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

2011年01月18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阅读观

照进精神病院里的光芒

张伟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1月18日   10 版)

    如果没有阅读,郭元荣在精神病院里的日子只怕会更黑暗。因为反复举报领导并被鉴定为“精神分裂症”,这个湖北十堰人被强行投入精神病院,关了14年。这件事已经被许多人知晓。

    对一个原本可以在外面自由生活的人来说,精神病院的生活是压抑又绝望的。据悉,郭元荣每天的生活单调寻常:吃药、睡觉,以及期待着遥遥无期的出院那一天。这是一个命运多舛的人,和一些叫人又愤怒又伤感的场景。

    但本报最近得知,这些场景里藏着一些闪亮之处。那是从一些陈旧甚至破破烂烂的书和杂志里投射出来的光。这些书,有的是从医院的书架上翻到的,也有的由家人带给他。略微了解一下就会知道,这些书的内容乏善可陈。比如,你在其中能看到介绍养殖的专业书籍,也能看到与电脑等话题有关的杂志合订本,甚至,还有一本1988年出版的《今古传奇》。 

    在身处在自由世界里的人们看来,这样一份书单实在不值得炫耀,恐怕还有些狼狈。但是,对在精神病院里住满14年的郭元荣来说,这份古怪的书单却意义重大。在一个有可能压抑精神的地方,它们意味着对精神的执著追求。

    当身体并不自由时,阅读是为数不多能让心灵自由的事物之一。 正因此,我为郭元荣感到庆幸。

    对曾经做过老师的郭元荣来说,阅读更像是他的一种习惯和本能。在他无法逃离的精神病院里,书刊成为他最要好的朋友。当住在一起的人们忙着打牌、打麻将时,他选择埋头读书,并乐此不疲。他读得很用心,在一册薄薄的笔记本上,他写下阅读札记,手抄读过的古诗词和释义,还给每一首诗词都编上序号。

    几天前,他甚至有些得意地对本报记者估计,如果把住院期间读的书都运回来,“恐怕一车还不够装”。

    这足能装满一车的书刊,某种程度上照亮了郭元荣14年平白无故的禁锢生涯。正如很多被压抑和不幸所困扰的人一样,阅读让他有机会对抗沉重的生活遭遇,并竭尽所能地获得自由。

    尽管这种自由是微弱而且易碎的,尽管这些书籍并没有多么高深的学问,但阅读总归是一种求索的过程,而一个对世界尚存有求索之心的人,是没那么容易被彻底击垮的。

    如今,郭元荣已经获得了身体上的自由,回到了一个可以想读什么书就读什么书的世界。这是一个值得欣慰的结局。他的前程还不清晰,没有人知道他能否重新进入这个社会,打理好自己的生活。

    但有些事却是可以猜想的。我坚信,阅读将是郭元荣不会舍弃的生活内容。也正因为此,我也相信,他面对以后的人生时不会过于局促失措。从书里投射出的光芒能照进他那可怕的14年精神病院生活,就能照进他以后的生活。

    我甚至还相信,相似的光芒,也能照到在各种生活困境里被禁锢的人身上。

照进精神病院里的光芒
闾丘露薇:人应一直抱着批判性思维的习惯
这里没有隐私,只有倪萍的姥姥
刘索拉:真正的迷恋是会使人付出生命的
张充和:以慢,以淡
私人·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