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

2011年01月26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德穆兰:断头机前的反省

张伟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1月26日   10 版)

    卡米尔·德穆兰在革命年代的影响力,只怕是大多数记者都梦寐以求的。这个因为严重口吃而不得不放弃律师梦想的法国年轻人,只用笔端随便摇一摇,就煽动起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一场场杀戮,让许多人流血。

    许多人甚至相信,当初正是他点燃了巴黎市民暴乱并攻占巴士底狱的火花。当时他还是个穷光蛋,穿着一身象征自由的绿色衣服,拿着两把手枪,要人们跟他拿起武器准备战斗。他暂时成了骚动者的首领,这骚动最终埋葬了法国旧王朝,杀死了若干无辜者。

    “将贵族带到灯塔,吊死他们!”在一本风行一时的小册子里,他这样写道。

    德穆兰的故事足以证明,在一个群情激奋的乱世里,新闻媒体有多大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是建设性的,正如德穆兰那些呼吁阶层平等和建立民主政府的文章那样。但这力量却可以变得很残暴,他那些鼓吹革命暴力的文章,成为流行语挂在人们嘴边。他的几本攻击吉伦特派为革命敌人的小册子,不夸张地说,大大推动了恐怖统治的建立,并把相对温和的吉伦特派成员推上了断头台。

    这样做的好处也显而易见。德穆兰变得相当有名,也不再一贫如洗。没过多久,他已经可以自己创办报纸了。

    据说,德穆兰是个宅心仁厚的人。历史家米涅还曾想替他辩解,认为他对暴力的热爱是出于对共和国的迫切追求,而他对吉伦特派的攻击——或者说诽谤——则是为了让共和国不至于分裂。也有证据表明,他对自己小册子所导致的后果是震惊和后悔的。但是有一个事实是谁都不该忘记的,某种程度上因为他的攻击而被处死的布里索,曾多次在危机中替德穆兰辩护,并且一度“像父亲指导他的儿子”那样教导他。

    “他为共和国竭尽心力,无微不至,甚至牺牲了公正和人道。”米涅的这个评价,很难说是在夸奖他,还是在羞辱他。

    德穆兰交友广泛。他曾和另一个臭名昭著的记者马拉关系密切,也曾受相对宽厚一些的丹东影响很大。他和罗伯斯庇尔是童年好友,并且曾在他创办的第一期《老科德利尔报》上为罗氏提供文字炮弹,让他借以掀起民愤杀死政敌。当有人觉得德穆兰言辞太激烈而且谎话连篇时,罗伯斯庇尔还曾用精彩的演说维护过他。

    但这种深厚友谊在革命面前也很快瓦解了。这也许能说明德穆兰对共和国的爱起码是真诚的——当他发现共和国已经变味的时候。他像以前激烈地抨击,只不过,这一次被他指责为革命敌人的,是他以前的战友。

    在造成那么多血腥之后,这名大记者开始改变立场,对抗自己参与制造的罪孽。他开始反感毫无节制的恐怖和杀戮,建议政府温和、宽厚。他终于认清:越来越激进的革命会造成恐怖,因为越来越多的人会被划成革命的对象。

    此时,记者德穆兰依然那么慷慨激昂,妙笔生花,但为时已晚。

    他所鼓吹的对革命暴力的推崇,已经变成一个庞大的怪物。靠恐怖夺得的权力,只能靠恐怖继续维持下去。在那份曾经激烈无比的《老科德利尔报》上,他开始控诉恐怖和独裁,“要使自己免于一死,必须对亲戚朋友的死表示高兴,”他写道,“人们担心连表示恐惧也有罪。”

    德穆兰主张废除独裁,建立宽大委员会。他作为记者的影响力还在,许多人互相询问“你有没有看过《老科德利尔报》”。但留给他的时间很少了。他很快被视为敌人和眼中钉,他的报纸也遭到焚烧。没过多久,他与丹东一起被判处死刑。

    德穆兰曾经因为鼓吹在灯塔吊死贵族,而被人们称为“灯塔检察官”。他死的时候,革命者已经有了更先进的断头机。在15个人中,他第3个被砍头。

    他34年的短暂人生足以提醒所有靠煽动仇恨而声名日隆的人,将暴力从心怀不满的人群中激起是何其容易,但要使它平息又何其艰难。

一个“被艾滋”的农妇
三个人的梦
德穆兰:断头机前的反省
把甲骨文搬上网络的美国老头
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