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11月3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冰点特稿
冰点特稿第773期

【冰点特稿】:心理问题与品德无关

本报记者 董月玲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11-03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心理技能培训课

 

  

    上心理课的中学生在做游戏

 

   

    

    2008年春天,北京“读你心意”心理咨询中心与一家教育机构联手,搞了一次为期两个月的心理调查,对象是2000多名幼儿园及中小学教师。

    结果不乐观:老师们普遍反映心理压力大,人际沟通不畅,职业枯竭感偏高,许多人受到慢性疲劳和慢性病的困扰,心理健康状况堪忧。

    调查还采用了心理健康临床诊断量表。这个表,是由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等10个因子构成,能较全面地反映出被测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被测教师总检出率明显偏高。

    教师是一个特殊群体,工作性质要求他们对自己的工作对象倾注更多的情感,给予更多的心理关照。“要不怎么叫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呢?可是,多少年来,这些‘灵魂工程师’的心灵,却没有得到充分的安顿和滋养。”参与调查的心理专家说。

    这位专家还说:“别再要求老师当蜡烛了,照亮别人,燃烧自己。您自个都烧没了,还照谁呢?您自个儿都枯竭了,哪还有能量给别人呢?我们要告诉老师,首先照顾好你自己。我们更要告诉老师一些方法,为自己源源不断地注入心理能量。”

    这一年,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携手“读你心意”心理咨询中心,共同启动了一个面向全区教职员工的项目:教师心理健康导航。今年10月23日,他们刚办完最新一轮的心理讲座。

    很多老师的行为,跟师德没关系,而是跟心理有关

    导航项目办了一系列讲座,选题是与老师座谈讨论后敲定的,共10讲:《做情绪的主人——情绪管理策略》、《解读原生家庭与学校教育》、《如何与你的学生谈性》、《用沟通代替冲突》等。

    有一天,讲座课间休息时,从阶梯教室后边冲下来一个穿棕色夹克衫的男教师,风风火火地跑到讲台前,对主讲的苑老师大声说:“我对这课太不满意了!”

    “您别急,慢慢说,看看我有什么地方可以改进。”苑老师说道。

    “我不是说你课上得不好,我是对课堂纪律特不满意。你瞅见没,前边那个女的,老接电话。”他气呼呼地讲。跟着,又说了一句更让苑老师吃惊的话:“你知道吗?有好几次,我都想出去,找块大板砖,回来拍她。”

    苑老师一听,赶紧说:“你挺捧的,控制住了自己。我也挺感激你的,为了听我的课,能这么忍耐。”接着,她又有意识地问这个男老师,是用什么法子控制住了自己。

    “我知道,打人犯法,我还有儿子呢。”他清了清嗓子,又补上一句:“要是没儿子,我今天非拍她不可。”他诉苦说,眼下心里很纠结:下半堂课,自己听还是不听?假如还像上半堂一样,他怕再也控制不住自己了。

    “反正我也离婚了,我儿子,连他妈都不要他了……我他妈的就是不能让人欺负!”

    无意中,他吐露出几条个人信息,苑老师对他的状况有了大概了解。

    “这样吧,咱俩一块做工作。我呢,再强调一下课堂纪律。你呢,坐到第一排,离我近点,可以听清课,即便她再打电话,你也看不见。我有你这么一位帅哥坐下边听讲,也很高兴。您看,这么做成不?”

    “成!我听您的。”

    这堂课平静地上完了。后来,在一次互动体验式的心理培训活动中,苑老师又遇见了这个男教师。这回,他向苑老师开放了个人成长经历。

    小时候,他的妈妈软弱无能,没力量保护他。他的父亲是个工人,只念完小学,教育孩子的方式粗暴,抬手打,抬脚踹。上中学时,他爸倒是不打他了,但常常吼,说话就像他现在这股劲儿。

    “表面看,这个男老师像一个行侠仗义的人,是在维持课堂纪律。其实,他的这些冲动来自于他小时候,他是在保护那个常常被父亲欺负的自己。”

    在与老师反复交流、自我体验后,这个男教师终于明白了自己从小到大,内心一直压抑着的情绪叫愤怒,指向的是父亲。愤怒情绪外壳下隐藏的是委屈:你为什么老打我?你为什么老吼我?这种委屈,是他以前从没意识到的。现在,他知道了愤怒的来源,知道了愤怒底下,还有更深的压抑是委屈,愿望是有人能陪伴自己。

    现在,当他充分地体验、表达了这种委屈后,内心的压抑得以释放,愤怒的外壳得以放下,心结开了,人变轻松了。以往对学生态度粗暴、易怒的现象也几乎没有了,学生们感觉老师变亲切、耐心、幽默了。

