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于“无声家庭”,直博至清华大学——
石祥立:从“慢半拍”,到“快一步”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俞希 通讯员 李艳丽 羊琦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1月13日 06版)
“由于父母几乎不识字,又是聋哑人,我推免直博清华、获得宝钢教育奖优秀学生特等奖的这些消息,他们是从别人口中得知的。”郑州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2021级本科生石祥立成长于一个“无声家庭”,“看到别人经常能与父母打电话、视频聊天,我很羡慕。这些很平常的事情,对我来讲都不容易。”
2024年宝钢优秀学生特等奖、第十六届国际先进机器人及仿真技术大赛一等奖、第二十五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全国一等奖、2023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人工智能创意赛全国一等奖……上大学至今,石祥立在各项重大科技创新竞赛中获21项国家级和14项省部级奖励,参与发表1篇SCI论文和2篇EI会议论文,申请发明专利1项。
面对这些荣誉,石祥立一向对父母“不报喜也不报忧”,只感慨自己“跌跌撞撞”才终于逾越了“起跑线”的“鸿沟”。
石祥立出生在江苏徐州,父母是聋哑人,家里还有一个妹妹。从小生活在寂静无声的环境中,他3岁才学会讲话。“我害怕与人交往,情商也低,人情世故什么都不懂。”他评价自己“开窍很晚,总是比其他人慢半拍”。
自打石祥立记事起,他就意识到自己的家庭与别人的不同,因此他一度沉默寡言、内向、自卑。高中时,石祥立才第一次主动跟人打招呼,“当时心里很紧张,仿若紧绷着弦,害怕对方不予回应”。幸运的是,得到了对方的反馈后,他发现“这种感觉还挺美好的”。这个场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石祥立心里愈发清晰。
高中时,石祥立头一回有勇气公开讲起自己的家庭情况。那是一节语文课上,老师让同学们制作PPT并上台演讲。“我的父亲没上过学,有一身修家电的本领。”石祥立略带紧张,讲得磕磕巴巴,中间一度有十几秒,他陷入沉默,紧张得说不出一个字。这时,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鼓励他继续讲下去。这段经历像一道光照亮了石祥立晦暗的心灵世界,让他放下心理包袱,逐渐打开封闭的内心。
石祥立彻底与自己的家庭“和解”了,“不会再因为自己的家庭,而感觉到被人瞧不起,或者被怜悯”。他发现,与人交流也没什么可怕的,自己的家庭更是没什么说不出口的。
尽管石祥立的父母从未有过一句言语上的表达,却用行动教会他独立和上进。
石祥立回忆,父亲小时候由爷爷带着到处找人学艺,但屡遭拒绝、求学无门。父亲下定决心自学修家电。“起初为了能看懂电路图,父亲就捡一根树枝当笔,蹲在地上写写画画;认识一些字后,他就拆卸老旧家电,对着电路图,盯着电路板,一遍遍地搭线、安装、试错。”后来,石祥立的父亲自学成才,开了个家电修理铺,修家电十里八村远近闻名。有一次石祥立坐出租车回家,司机一看导航地址就对他说:“这里有个修家电的特别有名。”那一刻,石祥立感到很自豪。
“我很敬佩父母,他们自立自强、勤于做事。因为家庭贫困,他们经历了太多辛苦的事情,不想让我走他们的老路,坚持让我好好学习。”无论是青春期的彷徨,还是曾经说不出口的自卑,石祥立从未向父母提起过。“我一直希望他们能看到我学习好就够了,不要为我操心。”
2021年,石祥立考入郑州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4年大学生活为石祥立的人生按下了“快进键”。刚开始,石祥立延续高中的学习习惯,一门心思扑在学习上,第一个学期结束考了年级第二。无意间,他发现自己对计算机很感兴趣,于是义无反顾地选择转入计算机专业学习。
转专业对于石祥立而言是一次勇于改变的尝试,他也随之开始了自己的“科研之旅”。在一次课前与同桌闲谈时,他听说学院实验室正在招新,报名并完成各项考核后,他正式进入实验室开始跟组做实验。
实验室科研氛围很浓,有时凌晨三四点钟,实验室的灯还亮着。在做无纺布瑕疵测试时,石祥立和队友一遍遍地改代码,测量模型。“无纺布是一种非织造布,比如人们熟悉的口罩就是用无纺布做的。生产线的速度很快,要求我们的算法必须匹配得上,一旦漏检或误检,会有很大的安全隐患。”石祥立说。
为了使测试结果更准确,石祥立和队友不仅需要排除无纺布上的污点、蚊虫、异物等常见的瑕疵,有的无纺布由于有底纹,会干扰判断,他们便又设计了自动去除底纹的功能,在屏幕上看到的是一张干净的白纸,瑕疵就藏不住了。生产线上,一个个产品传输着,在摄像机下拍个“全身照”,如果有瑕疵,“嘀”的一声,生产线上的红灯警报就会响起,把有瑕疵的产品撤回,统计数据、归类、记录……最终石祥立所参与的团队项目《基于人工智能与云计算的无纺布瑕疵检测系统》获得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人工智能创意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
