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 纸
杂 志
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报 2010年11月25日 星期四

你荒你的油,我得我的利,奈何

晏 扬 《 中国青年报 》( 2010年11月25日   02 版)

    近日,国家发改委查处了6家高价销售柴油的企业,其中3家是中石油、中石化下属的销售公司。国家发改委称这些企业“违反国家成品油价格规定”、“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已责成当地价格主管部门严肃处理,除没收高价售油多收价款外,还将最高处以5倍的罚款。(《新京报》11月24日)

    打击扰乱市场秩序行为先拿垄断油企开刀,让人拍手称快。成品油是垄断性产品,实行政府定价,擅自提价属价格违法行为,政府部门有权查处也必须查处。国家发改委每次调整成品油价,都会确定汽柴油的最高零售价(各地最高零售价和实行零售价稍有差别),而根据成品油定价机制,最高批发价则按最高零售价每吨倒扣300元确定,即成品油批零差价不得低于300元/吨,以保证加油站获取合理利润。此次被查处的6家油企均是擅自提高柴油批发价格,导致批零价格倒挂,很多加油站不愿购买和销售柴油。近来出现的大规模柴油荒,原因之一即在此。

    不过,罚款只能震慑高价售油行为,却解决不了油荒这个根本问题。如何根治油荒?关键是要强化垄断油企的责任,建立油荒问责机制。中石油、中石化既然垄断着国内成品油供应,保证成品油供应就是他们应负之责,不管油荒的成因有多么复杂,不管保证市场供应有多少困难,垄断油企都应该预见到并想办法解决——这就是一种权、责对等,你不能只享受垄断的好处却不承担垄断者的责任,否则我们要石油垄断做什么,油荒频现又怎能保证国家经济安全?

    油荒频现显然是垄断油企没有履行责任的明证,眼下的问题是,不管油荒闹得多么厉害,垄断油企似乎都无须担责,也从没听说过有谁因此被问责,反而是油荒闹得越厉害,我们越要倚重他们。正因为权责不对等,缺乏油荒问责机制,才使得垄断油企对油荒频现无所担忧、暗中窃喜甚至故意制造油荒。如果有油荒问责机制,垄断油企所属炼油厂,就不会每逢八九月进行大规模检修,致使每到冬季就闹油荒;就会主动将其他环节赚取的高额利润补贴到炼油环节,从而提高炼油企业的生产积极性;更不会像媒体报道的那样,以“股票坐庄”的手法操控成品油供应,并在油荒中享受盛宴狂欢……

    成品油的垄断机制有了,定价机制也有了,但供应机制还很脆弱、很不完善。查处一些油企的“趁荒打劫”很重要,而通过强化垄断油企责任来根治油荒,无疑更加重要。

有一本学术期刊叫《大众电影》
敲诈
废“行政强拆”是
对司法的严峻考验
中国孩子何时能从一枚蛋中孵出克林顿?
假焊工证会热销吗
房屋维修基金别成糊涂账
非她不取,招聘不过逗你玩儿
你荒你的油,我得我的利,奈何
“经济适用墓”能否让人“死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