    “被压抑的能量,总要找个地方宣泄。很多老师的行为,跟师德没关系,而是跟心理有关。自知了,许多问题就好解决。”苑老师坚信这一点。

    只有了解自己,悦纳自己,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生

    “我们呐,在学校是天使,在家是魔鬼。”老师们自嘲地说。

    “在学校,我不能打别人家的孩子啊,有火心里头憋着、攒着,回家后,全发泄到老公、孩子身上。”

    心理培训班上,一位女教师自我描述的家庭近乎完美,夫妻关系甜蜜,婆媳关系和睦。但不知为什么,最近,她老公的耳朵不好使,听力急剧下降,有一只耳朵快要听不见了。

    瞧过医生后,医生说问题很严重,告诉她老公,不要戴耳机打电脑游戏了,也不能听刺激性强的音乐。可回到家里,老公照样上网,戴着耳塞打电脑游戏。她很心痛老公,站身后不停地劝导:“医生都说了,你不能打游戏,你要真听不见了,我该多心痛、多着急?真听不见了,会影响你的工作,爸妈知道了该多上火啊?”

    课上,培训老师和大家一块现场帮她解析:老公的耳朵为什么听不见了?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老公失聪的原因,就是再也不想听你唠叨了。

    “天哪!他耳朵听不见,竟然跟我有关?”

    回家后,她试了试,尽量不唠叨,尽量不说一些让老公感到有压力的话。没多久,老公的听力果然恢复正常。

    还有一位优秀教师,描述自己长期胃痛,却一直查不出病因,吃药也不见好。她对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连睡觉做梦,都是在跟学生谈话。她对自己严苛,对别人也如此,追求完美,不允许出一点瑕疵和差错:要求学生考试必须达到多少分,名次要全校第一,因为自己是优秀班主任;对家人也严格,儿子快30岁了,还不找对象,原因是:“我找个什么样的,我妈才能满意呢”?

    心理专家分析道,自己要做到完美,别人也要做到完美,这怎么可能?一但达不到,人就非常焦虑。她胃痛的病根,正是这种严重的焦虑。

    “自我发现之旅”是一门互动心理课程,目的就是让老师由体验到自知,由自知到悦纳自己。

    接受培训的教师集中住在北京郊区,在一个安静放松的环境里待上两天。上课不用记笔记,不让使笔记本电脑,大伙围坐在地毯上,轻松得像是在做游戏。

    培训结束,在分享感受和自我改变时,老师们的评价是:上这样的心理课,让人身心受益。在日后的跟踪调查里,他们写道:“我在学校当德育主任,天天和问题学生、学生问题打交道。儿子也不省心,马上要高考了还打架,自己常被叫去处理,真是愁上加愁啊!我是捂着肝,来参加培训的。”

    “培训后,我最大的改变是:不再和学生较劲儿、斗智了,而是从心底去理解这些孩子,真心地想帮他们。态度一变,师生关系也变了,变亲密了,不像从前那么敌对,学生开始信任我。我做学生工作的效果,也比其他老师好。以前,每天上班都感到头疼、排斥,周日晚上焦虑得睡不着觉。现在,上班成了一件轻松愉悦的事。还有,我的肝也不疼了。”

    “每到开学初,制定幼儿园工作计划时,我的颈椎病就会非常厉害。现在我知道了,人的某些外在压力,会在身体上进行转化,出现病态反应。相关研究表明,60%%以上的内科疾病,都是受到了心理因素,特别是情绪因素的影响。原来背痛,是因为自己承载了太多的东西;颈椎僵硬,跟亲密关系出了问题有关;拉肚子,可能是由焦虑造成的。”

    “我是一个争强好胜的人,从小生长的环境,迫使我要自强、独立,靠自己的努力去赢得机会,获得荣誉。所以,很多时候自以为‘真理’、‘正确答案’掌握在我的手里。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现不管自己怎么努力,总有比自己更强的人存在。有时,在辩论中因为没辩过对手,会垂头丧气,没有精神,并为此而生气。听了田宝教授讲的课,我发现自己对自己的认识是有偏差的,对自己的认识还不够深刻,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所以,才时不时地为一些小事而苦恼。”

    “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不同性格、不同想法、不同才能的人很多很多,不要试图去改变别人,而是改变你能改变的;不能改变的,便要让自己去适应这样一个环境。”

    “只有了解自己,悦纳自己,与自己和谐了,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别人,了解自己的学生,才能真正同情和理解孩子们。”

[1] [2] [3]
 下一页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