但科技创新时常会失败,石祥立坦言,他也打过“退堂鼓”。一次,做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时,他试图打造一个多功能的机器人。由于课题很新颖,他一度紧张不安。“如果它很难怎么办?如果做不出来怎么办?”他倚靠在墙角,让自己静下心来,把机器人的各个模块逐一攻克,再悉心组合拼接,渐渐地,机器人雏形初现。
一次次突破自我的尝试宛如一道曙光,不断让石祥立克服内心深处的畏惧。在他看来,这畏惧来自家庭带来的自卑、胆怯,也来自成长过程中外界的评判。“很多时候我想做一件事情,但是我不敢开口,也不敢行动,是在一次次‘碰壁’又一次次站起来的过程中,我逐渐地克服畏惧的心理,去逼自己一把。”
于是,石祥立打开了“新世界”。他从埋头苦学中走出来,接受朋友的邀约一起去旅行,看祖国大好河山;和三五好友一起外出聚餐,拓展实验室之外的朋友圈;化身聋哑人题材校园微电影的群演,为弱势群体发声……现在,石祥立变得越来越开朗、自信、勇敢。作为学校双足实验室的学生负责人,他多次带领团队参加各类大赛,站上舞台展示和讲解团队的研发成果。
在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获得保研资格后,石祥立努力搜索、整理信息,想再尝试不一样的可能,并寻找适合自己的方向。他说:“我就想着试一试清华,万一录上了呢?”他把简历发送至心仪导师的邮箱,先跟着导师做了相关考核,又进行笔试面试,最终作为一名直博生保研至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石祥立深知,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人走不远。在他的荣誉背后,是来自学校、师生的关心和帮助,让他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现在,尝到“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的甜头,石祥立越来越敢于主动。“我主动追求爱情怎么不算勇敢呢?”在他的朋友圈里,有两束花的照片。其中一束是他送给刚刚追到的女朋友的,另一束则是妈妈得知他直博清华后送给他的。不识字的妈妈还请人代笔写下对儿子的寄语:“那些看似不起波澜的日复一日,会突然在某一天,让人看到坚持的意义。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用心浇灌梦想总会开花结果。愿你的路上一路生花,加油!”
“现在的我会努力去追求生活中的精彩,我感觉到渐渐能够驾驭住心中的巨龙。”石祥立对未来充满信心,他将在计算机光学成像方向深耕,承载着家庭的殷切期盼,饱含对校园的热爱,携带着往昔岁月的沉淀,继续勇敢地走向未来。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俞希 通讯员 李艳丽 羊琦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1月13日 06版
“由于父母几乎不识字,又是聋哑人,我推免直博清华、获得宝钢教育奖优秀学生特等奖的这些消息,他们是从别人口中得知的。”郑州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2021级本科生石祥立成长于一个“无声家庭”,“看到别人经常能与父母打电话、视频聊天,我很羡慕。这些很平常的事情,对我来讲都不容易。”
2024年宝钢优秀学生特等奖、第十六届国际先进机器人及仿真技术大赛一等奖、第二十五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全国一等奖、2023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人工智能创意赛全国一等奖……上大学至今,石祥立在各项重大科技创新竞赛中获21项国家级和14项省部级奖励,参与发表1篇SCI论文和2篇EI会议论文,申请发明专利1项。
面对这些荣誉,石祥立一向对父母“不报喜也不报忧”,只感慨自己“跌跌撞撞”才终于逾越了“起跑线”的“鸿沟”。
石祥立出生在江苏徐州,父母是聋哑人,家里还有一个妹妹。从小生活在寂静无声的环境中,他3岁才学会讲话。“我害怕与人交往,情商也低,人情世故什么都不懂。”他评价自己“开窍很晚,总是比其他人慢半拍”。
自打石祥立记事起,他就意识到自己的家庭与别人的不同,因此他一度沉默寡言、内向、自卑。高中时,石祥立才第一次主动跟人打招呼,“当时心里很紧张,仿若紧绷着弦,害怕对方不予回应”。幸运的是,得到了对方的反馈后,他发现“这种感觉还挺美好的”。这个场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石祥立心里愈发清晰。
高中时,石祥立头一回有勇气公开讲起自己的家庭情况。那是一节语文课上,老师让同学们制作PPT并上台演讲。“我的父亲没上过学,有一身修家电的本领。”石祥立略带紧张,讲得磕磕巴巴,中间一度有十几秒,他陷入沉默,紧张得说不出一个字。这时,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鼓励他继续讲下去。这段经历像一道光照亮了石祥立晦暗的心灵世界,让他放下心理包袱,逐渐打开封闭的内心。
石祥立彻底与自己的家庭“和解”了,“不会再因为自己的家庭,而感觉到被人瞧不起,或者被怜悯”。他发现,与人交流也没什么可怕的,自己的家庭更是没什么说不出口的。
