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

2011年01月05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被钉子户”王国栋的老宅新年

本报记者 邢婷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1月05日   07 版)
1月1日,老宅遭遇断电,王国栋拿着相机在拍照“取证”。(更多图片详见中青在线网站)本报记者 邢 婷摄

    1月1日6时许,几条接踵而至的手机短信把王国栋吵醒了。从在微博上发布遗书那天算起,这已经是王国栋日夜“住守”老宅的第27天了。这些天,他的时间概念有些混乱,看到这些祝福短信,方才知道新年到了。

    老宅属王国栋的妈妈马清华所有。作为青岛市2010年18个“两改”项目(即旧城区改造项目和城中村改造项目——记者注)之一的晶华玻璃有限公司及周边改造项目的一部分,楼房于2010年7月31日开始拆迁。

    但王国栋等少数住户至今拒绝搬离。项目拆迁程序不合法、补偿不合理是王国栋“住守”的主要理由。去年12月6日,他的名为“青岛横枪立马”的微博因为发布了遗书而引起网友围观,进而成为一起公共事件。在“新拆迁条例”二次征求民意的热议中,王国栋“住守”的老宅成为网民围观拆迁事件的又一标本。

    生活改变

    这栋位于青岛市四方区遵化路27号、29号、昌化路9号合围大院内的老宅,由三侧七层楼房组成。

    这天早上,32岁的王国栋没有像往常一样被冻醒。青岛当地媒体报道:“岛城在低温中迈入新年”。室外零下7摄氏度,他特意给自己加了两床厚被,开了一夜电暖气。要不然,这套已有28年房龄的老宅将冷如冰窖。

    8时许,王国栋出门去吃早餐。老宅门口临街的路已经被蓝色的铁皮围栏堵死,他小心翼翼地在遍地垃圾中穿行,不时提防路面上脏水结成的冰。出门右行20米,他才能从围栏的豁口走到马路上。

    9时10分,王国栋又顺着垃圾小道回到老宅。10分钟前,隔壁单元有户人家把家具塞满一卡车,匆匆搬走。

    对于邻居们的陆续搬迁,王国栋并不感到意外。毕竟,老宅所在的楼房并不“宜居”,绝大多数房间已被砸得只剩门梁,嵌在灰色墙体中,远看去显得空洞。

    目前,原有105户的整栋楼只剩下八九户。继续“住守”的,除了包括王国栋在内的四户一层门面房住户外,还有四五家楼上的住户。但有邻居告诉王国栋,剩下的住户中,有几户也许会很快搬走。

    对王国栋和他的家人来说,“住守”改变了他们原来的生活状态。

    “不贵但足够时尚”。王国栋和爱人共同经营着一家专售女性饰品的网店,店址最初就在老宅里屋,生意好的时候一个月的营业额达到过两万元,加上王国栋妈妈在客厅经营的保健品生意,还有隔壁出租屋的房租,足以让全家过得小康。

    随着王国栋将精力逐渐投入到老宅拆迁一事上,网店的员工由最初的5人到只剩下1人,后店址从老宅迁出,生意被委托给剩下的这名员工在自己家打理——原来作为店铺的这间装修简洁的老宅,变成了王国栋的栖身之处。

    几个月间,马清华头一次发现儿子“倔得厉害”。钟爱巴萨、喜欢在绿茵场上踢前锋的业余球员王国栋,在爱人眼里,由从前的阳光变得沉默寡言,一天到晚查资料,说不了几句话。

    这天上午,王国栋所在的业余球队有一场比赛。前一天下午,有球友给他来电话,通知时间地点,试探性地问:“能来吗?”

