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5月21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特别报道

给穷孩子创造更多上升渠道

本报记者 田国垒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吉玲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05-21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来自河南驻马店、在台州务工7年的姜鹏(化名)近来每隔几天就要到台州市华夏心理辅导站接受心理医生的辅导。这位刚刚30岁的年轻人,相貌比实际年龄显得大很多,和记者交谈时眼神迷离迟钝、话语断续、逻辑混乱。

    工作受挫、婚姻失败的他近来一直想以自杀的方式寻求解脱,“农药都买好了,要不是想到儿子没人照顾,我可能早就不在了。”姜鹏说。

    姜鹏初中没毕业就到广东的一家表演团打工,后回老家学了厨艺后到北京做厨师。在北京期间,他和一个在餐馆打工的河北承德的姑娘相恋,并迅速结婚生子。

    7年前,他又跟随父母在台州打工,每天需要连续站着工作十多个小时。去年,姜鹏患上了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因此失业,妻子也离他而去。

    现在姜鹏一家的生活只能靠父母拾破烂维持,但尽管如此,姜鹏一家也不愿意回河南老家,“地没了,回去比现在的收入还低。”

    姜鹏说:“我有个姐姐,以前同样在台州打工,在年前自杀了,我也不知道我的将来会怎样。”

    台州市华夏心理辅导站接触最多的人群就是在台州务工人员,这其中更以“80后”、“90后”年轻一代的务工人员为主。

    台州市中心医院精神卫生科的主任医师杨伯泉说:“现在很多青年农民工都存在心理问题,常见的症状是:忧郁、焦虑和社会交际障碍,主要原因是社会的自制机制出现了问题,我们对这个群体太缺乏关注了。”

    “这些年轻人渴望找到好工作,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但因为学历低、掌握的技术少,在现实中不得不经历很多挫折和坎坷,一旦在一段时间内连续受挫就容易走极端。青年农民工的心理卫生亟须被关注。”杨伯泉说。

    “农村回不去了,城市又不能很好地融入,没有良性的交际圈,缺乏情绪倾诉渠道,这是大部分随进城务工父母生活的‘农二代’的状况。”杨伯泉说。

    杨伯泉认为,很多青年农民工,特别是第二代农民工之所以出现心理问题,贫富差距扩大、贫困家庭出身的子女上升途径狭窄等社会因素是主要原因。“我们应该充分关注这个群体,并力所能及地完善社会自制系统,给穷人的孩子创造更多的上升渠道,并健全心理危机干预制度。”

相关文章:
他们的青春如何安放?
相似悲剧一个月前曾出现
让"农二代"成为真正的企业公民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