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

2011年02月18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军事看点

红土地上的中国蓝盔

孔海峰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2月18日   09 版)

    中国维和工兵建设的公投基站成为任务区的“样板工程”。 何顺秋摄

    中国第七批赴苏丹维和工程兵大队营地。孔海峰摄

    2011年1月9日至15日,苏丹南部地区举行全民公投,全世界的目光聚集于此。2月10日上午,宣布公投结果的第三天,位于苏丹南部西加扎勒河州首府瓦乌的联合国维和部队中国营区内,蓝色的联合国旗和鲜艳的五星红旗交相辉映,中国第七批赴苏丹维和工程兵大队的275名官兵整齐列队,等待联合国官员授勋。

    “在过去的6个多月里,你们用果敢、智慧和汗水为推进苏丹和平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你们不愧为联合国驻苏丹特派团(以下简称联苏团——作者注)6个战区各维和部队的典范!”提前结束休假专程从喀土穆赶来的联苏团副总司令扎卡尔·侯赛因将军说。

    11时30分,在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扎卡尔·侯赛因将军在中国驻苏丹大使馆武官吴树陈大校的陪同下,亲手为在苏丹的红土地上奋战了近200天的中国维和工兵一一佩戴上沉甸甸的“和平荣誉勋章”。将军动情地说:“我非常荣幸能为你们戴上勋章!”驻足观看的当地民众也情不自禁为中国军人鼓掌庆贺起来。

    “这简直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为全面落实苏丹北南双方2005年签署的《全面和平协议》,确保今年1月9日举行的苏丹南部公投顺利进行,联苏团计划在苏丹南部每个县分别建设一个公投基站,为国际雇员和当地公投委员会提供安全的办公与生活环境。

    无施工资料、无建设规范、无明确标准,加上随着苏丹南部公投临近,武装派别冲突和针对联合国维和人员的袭击事件不断增多,致使该建设项目迟迟难以展开。建设公投基站成了联苏团遇到的最棘手的事。

    2010年8月3日,中国第七批赴苏丹瓦乌维和工程兵大队抵达任务区的第三天,大队长陈长青紧急赶往第二战区司令部参加会议,准备受领建设苏丹南部首个公投基站的任务。

    联苏团总司令欧比将军和在场的联合国官员都为中国工兵捏了一把汗。“请相信中国工兵的素质和能力!”面对质疑,陈长青大队长坚定地说。

    9月2日,陈长青带领43名官兵驾驶着平板车、推土机、装载机、拉水车等装备,开赴苏丹南部北加扎勒河州高科马奇县城,执行首个公投基站的建设任务。

    从瓦乌至高科马奇,全程280公里,只有一条坑坑洼洼的简易公路,国内只需3个多小时的路程,官兵们走了一天一夜。

    尽管有思想准备,高科马奇县城的荒凉还是让官兵们吃了一惊。所谓县城,规模还不如国内的一个小村庄大,县城里除了县政府和联合国的派驻机构是几间砖瓦房外,其余全是孤零零的茅草屋,地上散落着子弹壳,街上行人稀少,却不乏带枪的武装人员。

    联苏团当地一个负责人指着县政府边上一片大约5000平方米的灌木丛对陈长青说,这就是你们的施工点。

    官兵们就近搭建帐篷宿营,尽管大家在周边撒满了硫磺粉,但是钻进帐篷内的非洲按蚊、白蚁、多足虫、蝎子和毒蛇还是防不胜防。

    一到晚上,宿营地四周枪声不断,官兵们都是荷枪实弹,随时做好战斗准备。

    经过6次修改,施工方案终于确定下来。官兵们按照作业方案分成材料加工、机械作业、人工搭建3个小组。作业第一天,草地变广场;第二天,平地起院墙;第三天,基站成规模……看着昔日一片荒草丛几天工夫就支起了12顶崭新的帐篷,还有现代化的洗手间、澡堂、厨房等生活设施,第一次领略“中国速度”的当地居民惊叹不已。

    联苏团第二战区司令昂迪艾克准将说:“中国工兵仅用10天就建成了首个公投基站,而普通建设者则需要3个月才能完成,这简直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如果没有你们的无私付出,就没有这个投票中心的建成。我的个人权利就不可能得到有效保障和尊重!”当地巴里巴拉县长前来慰问,亲自牵来一头代表当地最高礼仪的活牛送到陈长青大队长手中,“这是犒劳你们的!”