    “对不起,兄弟。”王国栋知道这些哥们儿会理解。他隐约记得,距离上一次踢球已有4个月了,之后的生活都被拆迁“打乱了”。不再打理网店,摄影、旅游、足球这些爱好全被搁下,“甚至没时间带儿子去看海”。

    因为老宅条件太差,王国栋的妈妈和爱人、儿子只能在亲戚家借宿。

    不能带儿子再来老宅住了。王国栋记得,上次儿子在老宅睡午觉,楼上住户刚搬走,工人们砸门窗的声音不断传来,儿子被惊醒后连续几天发烧。

    不论在哪里看到铁皮围栏,儿子会指着说:“爸爸,那是拆迁。”王国栋觉得亏欠儿子,他觉得“拆迁”两个字实在不是这么小的孩子该知道的事儿。

    断电麻烦

    为防别人窥探,王国栋把老宅的每个房间都用窗帘捂得严严实实。但在新年第一天的上午,他却遭遇了一些小麻烦,客厅里的灯不亮了。

    起初他还以为是灯坏了。但在所有开关被摁遍后,屋子里仍一片漆黑。一个念头闪现在他的脑海中:电被掐了。

    “新年第一天怎么能断我的电?”王国栋拿起单反相机冲出门外,“我要拍下证据”。

    从接到拆迁通知以来,单反相机成了王国栋记录老宅周边变化的必备工具。

    一辆正在作业的挖掘机最先进入王国栋的相机取景框,现场尘土飞扬。这个庞然大物是2010年的最后一天下午开进楼前空地的,此刻,它正试图将自己垫高,驶向南向侧楼——该楼内已全部搬空。

    青岛当地媒体2010年12月30日的报道称,“四年来,全市累计启动‘两改’项目77个……改造规模超过青岛市历史上历次住房建设工程,拆迁规模远远超过前六年的总量。”

    镜头移到电缆处,一根电缆断成两截,耷拉下来。施工人员说,切断电缆是为了配电需要。

    王国栋掏出手机,打电话给街道办事处某负责人,要求立即送电,对方承诺“先看看”。

    回到老宅,王国栋凭印象很快在山东新闻网上找到名为“和谐山东”的政府新闻发布会实录,其中记载:“元旦春节‘两节期间不拆迁’”。“显然,他们这样做是违法的。”王国栋说。

    谈到拆迁,这个学计算机的年轻人会不时蹦出“上位法”、“立法法”等专业术语。从去年6月接到拆迁通知至今,他大部分时间都埋头于《宪法》、《物权法》、《拆迁条例》,“一部接一部地啃”。

    几个月内,他先后就拆迁实施单位资质、拆迁程序等向青岛市国土局、规划局、建委、房地产开发管理局等部门申请信息公开,并对四方区拆迁管理办公室和四方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提起法律诉讼。

    2010年12月31日,距王国栋向四方区发改局申请《政府信息公开》的第85天,他终于等到了该部门请他拿回函的电话。

    “这个回函答非所问,我要的是项目立项批准文件,不是相关政策。”只扫了一遍,王国栋便对回函下了结论。工作人员的表情有些尴尬。在咨询了律师的意见后,王国栋还是收下了这份令他“很不满意”的回函,“我会采取下一步法律行动”。

    10时20分,老宅外有了动静,王国栋打开窗户查看,两个头戴安全帽的工人隔着防护栏告诉他,“正在配电”。

    半小时后,电来了,挖掘机轰隆作业的声音也悄然而息。

    微博维权

    断电一事让王国栋在第一时间点开微博,他觉得没有什么比此事更想和大家分享,尽管笔记本电池电量并不会维持太久。

    他的微博头像是两岁半儿子的照片,“这代表着希望。”王国栋说。

    去年12月6日,若不是微博上的围观效应,王国栋和老宅的命运轨迹或将改变。当天,看到门口的强拆令的王国栋心情糟透了,找人将阳台门紧紧焊死,拿出汽油,在微博上留下一封遗书。

    他事后承认,原意是准备在强拆之日,即12月17日自杀,不料被网友误认为当天寻短见。

    有当地网友赶赴现场,甚至有网友叫来了110。王国栋事后反驳“作秀”质疑:“那种境遇下根本想不到去‘秀’什么。”

    那条被转发7000多次的微博还在,王国栋最终得到了“暂缓强拆”的结果。这些经历让一度绝望的王国栋感到温暖。

    9时55分,王国栋在微博上发出了新年祝愿。10时5分,他发出了有挖掘机配图的微博。

    王国栋的大部分微博是关于老宅拆迁的进展:下水管道被堵,电话线被掐,何时和办事处官员谈判,甚至详细到给相关部门发出行政复议书的时间。

    经常和他打交道的一位基层官员有一次拍着他肩膀说:“国栋,跟着你,我也学会了如何上微博,这是一个进步。”

    除了播报老宅的“住守”经历,王国栋还利用微博和网友交流,反驳不实传闻。

    有人在回复中称王国栋的要价是两套房子外加200万元,这让他感到愤怒:“我从没跟任何人提过这样的条件,消息从何而来?”

