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728爆炸”:居民区包围化工厂的隐患
发生爆炸的栖霞区是石油化工产业的集中地。南京市统计局7月发布消息,今年前5个月,栖霞区的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实现产值35.31亿元,同比增长22.67%,占区产值达24.45%。
在城市摊饼子的发展思路中,南京昔日的郊区正在变成城区,人烟稀少的化工园区正被蜂拥而至的人群包围。
面对城市发展,化工产业给南京出了一道难题。
被居民区包围的化工厂和油气站
“这块儿爆炸不意外!”出租车司机老朱对记者说,“化工厂、油气站太多,早晚的事。”
栖霞区是老工业区,毗邻长江,位于南京市北部。区内工矿企业众多,化工原料运输管线密布。早前作为郊区,爆炸点一带居民很少。随着近些年经济的发展,人口激增,形成了居民区包围化工厂、油气站的局面。
从大象坊至晓庄广场约3公里的路段上,有4个加油站、1个加气站、金陵塑胶化工公司,及废弃的南京第四塑料厂。
但是,除晓庄加气站是今年启用外,4个加油站都有近10年的历史。出租车司机蒋宏林介绍,大象坊附近的加油站在上世纪90年代就有了。他回忆说:“当时这附近没那么多居民,小区都是后来才有的。”
栖霞区有大小70多个码头,沪宁高速和312国道附近又有众多物流公司,公路运输发达,为密集的加油站、加气站提供了生存空间。
近年来,南京城市规划向栖霞区推进,栖霞正由城市郊区变为市区,大量民房和住宅小区在这里建起。栖霞大道这两公里的范围内有燕华花园、阳光雅居、小象坊、大象坊4个大型居民区,两个幼儿园以及南京电大栖霞分校。
与爆炸点相隔一条公路的是燕华花园及小区幼儿园,300多米外是中石油加油站,400多米外是阳光雅居及小区幼儿园。大象坊和小象坊之间又是一座加油站,加油站与大象坊最近距离不足50米。
化工企业被居民区一步步包围。
被遗忘的化工管道
7月29日,南京市安监部门将事件定性为“违规转包”,称事故发生地原南京塑料四厂厂区已被列入拆迁规划,“(扬州鸿运基础设备建设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邵某违规将工程转包给了其妻弟董某。董某又将该工程违规转包给了其妻弟方某。个体施工者方某在进场施工期间,不顾塑料四厂及当地街道负责人的提醒和警告,进行违规拆除”,事发当日,方强锋在现场操作机械平整土地时碰裂地下的丙烯管线,造成丙烯泄漏,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后发生爆燃。
事实上,此次事件早有前兆。
今年5月27日,金陵塑胶厂的丙烯管道就在施工中破裂,丙烯严重泄漏,千余名居民被疏散,幸而没有造成重大事故。两个月后,在距离1公里外的南京第四塑料厂,距该厂丙烯管道再次因野蛮施工严重泄漏,并引发爆燃。
各部门之间各自为阵和野蛮拆迁为这次爆炸点燃了导火索。
据官方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南京第四塑料厂早在10年前就已停产,该厂房在拆迁过程中,虽然有地下管线图,却与实际情况不符,发生爆炸的管道属于金陵塑胶厂,该厂曾派人到现场指挥拆迁,却没有地图,全凭印象指挥。最终埋在地下的管道成了“地雷”,被不具施工资质、专业水平低、安全意识淡薄的个体拆迁单位触响。
住在化工区很危险,这是附近居民的共识。
早在2009年8月,和燕路400号居民楼业主就曾抗议加气站建在自家门口,称该站为“定时炸弹”。2010年年初,小区居民还曾多次以挂横幅的方式表明态度。“没有用,照样建。”住在燕华花园的一位老人这样说到那几次抗议。
《汽车加油加气设计与施工规范》规定,“在城市建成区内不应建一级加油站、一级液化石油气加气站和一级加油加气合建站。”而晓庄加气站和中石化加油站都达到一级站的规模。
如果说家门口的加气站是“定时炸弹”,那么3公里区间的4个加油站、1个加气站、1个塑胶厂则有可能成为“连环雷”。
没想到,“定时炸弹”没响,“哑弹”却先炸了。清理现场附近的一位居民自言自语,“厂子都废弃了,怎么管道里的气不处理?”
路过现场的方先生掰着手指,给记者算栖霞大道上的加油站,“将来这的房子肯定降价”,他说。但是当记者问道,“降价后,你会买这的房子么?”方先生看着马路对面灯火通明、尘土飞扬的清理现场,摇了下头。
直到7月30日傍晚,爆炸现场,一台挖掘机和一台推土机还在清理炸毁的旧厂房,3辆渣土车清运土方,很多警察严密警戒。马路对面站满了晚饭后纳凉的居民,谈论着前两天的爆炸。
民兵开始给爆炸点对面受损的房屋重装门窗,水电公司的工作人员开始整修管线。然而附近的居民和那4座加油站、1座加气站,依旧面临着“走”或“留”的选择。
化工产业发展如何确保城市安全
南京市政府显然也意识到了化工厂和居民混居的危险性。
2006年10月31日,南京市政府办公厅就曾颁布《南京市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方案》,计划用3年进行化工生产企业整治工作,目标是到2008年年底实现主城区内不再保留化工生产企业,除南京化学工业园和金陵石化区域外,其他区域禁止新建化工项目,不再批准任何形式的改建、扩建项目。
《方案》颁布将近4年了,“2008年年底实现主城区内不再保留化工生产企业”的目标没有实现。爆炸管道所属的金陵塑胶厂要在明年10月才能完成停产、转厂,燕子矶还有9家化工企业。
化工厂的搬迁技术难度大,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造成重大事故,同时费用高,厂房重建、设备搬迁和安装费用巨大。埋在地下的化工管道则成了搬迁单位的“弃儿”,却成了拆迁承包方的“宝贝儿”。南京第四塑料厂的拆迁工地,就是因为施工方为了挖取化工管道获利,才导致丙烯泄漏,引起爆炸。
在化工企业搬迁中,如何“安全撤退”,对周围居民、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是摆在政府、搬迁企业和搬迁承办方眼前的难题。
如果说老化工厂的转移是亡羊补牢,那么新化工厂则仍旧是大隐患。
事实上,化工产业对于南京来说并不陌生,被称为中国四大实业家的化学实业家范旭东的亚东第一厂就建在南京。直到如今,化工产业一直比较发达,是南京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在新的经济发展战略布局下,南京化工产业得到了又一轮的发展,成立了化工园区,扬子、金陵石化等企业上马了更大工程项目,2006年,南京共有化工企业500多家。
然而对于寸土寸金的南京来说,要找出一个远离居民区的地方建化工厂显然比登天还难。尽管居民区距离化工区越来越近,但新上马的化工项目要么在老厂区原地筹建,要么就是在居民区附近划地筹建。
城市的发展像摊饼子一样,开始一圈又一圈地扩张,化工园区附近的土地也都成了香饽饽,仙林大学城就建在了金陵化工厂的隔壁。
而随着化工技术的发展,化工厂潜在的危险也越来越大,尽管厂方都宣称有绝对安全的技术保障来防范隐患。但一颗不定时炸弹悬在头顶的感觉,仍让居民和地方官员们寝食难安。
“经过这次爆炸考验,我们必须要反思重化在城市产业布局中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南京市社科院一位研究员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人口密集的地方,化工产业到底该怎样发展?“7·28爆炸”作为一次警示,或许能令当地政府进行反思。
本报南京8月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