    此后,他们又相继完成了图勒雷、科瓦乔克两个公投基站的建设任务。联苏团总司令欧比少将在视察维和工程兵大队时称赞中国维和工兵的辛劳付出为他们赢得了“联苏团名片”的美誉。大队首个公投基站的建设经验,也被联苏团推广至其他战区,各方参观者一时络绎不绝。

    5名企图袭击我营区的不明武装分子被成功驱逐

    作为苏丹南部地区重镇的瓦乌,多年战乱遗留下无数地雷和未爆炸弹。这里驻扎着苏丹人民解放军、政府军和各类武装派别数十个。中国工兵所在的联合国维和部队营地被大家称为“UN城”,距离苏丹人民解放军的营地只有3公里。平时,官兵们外出施工经常能遇到背着枪的当地武装人员。

    在大队作战值班室值班日记上有这样一段记录:2010年10月10日凌晨2时40分,5名企图袭击我营区的不明武装分子被成功驱逐。

    提起这个惊心动魄的夜晚,作战参谋齐宜鹏仍心有余悸:“凌晨2时35分,在营区西北角2号岗楼担负警戒执勤任务的战士突然向值班室报告,发现3至5名不明武装人员潜伏在营区西侧防护墙外,正实施侦察并用手机与外界联系。” 

    尖利而急促的哨音骤然响起。“警戒分队迅速全副武装赶到预定防卫位置!”防弹衣还没来得及穿好,陈长青大队长和李兆信政委就冲出了宿舍。

    “情况怎么样?”陈大队长一边急切地询问哨兵,一边拿起夜视仪小心观察着。经验告诉他,在这个时间出现行动可疑的武装人员,是十分危险的,必须尽快驱离。

    “翻译来了吗?”

    “到!大队长!”早已站在一边的王建翻译等待着命令。

    “迅速表明我方立场,劝其赶快离开!警卫分队密切关注,听令做好还击准备!齐参谋马上联系战区司令部,报告情况!”短短20秒时间,陈长青连续下了三道命令。

    随后,武装分子似乎觉察到没有机会下手,在远处徘徊了3分钟,最后悻悻离去。

    “当时我们是枪不离身,子弹上膛,整装坚守了一夜。”齐参谋说,“第二天的战区安全通报中说,当晚瓦乌市区发生了两起针对联合国维和人员的袭击事件。”

    “在苏丹公投敏感时期,大家的神经都是紧绷着的。”担负大队警卫任务的支援保障中队中队长徐海波说。他最难忘的是穿越苏丹南北“分界线”阿卜耶伊的惊险历程。

    去年11月6日,大队接联苏团指令,72名官兵携带19台车辆和必要的武器装备,前往苏丹北部城市欧拜依德运输后勤物资。

    从瓦乌到欧拜依德必经阿卜耶伊。阿卜耶伊连接苏丹南北部,石油资源丰富,被视为苏丹的“敏感神经”。为了争取这一地区的实际控制权,各类武装组织沿途设置了众多关卡。

    车队行至这一区域,陈长青大队长命令:“各车缩小车距,谨慎行驶,警卫人员枪弹结合,高度戒备。”各驾驶室里随即传出安装实弹匣的“喀嚓”声。

    不久,对讲机里突然传来车队尾车的报告:一辆载着10余名不明身份武装人员的卡车正尾随车队!他们高声叫喊着,不时挥舞手中的枪支!

    形势陡然紧张,各车警卫人员严阵以待。带队的陈长青大队长紧握无线电台话筒,随时准备根据敌情下达战斗命令。

    武装分子尾随10余分钟后,见无机可乘,便转入路旁丛林,似乎是在为下一次行动做准备。

    半小时后,车队驶入安全的苏丹北部地区,大家这才松了一口气。

    这次长途运输任务,官兵们历时14天,往返行程2000公里,通过联苏团3个战区,途经70余处武装关卡,在安全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创造了中国维和部队首次跨战区运输任务的奇迹。

    “你们是我们最好的朋友”

    去年10月1日,官兵们正在过国庆节,战区工程部突然发来紧急求援信件:一辆联合国运水车深陷沼泽中,情势危急,请求支援。

    由挖掘机操作手、修理工和支援保障中队战士组成的救援小分队立即赶赴距离营区20公里外的事发地域。赶至现场大家看到,联合国运水车正停在一片空旷的水草地上,淤泥早已没过车轮。周围芒果树下站着五六个当地小孩,车上的两名肯尼亚籍司机看到中国工兵来了,激动地使劲招手。

    操作手张智上士操作挖掘机试探着进入沼泽地,小心翼翼靠近了遇险车辆,然后用钢丝绳拴住运水车,由于淤泥和碎枝叶塞满了运水车挡泥板,车轮转不动,挖掘机只能拉着它滑行。

    马达轰鸣,泥浆四溅。由于受力过大,好几次挖掘机突然翘起头,尾部陷入淤泥。张智操作挖掘机一边自救,一边救援。花了一个小时,终于把运水车拖到大路上。

    成功获救那一刻,联合国运水车司机双眼溢满泪水,一走下车便紧紧握住了张智的手:“要不是你们来得及时,恐怕我们要见上帝了!”