尽管石祥立的父母从未有过一句言语上的表达,却用行动教会他独立和上进。
石祥立回忆,父亲小时候由爷爷带着到处找人学艺,但屡遭拒绝、求学无门。父亲下定决心自学修家电。“起初为了能看懂电路图,父亲就捡一根树枝当笔,蹲在地上写写画画;认识一些字后,他就拆卸老旧家电,对着电路图,盯着电路板,一遍遍地搭线、安装、试错。”后来,石祥立的父亲自学成才,开了个家电修理铺,修家电十里八村远近闻名。有一次石祥立坐出租车回家,司机一看导航地址就对他说:“这里有个修家电的特别有名。”那一刻,石祥立感到很自豪。
“我很敬佩父母,他们自立自强、勤于做事。因为家庭贫困,他们经历了太多辛苦的事情,不想让我走他们的老路,坚持让我好好学习。”无论是青春期的彷徨,还是曾经说不出口的自卑,石祥立从未向父母提起过。“我一直希望他们能看到我学习好就够了,不要为我操心。”
2021年,石祥立考入郑州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4年大学生活为石祥立的人生按下了“快进键”。刚开始,石祥立延续高中的学习习惯,一门心思扑在学习上,第一个学期结束考了年级第二。无意间,他发现自己对计算机很感兴趣,于是义无反顾地选择转入计算机专业学习。
转专业对于石祥立而言是一次勇于改变的尝试,他也随之开始了自己的“科研之旅”。在一次课前与同桌闲谈时,他听说学院实验室正在招新,报名并完成各项考核后,他正式进入实验室开始跟组做实验。
实验室科研氛围很浓,有时凌晨三四点钟,实验室的灯还亮着。在做无纺布瑕疵测试时,石祥立和队友一遍遍地改代码,测量模型。“无纺布是一种非织造布,比如人们熟悉的口罩就是用无纺布做的。生产线的速度很快,要求我们的算法必须匹配得上,一旦漏检或误检,会有很大的安全隐患。”石祥立说。
为了使测试结果更准确,石祥立和队友不仅需要排除无纺布上的污点、蚊虫、异物等常见的瑕疵,有的无纺布由于有底纹,会干扰判断,他们便又设计了自动去除底纹的功能,在屏幕上看到的是一张干净的白纸,瑕疵就藏不住了。生产线上,一个个产品传输着,在摄像机下拍个“全身照”,如果有瑕疵,“嘀”的一声,生产线上的红灯警报就会响起,把有瑕疵的产品撤回,统计数据、归类、记录……最终石祥立所参与的团队项目《基于人工智能与云计算的无纺布瑕疵检测系统》获得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人工智能创意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
但科技创新时常会失败,石祥立坦言,他也打过“退堂鼓”。一次,做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时,他试图打造一个多功能的机器人。由于课题很新颖,他一度紧张不安。“如果它很难怎么办?如果做不出来怎么办?”他倚靠在墙角,让自己静下心来,把机器人的各个模块逐一攻克,再悉心组合拼接,渐渐地,机器人雏形初现。
一次次突破自我的尝试宛如一道曙光,不断让石祥立克服内心深处的畏惧。在他看来,这畏惧来自家庭带来的自卑、胆怯,也来自成长过程中外界的评判。“很多时候我想做一件事情,但是我不敢开口,也不敢行动,是在一次次‘碰壁’又一次次站起来的过程中,我逐渐地克服畏惧的心理,去逼自己一把。”
于是,石祥立打开了“新世界”。他从埋头苦学中走出来,接受朋友的邀约一起去旅行,看祖国大好河山;和三五好友一起外出聚餐,拓展实验室之外的朋友圈;化身聋哑人题材校园微电影的群演,为弱势群体发声……现在,石祥立变得越来越开朗、自信、勇敢。作为学校双足实验室的学生负责人,他多次带领团队参加各类大赛,站上舞台展示和讲解团队的研发成果。
在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获得保研资格后,石祥立努力搜索、整理信息,想再尝试不一样的可能,并寻找适合自己的方向。他说:“我就想着试一试清华,万一录上了呢?”他把简历发送至心仪导师的邮箱,先跟着导师做了相关考核,又进行笔试面试,最终作为一名直博生保研至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石祥立深知,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人走不远。在他的荣誉背后,是来自学校、师生的关心和帮助,让他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现在,尝到“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的甜头,石祥立越来越敢于主动。“我主动追求爱情怎么不算勇敢呢?”在他的朋友圈里,有两束花的照片。其中一束是他送给刚刚追到的女朋友的,另一束则是妈妈得知他直博清华后送给他的。不识字的妈妈还请人代笔写下对儿子的寄语:“那些看似不起波澜的日复一日,会突然在某一天,让人看到坚持的意义。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用心浇灌梦想总会开花结果。愿你的路上一路生花,加油!”
“现在的我会努力去追求生活中的精彩,我感觉到渐渐能够驾驭住心中的巨龙。”石祥立对未来充满信心,他将在计算机光学成像方向深耕,承载着家庭的殷切期盼,饱含对校园的热爱,携带着往昔岁月的沉淀,继续勇敢地走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