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时节,笔者来到第二炮兵某勤务团铁路运输营,走进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导弹押运兵,并和他们一道,完成了为期10天的导弹押运之旅,亲自把导弹押运到了发射阵地。
2010年11月26日,铁运分队营区,受领任务
清晨,白霜铺地,一阵阵响亮的口号,回响在南国某小站营区。
早操过后,士官况敏告诉笔者:“现在,老兵刚退伍,人员刚定位完。刚才连长通知我们,明天就要外出执行任务了。”
人们对导弹发射的瞬间辉煌很熟悉了,但对于这些导弹是如何到达发射阵地的,可能知之甚少。实际上,每次导弹发射前,这支二炮的专业押运队伍都要将与发射相关的仪器设备及导弹从不同地方,通过铁路或者公路运达发射场。根据任务的不同,每次在路上少则半个月,多则两三个月。
下午,笔者递交的随队申请已获上级批准。想到即将踏上导弹押运行程,笔者感到既紧张又兴奋。
2010年11月27日,铁路自备线,登车出发
刚一上车,笔者就被安排在卧铺车厢住了下来。旁边铺位的四级军事长陈伍宝告诉笔者,每次,根据任务的不同,专列的长度从两节车厢到十几节车厢不等。此次他们要押运的是和发射相关的一些仪器设备,本次专列共有6节车厢。
“咚咚……”推开门之后,一个中等身材,皮肤黝黑的下士走了进来,很有礼貌地说:“该吃午饭了!”然后轻轻地掩门而去。他叫王宇,既是专业技术能手,也是炊事高手。每一次能顺利完成任务,王宇的功劳可不小。
王宇告诉笔者,作为炊事兵,每次任务出发前他们都要采买大量的食品和物资,供任务途中使用。如果任务时间长,他们还会沿途再补充购买一些新鲜蔬菜和食品。每趟专列上会配备几名炊事兵。列车上有专用的烹调设备,炊事兵就负责整个押运队伍途中的伙食供给。
下午,在副连长王峰的带领下,笔者参观了装载武器和装备的车厢,以及列车上的“荣誉室”、“流动课堂”和“图书超市”。“荣誉室”里面记述了导弹押运兵在过去44年走过的光荣历程,“流动课堂”是战士们组织学习和开展教育的地方,“图书超市”虽然面积很小,却收藏了不少铁路专业和人文科普等方面的书籍供战士们在押运途中阅读。
2010年11月28日凌晨,南方某小站,中途出现小意外
这天晚上,当笔者马上要进入梦乡时,突然被一声急促的哨声惊醒。笔者穿上衣服走出列车,发现列车停靠在一个很小的车站,外面大雾弥漫,气温极低。
笔者了解到,列车夜里1点开始停靠在该站,停车时间约4个小时。按照惯例,停车之后押运员要对列车进行巡检。检查中,陈伍宝发现一节自备车的车轮闸瓦已磨得很薄,必须进行更换,否则可能引起事故。
眼看离发车时间不到一个半小时了,陈伍宝赶紧联系地方维修人员,并嘱咐几位负责维修的战士准备必要的维修工具,万一地方维修人员来不了,就要自己动手维修。果然,车站回复说站内值班的维修工临时有事,要40多分钟才能赶到。
为了让自备车准时出发,陈伍宝决定自己动手。他和另外3名战士一起上阵,脱下大衣,钻到冰冷的车厢底部。4个人在大雾中忙碌了近一个小时,终于将闸瓦更换完毕,列车顺利进行编组。
2010年12月2日,临时停靠站,舍小家顾大家
今天,列车行驶到了南方某城市临时停靠。下士王宇告诉笔者他的姐姐就在这个城市工作。
“为什么不给姐姐打个电话,顺便让她过来见见你?”
“算了吧!我现在是执行任务,还是等以后我休假的时候再聚吧!”
笔者看得出他心里十分想念姐姐,毕竟姐弟俩已经好几年没见过面了。笔者一路上了解到,在导弹押运兵中,像王宇这样想见亲人而不能见的故事太多了。
2007年冬天,刚在西北高原执行完押运任务的孙立辉终于被批准休假一个月。恰逢怀孕的妻子快到预产期了,他准备在家好好照顾妻子,弥补一下常年在外对妻子的歉疚。
谁知,回家的第二天,连队又领受了一项重大接装任务。因为老兵骨干都四散在外,连队领导考虑到实在没有合适的带队人选,只好把电话打到孙立辉家。
接到电话的那一刻,孙立辉内心犹如打翻了五味瓶:是尽丈夫的责任,在家照顾即将分娩的妻子,还是回部队执行任务?善解人意的妻子看出了丈夫的心事,说:“你不在家,过去这八九个月我不一样过来了吗?你还是赶紧回去吧,别误了部队的事。”
妻子越是明理,孙立辉越觉得对不住妻子和即将出生的孩子。
碰巧的是此次任务的自备车恰恰要从孙立辉家附近的火车站经过,进行机车编组。
等待编组完成的日子,正好是妻子分娩的日子。当时孙立辉最大的愿望就是能看到刚出生的孩子和分娩后的妻子,哪怕只远远地看一眼,就心满意足了。
战友们纷纷劝他:“班长,机车编组还得一阵子,趁这段时间,你还是回家看看嫂子吧。”可是孙立辉最终还是没有去,他说:“我是你们的班长又是车长,如果我都不能严格要求自己,还有资格要求你们吗?编组一完,专列随时有可能出发,我可不能因为自己影响了任务。”话虽说得坚决果断,但是连续几个晚上孙立辉都彻夜未眠。
更想不到的是这次带车外出,竟在外辗转了11个多月。当任务结束,孙立辉终于回到家中时,儿子已经蹒跚学步了。
副连长王峰告诉笔者,像孙立辉这样的情况非常普遍,大部分押运兵一年12个月平均有10个月是在押运任务途中度过的。
2010年12月5日,终点站,新任务又来了
中午,列车顺利到达此次任务的终点站。部队首长在终点站接见了执行任务的官兵,对大家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
下午,王副连长告诉笔者,刚接到命令,他们马上又要执行另一趟押运任务。短暂休整后,他们又将踏上行程。
10天的押运旅程虽然短暂,但是笔者真切体验了我国战略导弹部队押运官兵的生活。他们在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守护着“大国长剑”。正是有他们日复一日的坚守,才有了老百姓幸福宁静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