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发自内心的幸福感
“阿琼像一只领头雁,把我们引回小坑村”
高跟鞋敲在平整的水泥路面上,发出清脆的“嗒嗒”声,一条超短裙裹住苗条的身材——走在小坑村,35岁的章素真显得年轻而时尚。
如今,章素真是村里的养鸡大户。开始时,只出产四五百只鸡,现在年产三四万只土鸡。“人们都叫我‘鸡婆’。”快人快语的章素真说完爽朗地大笑。
章素真不到20岁就出外打工,“以前一回村就想走,现在我回小坑村住了4年多,再也不想出去了。说实话,如果没有阿琼,我不会回小坑村。他年轻、有文化,村里需要这样的领头雁!”
小坑村地处山区,全村有528口人,以前人均收入每年只有2100多元。多年旧貌难改、贫困落后的现实,让小坑村年轻人一茬茬头也不回地离开故土,剩下白发苍苍的老人在村里叹息。
以往的小坑村留给章素真太多的辛酸记忆。“最怕村里的路,以前不要说穿高跟鞋,就是穿平底布鞋,也不知要摔多少跟头。踩在泥里还有蛇跑出来。”章素真记得,有一年回老家过春节,正是大年三十晚上,地上湿滑泥泞,章素真脚一歪,一屁股坐在泥地里,半天起不来。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她在心里恨恨地说:“这么个破村子,以后再也不回来了。”
后来,听在外打工的老乡们互传:章文琼带100万元回村,要修路、引水、建厕所,家乡要大发展,希望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回去一起干。
章素真将信将疑地回了村,“我和阿琼打交道并不多,但我眼看着他怎样一件件地为村里干着实事。人家在海外留过学,拿着自己的钱为村里人干事,图什么?我一直想不明白。”章素真说。
在村民期待的目光中,章文琼为小坑村制订的近期、中期、长期规划蓝图徐徐展开:近期大力发展鸡鱼鸽等养殖业,中期扶持桃梨、红花油茶、青椒等蔬菜和果树种植,远期开发旅游业。章文琼要从投入100万元输血,发展到为小坑村培育造血机制。
长期闭塞、自给自足的农耕习俗,与现代农业文明相遇,难免磕磕绊绊。
在章文琼的扶持下,村里开辟了200多亩桃梨基地。2008年好不容易挂果了,村民觉得果小、苗嫩,一挥锄头,把树苗统统铲了。章文琼把嫩苗捧在手里,心疼得直想掉眼泪:“就是搞个园艺也很值钱啊!”
更让章文琼哭笑不得的是,当初买来1万余株桃梨苗,章文琼对村民千叮咛万嘱咐,树苗间隔不能小于4米。苗栽下去,章文琼一量,间隔最大的才2.7米。章文琼知道,村民认为树种得密、栽得多就会产量高。为让村民了解科学种植方法,他带村民去园林站参加培训,让他们知道,按科学标准只能种44株的一亩地,非要种400株,只能减产而不可能丰产。
此后,小坑村逐渐显现了现代农业的蓬勃生机,一个个在外打工的能人也回村大显身手:在外打拚20余年的章永川,先期投资70多万元,在村里养起梅花鹿,鹿茸已可收割,一公斤能卖4000多元,效益可观;在温州办厂的章乐昆,投资引进林蛙养殖;章素真养的生态土鸡,一只100多元,销路不愁;章建忠夫妇养的白鸽已有1万多只,供不应求,年收入十几万元,如今夫妇俩还琢磨着要扩大规模。
“以前小坑村太穷了,我就是要饭也要到外面去要。现在不走了,小坑村不比别的地方差,在家里创业踏实。”章建忠说。
目前,小坑村人均年收入已从2005年的2281元,提高到现在的8000多元。村里还筹建了“养老、医疗、助学”3个基金,为村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幼有所学提供保障。
从养鸡鸭羊鹿到种瓜果蔬菜,村民兴致很高,但要把世代居住的青山绿水推销出去,搞农家乐,发展旅游业,村民们觉得简直有点像天方夜谭。
为让村民们眼光放长远,章文琼雇来两辆旅游大巴,组织了30多名村民到附近的龙王潭公园旅游。光门票就600多块钱,村民们看到眼前的山山水水真的卖出钱来了,个个兴奋起来。
“龙王潭公园一年门票收入几百万元,拿工资的就有几十人。”章文琼就地为村民算起账来,这么让人流口水的事,没有村民不愿意——他们知道小坑村山更美、水更清。
如今,小坑村市级森林公园项目已申报下来,正准备向省级旅游项目冲刺。
章文琼心目中的小坑新农村梦想是,村民生活得自信有朝气,能够主动学习文化,寻找致富路。在外打工创业,留在村里也生活得有希望、幸福。
“阿琼来了,把村里人的想法都改变了,人要享受生活才能懂赚钱,我的梦想就是把村里的文化带动起来,多接触外界。脑袋灵光了,看得才长远,不会只想着眼前那点小利益。”章素真支持阿琼离开小坑村有新的选择,“不是阿琼走了,就把小坑村放弃了,一事一人一心一德,像他那样,人啊,不能太自私。”
“我现在还不满足,最大的盼望是村里能搞旅游开发。”章素真憧憬着,“那时,我相信,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百分之百会回来。小坑村真的会富了。”
“志存高远行必远”
“阿琼,把这个带上,给你妈和女儿补补。”说着,一位阿婆把一个布兜放在章文琼手上。这天,知道章文琼和记者要走了,她特地把自家积攒的土鸡蛋拿来,让章文琼捎给家人。
土鸡蛋不重,但放在章文琼手上,他感觉沉甸甸的。在小坑村4年,他以不求回报的真情付出,收获了小坑村村民淳朴、厚重而炽热的真心回报。
想当初,章文琼带着100万元回村搞建设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过村里的每个角落。随之而来的各种议论乃至非议,像山坡上的野草一般,疯狂生长:
“城里来的,又留过洋,在这个穷山沟待不住的,别信他。”
“100万啊!投给村里,神经病吧?放在银行里吃利息好不好?”
