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明的民生底色,是一座幸福之城的生动注解。当前,苏州市相城高新区(元和街道)锚定“1368”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服务百姓民生改革创新工程,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办好“民生小事”,绘就一幅幅“幸福图景”。

——————————

党建引领,共筑美好“幸福里”

“社区办事效率真高,新器材一到,锻炼都更有劲儿啦!”在建元社区翠樾庭小区养老用房内,居民刘阿姨夸赞道。近日,小区党支部使用“海棠红・幸福里”的阵地建设费用购置了一批器材,更大满足居民健身需求。

当前,相城高新区(元和街道)以党建引领“海棠红·幸福里”建设为牵引,推动小区(自然村)组织体系更加严密、治理机制更加完善、服务管理更加精细、邻里关系更加和谐,全面打造安全有序、运行高效、环境宜居、幸福和谐的美好家园。例如,庆元家园社区佳庆党支部联动爱心企业等资源,将小区老广场改造为“慈善乐园”。古巷社区阳中路第一党支部依托“巷邻坊”党群议事会平台,推动解决小区民生“小事”30余件。水韵花都社区党支部打造“荟·客厅”共享空间,设置健身课、职场加油站、读书角等功能区,日均接待服务群众超200人次。

此外,为深入推进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持续落实关爱保障措施,元和街道聚焦新就业群体住房难问题,创新推出暖“新”公寓,满足新就业群体“租上房”“住好房”需求。同时,通过“社区伙伴成长行动”,选聘快递员担任“流动前哨”,参与治安巡逻、社情反馈,推动新就业群体从“服务对象”转变为“治理力量”,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关注一老一小,幸福“双升级”

3月19日上午,元和之春社区老年大学(元嘉学堂)葫芦丝班老师周鑫珍正认真教授居民吹奏葫芦丝的方法,众多“银发学子”边听边练习,室内不时传来阵阵悠扬悦耳的葫芦丝演奏声。上完课,学员可直接到社区“幸福小厨”用餐,满60周岁还能享受优惠。御苑家园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内,来自元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正戴着听诊器为老人检查身体,“血压正常,没什么问题,您平时按时吃药就行。”针对辖区重点人群,元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提供就医用药、上门打针等医养康养服务。

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贴心便捷的助餐服务、优质专业的医疗服务……在相城高新区(元和街道),“养老”变“享老”的生动实践正在不断上演。截至目前,辖区建有标准化日间照料中心23家、配餐点15个、护理院2家,引进民营养老机构3家、苏州市首批四级养老机构1家,建成老年友好社区1个,拓展“苏颐养1号店”线下社区店6家,为“老有所养”提供坚实支撑,让广大银发群体共享发展成果。

三月花开烂漫,纪元路童趣公园内,不少家长携孩子来这里打卡遛弯,丰富的儿童游乐设施让儿童在玩乐过程中感知“友好”、快乐成长。围绕“一小”建设需要,近年来,相城高新区(元和街道)积极推进儿童友好街角公园建设,改造青少年体验空间,打造儿童关爱之家、科技科普馆、安全教育馆及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阵地,全力营造适宜儿童生活、成长的儿童友好型环境。同时,积极探索儿童友好型社区建设新路径,依托“我们的节日”载体,持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法律知识普及、爱国主义教育、亲子趣味等系列活动,用心用情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活力之城与青年“双向奔赴”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漫步于相城大道未来环上,一步一景,梦幻绮丽。不远处,龙湖苏州相城天街沐光岛巨幕玻璃窗内,不少青年下班后相聚于此,自在社交、释放压力。当前,为积极响应青年发展型城市(县域)建设,相城高新区(元和街道)以青年需求为导向,持续提升主城区的青年友好度。

“下班后,学艺去”。近段时间以来,到社区上青年夜课堂成为一些年轻人开启夜生活的常态,视频剪辑、减脂健身等特色课程,让前来学习的青年人直呼“好玩又实用”。一直以来,元和街道团工委着眼于青年群体兴趣拓展、学习赋能等现实需要,联合辖区社区依托“青年之家”等团属阵地和社会阵地,不断完善载体功能、丰富课程内容,持续为广大青年送上有趣、有用、有意义的文化“大餐”。不少青年在上课过程中,还加入了社区志愿者队伍,大家参与社区活动、建言社区治理的热情更高了,“城市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在城市更有为”的理念在元和化作生动实践。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是青年重要的精神寄托。相城高新区(元和街道)人文历史厚重、文化底蕴丰厚,依托境内的元和塘、陆慕老街等历史地标,串联了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元和塘美术馆、元和塘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朵云书院等点位,“古今对话”的青年研学路线吸引众多青年前来沉浸式体验缂丝、金砖制作等非遗技艺。立足“以文聚青、以青兴城”,相城高新区(元和街道)正持续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力度,着力激活元和塘畔的文化基因,让千年文脉在古今交融中绽放青春光彩。

从暖“新”公寓到“幸福小厨”,从青年夜课堂到非遗体验,相城高新区(元和街道)以“绣花功夫”雕琢民生细节,用实干与创新书写幸福之城的时代答卷。

信息来源:苏州市相城高新区(元和街道)

·广告·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4月02日  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