
中青报·中青网:作为作曲家,自我的表达更重要,还是在大众中的流传性、可听性更重要?
叶小纲:自我表达更重要。前段时间,我在德国碰到一个音乐演出。曲目的作曲家在学术界的地位特别高,音乐作品异常复杂,但在社会上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力。我很尊重这类作品,因为作曲家表达了自己对世界的看法,这是我们时代文化的一部分。至于它能不能够在大众中流传,能不能形成大众心目中一个共有的美学故事,这不好说,我们也没有这个要求。
我对自己的作品也是这样。如果我对这个世界有10种不同类型的看法,我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态度,我的任务就完成了。将来历史怎么评价我,那是以后的事情。如果作品能够留下来,我很高兴;如果留不下来,这也没有什么,至少我对这个世界做了该做的事。
中青报·中青网:您觉得一个好的作曲家需要具备哪些素质?
叶小纲:一个好的作曲家要善于学习,具备深厚的古典音乐基础。同时他要与时俱进,技术手段要丰富,这有助于作曲家在现在和未来的创作中,能够恰如其分地展露自己的才华。
如果对方要求你创作一首民族音乐,你就要踏踏实实地进行民族音乐创作。你可以在里面搞些花样,比如将一个单独的协奏曲变成三重协奏曲,这是一种探索,是值得鼓励的。然而,如果人家只给你一个跑100米的机会,你非要造火箭飞上天,答非所问,供求关系不清楚,这是不行的。
中青报·中青网:您对于青年作曲家的期待是怎样的?对于未来民乐的发展有怎样的期待?
叶小纲:一个好的青年作曲家首先要基础深厚;其次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最后是要接地气,接近大众,接近民众。
真正好的音乐是不拘囿于象牙塔的,而是在人民中流传的。中国有很多经典曲目蕴含的精神是好的,但是过于高深,没有广泛传播到民间。我们需要把其中最能够打动人心的东西提炼、激发出来,进行重新创作并展演,让它们变成新的民族语汇。这有助于让中国的民族音乐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