“是作秀吧,想出人头地。”
各种声音不绝于耳,章文琼又好气又好笑,心想:“如果我花100万元来作秀、买一个小村官,代价是不是太大了?不符合经济学的‘投入产出’比嘛。”
面对质疑与非议,这个文静平和的年轻人,没有一句申辩,那股子韧性和倔劲全用在工作中了。每天留在村民眼里的,是他忙碌奔波的身影,是一次次跋山涉水,是一脚一腿的泥水,是从白净到黝黑的面容……
而小坑村则在悄然改变着:水泥路通了,自来水喝上了,生态公厕代替了露天茅坑,家家还用上了抽水马桶。村里建起图书室,藏书已有2000册;电视、手机、宽带网络,通往大山外的现代信息触角,一样都不少。
真情换真心。村民们用自己淳朴的方式表达对这位海归村官无以言说的情感。
两年前,章文琼的女儿出生,他侍候完妻子回到村里,发现家门口摆着一溜儿篮子,掀开一看,里面装满了个头饱满的土鸡蛋。还有一罐罐农家自酿的米酒,醇厚的酒香飘得很远很远。按当地习俗,产妇坐月子要食用鸡蛋和红色米酒。后来他才知道,村民们为积攒鸡蛋,把附近村子里的鸡蛋都给预购了,一时间,“一蛋难求”。
“一旦你真正融入了,农民就会接受你,视你如同自家人。”章文琼感慨道。最让他欣慰的是,村民的自治意识和公益心大大增强了。
临街的路旁,村民章岩宕的房子显得很特别。原来齐整的房檐拐了一个弧线,房体也是石块和水泥两种材料掺杂着。2007年8月,村里拓宽道路,章岩宕家的房子恰好就在要整改的道路上。
章文琼上门做工作,问能否将他家房子的墙往里面挪一挪。没想到,章岩宕爽快地说:“尽管拆吧,之后再补上去就行了。”道路通畅了,也就有了章家不甚规整的墙。
村里再遇到下雨路面积水的情况,村民会主动拿着铁锹来平整。以前,像这样没有一分钱好处的活儿是没人肯干的。村民说:“阿琼为村里做了这么多事,我们也应该为村里出把力。”
不管在小坑村多苦多累,遇到多少挫折磨难,看似文弱的章文琼从未想过放弃。但是,面对病重的父亲,章文琼犹豫了。
他流着泪对父亲说:“我回来照顾您,回来接着做生意吧。”父亲摇着头说:“做你愿意做的事吧,我没事。”章文琼心如刀割。他心里一直隐藏着一个秘密。当初,由于财力所限,他准备只捐出50万元。镇里说不够,父亲当场拍板捐100万元。更让他愧疚的是,因为他的撤出,父亲与人合伙的公司没多久就倒闭了。
“如果没有父亲,我不知道能否坚持到现在。”但父亲患癌症晚期病重期间,正是章文琼在小坑村建设最忙最难的时候,他留给挚爱的父亲的时间太少太少。父亲去世了,年仅50岁。
让章文琼宽慰的是,父亲是在老家离世的,他走时看到了小坑村点点滴滴的变化,他相信父亲走得很安心。接父亲骨灰回村那晚,村民们沿着蜿蜒的山路,站了一弯又一弯,许多村民手捧烛火,与天上的点点繁星相辉映。章文琼知道,那是在为父亲照亮回家的路,也是村民对章文琼父亲一份隆重的致意。
那一刻,章文琼仰望星空,感觉自己对父亲的心愿如此明了,他完成了与小坑村脚下这片厚重土地的情感融合与升华。
来到西溪乡,章文琼仍工作在农村一线,“三农”经验更加丰富,视野更加开阔,小坑村的经历成为他人生之路上的一笔宝贵财富。“我深深地感到农村是一个大好的创业舞台,只要倾注情感和热情去农村创业,就一定会为农村带来发展,为农民带来希望。”
章文琼的事迹传遍了城市乡野,许多与他同龄的年轻人感叹:这样的人不说千里挑一,就是万里挑一也未必有。要像他那样我可做不到。还有人说,没有100万元,他也做不了这些事。
听了这些话,章文琼坦率地说:“有100万元启动资金很关键,但我们之所以能得到上级在贷款等方面的支持,也不仅是100万元的效果。关键是你回到村里踏踏实实地与村民一起干了。”
“志存高远行必远。就是没有100万元,当代大学生村官也会做得到,首先看自己有没有信心,有信心、坚持,去努力就会做到。”章文琼有感而发地说。
还有人不解地问章文琼,你有留学背景,放着大把的钞票不赚,来到偏僻小村当村官到底值不值?图的是什么?章文琼道:“家乡太穷了,我心里不安,这里比大城市更需要我。”在他人生价值的天平上,推演着这样的公式:在上海,我每年收入只有十几万元;但在村里,如果我的工作能让500名村民人均年收入提高500元,我就完成了25万元的价值创造。这是一种更高的成就感!