    王国栋提出的条件是,他需要一间和老宅面积同样大小、同样经营用途的门面房。他和当地拆迁办的谈判一直持续着,始终没有结果。在他看来,没有这样一间房做保证,不足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王国栋不愿自己被称作“钉子户”,“准确地说,是‘被钉子户’。争取自身权利应是常态,当个维权的老百姓怎么这么难?”

    自从在微博上一夜成名后,王国栋的微博私信中多了很多陌生网友的来信——大多是各地拆迁户希望借他的影响力传播自身境遇。

    并不是有求必应——王国栋帮忙转发的,只是自己觉得照片和信息都较全面的拆迁户的境遇,“对他们而言,这不过是心理安慰,我都不知道自己的明天在哪里”。

    但王国栋还是会尽力传播。前一晚看到友人转发的北京10岁男孩何子轩的寻人启事后,他用娴熟的photoshop技术,把孩子的外貌特点在照片上标明,然后再转发,“我想把爱心接着传递下去”。

    他目前的生活圈“不再局限于青岛”。他和有相似经历的钟如九、王进文等人成了好友,也曾为参加于建嵘主持的招待会特意去了趟北京。

    新年愿望

    12时15分,马清华从几站地之外的出租屋赶来送饭。对比往年全家团聚的情形,老人觉得这个节过得恓惶。

    王国栋吃得不多,这些日子他觉得胃里堵得慌。

    老人同时带来了从同学处听来的消息:据说整栋楼1月7日就要被铲平。听到这儿,王国栋手里的筷子停了会儿,默不作声。

    午饭后送走了妈妈,王国栋再次在电脑前查起资料。其间,儿子打来的一个电话让他格外兴奋,小家伙在电话那头提醒“爸爸要多穿衣服”,还用中英文各唱了一遍“新年好”。

    接完电话,王国栋把脸深埋在长发中,好一会儿才抬起头来。长发是他故意蓄的,“房子的事什么时候解决,什么时候再去理短”。

    “砰,砰”,沉闷的砸墙声从早上起就没有停歇,王国栋有些心烦,索性去找邻居魏壮聊天。

    相隔不远,同样插着面国旗的门面房就是魏壮的家。47岁的魏壮以前一直经营土特产生意,全家以此谋生。去年9月,门前搭起围栏后,生意就不得不停下了。

    魏壮估摸王国栋瘦了二三十斤,“去年夏天钓鱼时还没这么瘦”。俩人抽着烟拉起家常,除了房子,又聊起乐清、公车消费等话题。半年前,王国栋的世界中还没有这些话题。

    “不管怎么样,你得挺下去,我支持你。”魏壮给王国栋打气。

    但不是所有邻居都站在王国栋这边。去年8月刚出院没几天,王国栋便帮着一户邻居扫水,漏水被确认是人为破坏所致。不久后该邻居悄悄搬走了,这让王国栋觉得“寒心”。

    回到老宅,夜色已沉。18时许,挖掘机又开始工作。王国栋再次带上相机“取证”。没拍几张,挖掘机的照明灯突然暗了下来。一切又恢复平静。

    回到屋里没多久,轰鸣声再起。王国栋无奈地苦笑,此时他白天发的微博评论及转发已达400余条。

    作为每天必做的“作业”,王国栋写下了这一天的维权日记。22时15分,挖掘机停止了工作。

    新年的第一天,王国栋给朋友们的祝福都是“心想事成”。他想好了,等事情解决那天,他会找一个别人都找不着他的地方好好睡一觉;如果老宅躲不过被拆的命运,他还会依法维权到底。

“被钉子户”王国栋的老宅新年
官方回应:项目完全合法
防止“两改”的名义被滥用
期待维权理性 更期待决策透明
湖北麻城原市委书记邓新生一审被判5年
浙江理工大学2011年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