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穷孩子创造更多上升渠道
工作受挫、婚姻失败的他近来一直想以自杀的方式寻求解脱,“农药都买好了,要不是想到儿子没人照顾,我可能早就不在了。”姜鹏说。
姜鹏初中没毕业就到广东的一家表演团打工,后回老家学了厨艺后到北京做厨师。在北京期间,他和一个在餐馆打工的河北承德的姑娘相恋,并迅速结婚生子。
7年前,他又跟随父母在台州打工,每天需要连续站着工作十多个小时。去年,姜鹏患上了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因此失业,妻子也离他而去。
现在姜鹏一家的生活只能靠父母拾破烂维持,但尽管如此,姜鹏一家也不愿意回河南老家,“地没了,回去比现在的收入还低。”
姜鹏说:“我有个姐姐,以前同样在台州打工,在年前自杀了,我也不知道我的将来会怎样。”
台州市华夏心理辅导站接触最多的人群就是在台州务工人员,这其中更以“80后”、“90后”年轻一代的务工人员为主。
台州市中心医院精神卫生科的主任医师杨伯泉说:“现在很多青年农民工都存在心理问题,常见的症状是:忧郁、焦虑和社会交际障碍,主要原因是社会的自制机制出现了问题,我们对这个群体太缺乏关注了。”
“这些年轻人渴望找到好工作,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但因为学历低、掌握的技术少,在现实中不得不经历很多挫折和坎坷,一旦在一段时间内连续受挫就容易走极端。青年农民工的心理卫生亟须被关注。”杨伯泉说。
“农村回不去了,城市又不能很好地融入,没有良性的交际圈,缺乏情绪倾诉渠道,这是大部分随进城务工父母生活的‘农二代’的状况。”杨伯泉说。
杨伯泉认为,很多青年农民工,特别是第二代农民工之所以出现心理问题,贫富差距扩大、贫困家庭出身的子女上升途径狭窄等社会因素是主要原因。“我们应该充分关注这个群体,并力所能及地完善社会自制系统,给穷人的孩子创造更多的上升渠道,并健全心理危机干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