“更何况,当你真正与这片土地、这里的农民融为一体时,你会获得一种发自内心的幸福感。因为这里面包含着特有的情感指向和情感深度。”他说。
离开小坑村,章文琼又开着奥迪车奔驰起来。没想到,这辆当年老婆陪嫁过来的高档车成了他钻山沟的“座驾”。章文琼的爱人在温州工作,看着当年的结婚照,妻子有时和他开玩笑说:“又帅又乐天派的老公哪去了?”“我看起来是比同龄人心事重、显老成。事多、责任重,有时压得你睡不好觉,挺累的。”章文琼摸着前额自语,“我以前很少掉头发的。”
小坑村有了更年轻的带头人
这一天,我们在小坑村见到村支部书记章志远时,他正倒背着手在村里四处转悠,见到章文琼一脸喜色,忍不住对我们“抱怨”:“我就不同意他考公务员,打心里希望他考不上,小坑村正处在发展时期,需要像他这样的年轻人来带头。”
章文琼笑着。在他身边,一个小个子的女孩也跟着一直笑。“来,介绍一下,这是小坑村新任村委会主任,女大学生村官。”章文琼向记者介绍的女孩叫章琼心,既是章文琼在小坑村的继任者,也是章文琼的堂妹。
女孩大大方方地与我们握手,身材小巧,一副红框眼镜,马尾辫高高束起,一身黑绿条运动装,洋溢着青春与时尚的气息。看似柔弱的章琼心,眼神中却有一股与大哥章文琼同样的韧劲。
23岁的章琼心担任小坑村村委会主任不到一个月,是在大哥章文琼“怂恿”下回村的。章琼心毕业于南昌理工大学,学的是环境规划专业,毕业后,到浙江省永嘉县平安保险公司工作。
大哥章文琼考上乡公务员后,提出让她回小坑村,一听这个提议,章琼心“吓了一跳”。虽说几年来,她每次回村都能看到小坑村的新变化,对大哥充满敬佩,但她一个女孩子回村当带头人,这是她始料未及的。
此后,这个不服输的女孩一次次问自己:“为什么不试一下?为什么不锻炼一下自己?”更何况,小坑村在大哥章文琼带领下,农村基础设施有了改善,村里的农业养殖正在形成规模,大哥打下了好基础,村民们的现代意识提高了,发展思路开放了,小坑村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想到这些,这个年轻的姑娘毅然辞职回到小坑村。今年4月16日,她以高票当选小坑村村委会主任一职。章琼心的同班同学听说她回村当了村官,都惊讶得叫了起来:“怎么可能?!”
“小坑村目前的情况我还不满意,许多工作要开展,要发展。”章志远老书记不客气地甩出一句话,章琼心的脸立刻红了。
农村工作没有想象的简单。刚上任,章琼心就面临着许多现实的考验。但章琼心心里已经有了小坑村未来发展的新规划:村部要搞个文化中心,要有适合青年的,也要有适合老年人的;村里的基础设施要进一步发展,把小坑村到镇里的路面由3.5米拓宽到4.5米;进一步发展农业养殖业……
更重要的是,章琼心要把所学的环境规划专业知识运用到小坑村的规划建设中。村里正在申报省级森林公园的旅游项目,让拥有5000亩林海的小坑村赚上“生态钱”。她琢磨着在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要投入森林公园的环境保护建设,从污染源的控制到污染物的处理都要提前规划,不能走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
“村里的红花油茶种植规模要进一步扩大。”
“农产品产业规模扩大了,效益还不太明显。”
“应该进一步推进农产品商品转化率,提高产业附加值。”
“要把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推广到其他自然村。”
正说着,章文琼和章琼心前后两任年轻的村主任热火朝天地交流起来。
“瞧,我大哥就是我的‘智囊团’,他人虽走了,但心还牵挂着小坑村。他是我的后盾,会随时给我出主意的。”章琼心笑着说。
章琼心虚心地说,自己最应该向大哥学习他与村民打交道的方法,真正与农民打成一片。这需要付出真情、真心,要有公心、事业心,真正想到为村民做实事。“我刚从校门出来,这点还差得远。”
章琼心希望我们今后再来看小坑村:“相信到那时,小坑村面貌会有新变化。”与我们告别时,章琼心笑着,眼睛亮亮的。
本报杭州5月2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