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11月22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特别报道

郑州:自来水管道频爆暴露地下管网混乱

本报记者 潘志贤 实习生 时慧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11-22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郑州市市民在自来水公司设立的临时供水点取水。郑水摄

    停水44小时

    “那天我中午回家时看到柿园水厂那里一片汪洋,水深到膝盖,很多车熄火停在水中,不少商铺都被淹了,交警实施了交通管制,让车辆绕行。我好不容易回到家,发现停水了。现在虽然来水了,但是暖气还没有。”11月19日下午,家住河南省郑州市西环路的市民姚先生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

    11月17日10时40分许,郑州市郑上路、西环路立交桥南侧引桥下,一条直径800毫米的供水主干管突然爆裂,喷出的水倒流回地下的供水泵房,造成供水能力37万立方米的柿园水厂因电机烧毁被迫全线停产,上百吨自来水白白流失。

    由于柿园水厂是郑州市最大、地势最高的水厂,该厂停产导致郑州市西南部京广铁路以西,棉纺路以南,西三环以北区域,约80万市民没了水用,附近超市的矿泉水被抢购一空。停水还影响了郑州市西区居民供暖,多个小区内的热交换站关停。

    与这次水管爆裂情况类似,今年6月,郑州东周水厂输水管道爆裂,影响东区30万人72小时的生活用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因管道老化等原因,最近7年内,郑上路、西环路柿园水厂周围的地下管道爆管、漏水事故多达10起。仅今年,郑州西南区域就发生大小4起供水管道爆管事故。爆管事故导致周边多个街区停水。

    本次爆管发生后,郑州市自来水总公司管网处抢修人员迅速赶至事发地点,郑州市委、市政府迅速成立抢险指挥部,启动送水车,向学校、医院等重点机关、单位送水,同时从其他水厂向西区调水,加大补压井的出水量。

    郑州市自来水总公司和柿园水厂的工作人员44小时连续作业,17日下午,管道漏点被找到,傍晚水厂一台供水泵恢复工作。18日上午,又有5台供水泵恢复正常。到19日上午,西区供水全部恢复正常。

    市民刘毅说:“当时我正在做饭,突然没水了。不过这次停水这么严重,自来水公司的人说预计3天修好,我还以为得好几天才能来水呢,没想到第二天早上就有水了,我看他们晚上也在抢修,也挺辛苦的。”

    在采访中,很多受停水影响的市民对这次恢复供水的速度表示赞赏,但类似停水事件背后的地下管网“坏一次,修一次,修了再坏,坏了再修”的状况,让不少市民不解。

    相关部门踢皮球

    郑州市自来水总公司管网处生产技术科科长李继说,水管经常爆裂的原因有三:一是管道老化;二是立交桥上往来车辆较多,长期受到车辆碾压;三是由于季节原因,冬季到来后,温度降低,会增加爆管率。

    郑州市自来水总公司宣传处处长贺春飚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此次爆裂的水管是柿园水厂通往市区的供水主干管,是1976年铺设的铸铁管道,材质较脆,抗压性低,管道年久老化、长期受车辆碾压是这次爆管的主要原因。这次抢险,公司将管道换成了球墨铸铁管道,抗压强、弹性好、耐腐蚀性强。

    郑州市自来水总公司管网处副主任张振杰说,柿园水厂有7条供水主干管,最初铺设的时候都在道路的两边,但随着城市发展和道路建设,这些主干管不是处在快车道下面,就是被后来建设的立交桥压着,由于长期受车辆碾压,柿园水厂的供水主干管经常爆管。

    据了解,2007年12月,郑州市曾对该处往南部供水的4条主干管进行改移,不过由于部分管道处在道路中间,施工机械无法靠近,向东的3条主干管至今还被立交桥压着,此次爆管的,就是未改造的老供水管道。

    对于为何在管道上修立交桥,有关部门各执一词,互推责任。

    郑州市规划局一位工作人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这座立交桥是公路局勘察设计院设计的,由建委和城市管理局负责修建,与我们无关。”

    而郑州市公路勘察设计院则称:“设计方是按照规划部门出具的方案操作的。”

    市民刘女士对记者调侃道,看来以后家里得蓄水蓄电了,这突然几天没有水谁受得了,政府部门各自为政,受苦的还是老百姓。

    网友“走过冬天”说:“管道刚好位于快车道下面,这说明当时铺设管道时就缺乏前瞻性。除了管道老化,规划短视也是水管爆裂的重要因素。非要等到管道爆裂、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时候才亡羊补牢吗?这本身就是有关部门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造成重复建设和社会资源浪费。”

    郑州郑州,天天挖沟

    出租车司机王师傅说:“前阵子郑州治堵的时候,很多人提议往地下发展,建地下停车场或者地下广场,但是为什么有些困难?我觉得就是郑州地下管道太乱了,谁敢动啊,费时费力费钱的。现在水管出事了,将来还不知道会再出什么问题呢。”

    郑州市地下管网存在的问题在暴雨来临时表现的最为明显。在郑州,一赶上大雨,绿城便成了“水城”,有网友曾戏称:“每一条人行道都是一条天然运河”。

    今年7月19日,持续一夜的大雨曾导致郑州市交通大面积瘫痪。网友古陵斋主说,2008年我就发帖建议在雨季来临之前全面清理郑州的下水道,“2008年的建议,2009年依然适用,看来2010年、2011年还用得上。”

    道路积水那几天,“承承他爸”在网上调侃说:“花重金整治的农业路、东三街积水点开始卖船票了。”

    排水不畅不仅严重影响交通,很多小区也被淹了。河南徐辉建筑工程设计事务所一位专门从事给排水设计的工程师说,郑州道路雨水管网埋藏较浅,一般只有七八十厘米,小区雨水管道如果埋藏太浅,容易被压碎,如果埋藏太深,又没有办法与市政道路雨水管道连接,发挥应有的作用。

    贺春飚对记者说,郑州市供水总管网长度为2400多公里,近5年共更新改造供水管道近300公里。每年自来水公司按照市政建设的计划,有针对老化管道改造更新的专项计划,通过巡线队及时处理发现的漏点。但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道路逐渐增多,自来水管、电缆管道、燃气管道、污水管道等新管网也不断增加,盘根错节的地下管网非常复杂,旧的地下管网数据不全,新的管网需要继续铺设,城市的发展对公共设施突发事件评估以及城市应急体系的建立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我国,还有很多城市也存在像郑州一样类似的问题。

    “郑州郑州,天天挖沟;一天不挖,不是郑州。”这是在郑州很流行的说法。

    “为什么城市道路会频遭开膛破肚,与目前水、电、气、通讯等部门各自为政不无关系。”河南省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学者一语中的,“因为各自为政,导致城市地下预埋资源不能共享,不仅造成了巨大的浪费,而且也让一方施工挖断另一方或多方地下管线的事故时有发生。”

    这位学者认为,管道问题频出,单靠“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对管网修修补补的办法显然不行。

    本报郑州11月21日电

    

    相关文章

    老城区能否建“地下公共管廊”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