    “在异国他乡传播友谊与和平的种子,这是中国工兵共同的理念。”大队政委李兆信说。

    连年的战乱使得苏丹基础设施十分落后。中国工兵进驻任务区以来,积极为当地筑路架桥、维修房屋、义务治病。位于“UN”城东南8公里的巴比拉村就是他们长期援建的部落村庄。

    这个近500人的土著部落,绝大部分居民只能靠联合国在当地的粮食机构发放的救济粮过活。官兵们经常利用节假日来到这里开展帮扶活动,为村民送医送药、捐赠生活用品、传授种植养殖技术。

    今年2月2日一大早,官兵们带着中国新春的美好祝福来到这个芒果林深处的小村庄。之前,中国工兵就和村民们约定好了一起过中国农历新年。

    看到中国军人的车队,早早在村口等候的巴比拉村村民欢呼起来。“来看看我们的小鱼塘吧!”拉比酋长一边拉着客人的手,一边迫不及待地招呼自己的儿子卡曼奇去捕鱼。这个鱼塘原来是去年8月官兵们为解决村民饮水难题而临时开挖的一个约4000平方米的水池。为了让小水池发挥更大的作用,村民们特地买来了容易生长的尼罗河鲤鱼鱼苗,如今,捕鱼卖鱼成了村民们重要的经济来源。

    “这是我们给尊贵客人准备的新年礼物!”卡曼奇把刚捕上来的10多条活蹦乱跳的鲤鱼交到了陈长青手中。陈长青大队长说:“鱼在中国象征着年年有余,也祝你们早日过上好日子!”

    看到中国朋友来了,48岁的村民欧德曼激动不已。去年8月,一场车祸让欧德曼右小腿骨折,在缺医少药的情况下他连日常生活都很难自理。“是中国朋友及时将我转送到联合国医院,这才得以康复!我爱你们!”战士们后来还顶着40多摄氏度的高温帮他建起了新房。重新燃起生活希望的欧德曼,不仅在瓦乌城里做起了小生意,还娶到了心仪已久的姑娘。

    “按照中国习俗,过年了要吃饺子!”官兵们将早已准备好的饺子,还有10袋面粉、10桶食用油、300公斤大米分发到村民手中。这将极大地缓解巴比拉人的生活压力。

    “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 已经72岁的拉比酋长第一次吃中国的饺子,笑得合不拢嘴。吃过饭,拉比带着村民和官兵们一起跳起了欢快的舞蹈:“你们是我们最好的朋友!这里就是你们的家乡!”

    “这里的天很蓝”

    瓦乌任务区内各类毒虫肆虐,官兵们自编的“蚂蚁能堆山,苍蝇会咬人,老鼠有猫大,白蚁像飞雪”顺口溜是这里的生动写照。

    苏丹有“世界火炉”之称,而瓦乌任务区又被称作“架在炉子上的笼屉”。但为了避免被毒蛇咬伤或被蚊虫叮咬感染疟疾,无论天气多热,官兵们都穿着长袖衣裤和高腰战靴,皮肤常被汗水浸泡得过敏溃烂。

    天气炎热加上运输时间长,联合国供应的食品送到营地时常常过了保质期,蒸出来的馒头“黑得锃亮、硬得出奇、酸得要命”。刚开始,许多战士看到这种又黑又硬的馒头根本没有食欲,每次吃饭,几个大队领导像战前动员一样带头吃,但效果并不明显,后来只好硬性“规定”:每顿饭每人至少吃两个馒头,大家互相监督,把吃饭当做任务来完成。

    每天执行完任务,想冲个凉水澡在这里也是奢侈的。大队现有的两台净水设备,已经使用近5年,部件老化严重,净化水能力明显下降,因此大队规定每人每天5升用水量。

    生活上的困难容易克服,最大的折磨还是对亲人的思念。“抵达任务区以来,大队先后有13名官兵家属临产,两名战士家人病危,但他们依然无怨无悔默默地战斗在各自岗位上。”李兆信政委动情地说。

    陈长青大队长已是第三次走出国门执行维和任务。女儿10岁了,他还没有陪她过过一个生日。他在给女儿的信中说,“女儿,也许等你长大了,就会明白爸爸了!”

    无法尽到父亲责任的支援保障中队中队长徐海波,把对还没见过面的儿子徐子瑞的思念也写进了字里行间:“吾儿,你知道吗,这里的天很蓝!”“今天给你妈妈打电话时,你睡着了,妈妈说你在微笑,是在想念爸爸吗?爸爸每天都很想你!”

    欠了父母,误了孩子,亏了妻子,这是远在万里之外的苏丹执行维和任务的官兵们无法回避的考验。

    闲暇时间里,维和工兵们最爱唱电视纪录片《中国红·和平蓝》的主题曲——“中国红和平蓝,责任使命一肩担,年轻的中国军人,青春在红海上扬帆,妈妈的叮咛记在心上,祖国的嘱托重如山,为了世界的和平安宁,我们把苦涩嚼得甘甜……”

红土地上的中国蓝盔
心态纠结的澳大利亚对中国两面下注
逐渐变异的例行军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