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南京2月16日电(记者戴袁支)今天上午,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见证人84岁的南京湖山村老农苏国宝和丹麦驻华大使馆副馆长、公使衔政务参赞姚朔仁,一同为“纪念南京大屠杀见证人辛德贝格百年诞辰展览”剪彩。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期间,苏国宝全家曾在南京江南水泥厂难民区避难,栖身的草棚曾被火灾波及。雪上加霜之际,该难民区组织者之一的丹麦公民辛德贝格,曾赠给他一块银元。今天,老人紧紧握住丹麦外交官的手,表达他的感激之情。
今天的展览由南京民间抗战博物馆举办。南京市政协委员、博物馆馆长吴先斌介绍说,以前连史学工作者都没见过辛德贝格的照片,而这次展览的图文不但吸收了近年来新发现的若干史料和研究成果,如分别从丹麦、德国、美国收集到的“辛德贝格信件”、“辛德贝格相册”、“辛德贝格记录”、“朱学范为辛德贝格的题词”、“田伯烈致辛德贝格的函”、“辛德贝格在日内瓦放映揭露日军暴行影片的报道”、江南水泥厂和栖霞寺难民营图片等等,系统、生动、直观地介绍了辛德贝格的人道主义事迹。
姚朔仁在致词中说,辛德贝格在1937年南京大屠杀期间,在短短的107天里,他和德国同事京特一起,在江南水泥厂设立了难民营,建立了一个小医院,26岁的辛德贝格庇护了成千上万名难民。他还记录了日军罪行的许多案例并且将报告递交给了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在1938年离开中国以后, 他专门在日内瓦和丹麦通过媒体和其他渠道播放了证实南京大屠杀的纪录片。
姚朔仁说,“我认为这个展览意义深远,它不仅有助于让人们了解辛德贝格的事迹,并且能够加深丹麦和中国的友谊。作为丹麦驻华副大使,我为辛德贝格感到骄傲,因为在危难时刻他与中国人民同患难共甘苦。我相信通过这个展览,丹麦和中国人民将共同记住辛德贝格,记住他的传奇故事和人道主义行为。”
下午,南京栖霞区委、区政府和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举办了纪念辛德贝格百年诞辰座谈会。
辛德贝格于1911年2月19日出生于丹麦奥胡斯一个奶酪商家庭,1934年后在上海、南京打工。他经历了第二次淞沪抗战、南京保卫战和南京沦陷等重大事件,目击了侵华日军的种种暴行。他参与组织的江南水泥厂难民区曾保护过1.5万名至两万名难民,坚持了四五个月。辛德贝格后来移民美国,上世纪80年代逝世。如今,当年农村的一些小难民,至今还记得“丹国人”和“丹国十字旗”。
本报在2002年2月曾发表文章纪念辛德贝格诞辰91周年;南京师大历史学教授经盛鸿评论说,中国青年报引领了辛德贝格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