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企业建起了团组织,身为“老板”的王世岩遇到年轻员工时又多了一句口头禅:“你们什么时候搞活动呀,我来拨钱!”
“真是倒过来了,老总催着我们搞活动,看起来比我们还心急。”一位年轻员工打趣道。
作为安徽芜湖本土的一名青年企业家,王世岩目前在芜湖、合肥、南京三地拥有5家公司。去年9月,在团安徽省芜湖市委的指导下,王世岩控股的一家小额贷款公司率先成立了团支部,20多名年轻人在一栋高档写字楼里组建了一个新的“家”。
提到“共青团”,王世岩心中有一丝不舍的情结——他在大学时就是班上的团支部书记。没想到时隔20年,自己的企业里也挂起了鲜艳的团徽。在他看来,建团不仅仅是一项政治任务,也关乎企业自身的发展,尤其对处在发展态势的中小企业来说,团组织就是一部天然的“助推器”。
和王世岩有类似想法的企业家还有很多。近日,中国青年报记者走访了安徽芜湖、阜阳等地的非公企业,不少“老板”们道出了心里酝酿已久的那本“团建经”。记者发现,对于企业建团,他们并非冲动,也非迎合,而是基于现实需要做出的理性抉择。
“团组织提供现成的企业文化”
企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可人才的流失一度让王世岩心头添堵,随着公司两名“元老级”年轻骨干相继离去,他陷入了反思:难道我们开出的薪水不够高?
事实说明薪水不是唯一的吸引力——两名年轻人并没有选择收入更高的民营企业,而是去了相对稳定的事业单位。
“民营企业的生存环境不是太理想,不少员工缺少归属感,很少有人抱着‘在这里干一辈子’的心态,只要条件成熟了就想走。”在王世岩看来,归属感的培育离不开企业文化的建设,但是企业文化的积淀需要一定的时间,“一个严峻的事实是,很多中小企业的寿命只有几年”。
“可以说,团组织的建立为企业文化找准了方向,也加快了它的发展。”王世岩很庆幸自己的选择。
“企业做到两三百人,管理就会出问题,因为看不见下面的具体操作。”芜湖一家投资管理集团公司的老总彭卫明也曾遇到过企业发展的瓶颈期。他的集团公司下属5个分公司,涉及旅游、文化传播等领域,员工400多人,来自好几个省。
“作为老总,你不可能每天都和所有人打个招呼,你不能了解到他们平时在想什么、做什么。”多年前曾在一家食品公司干过团支部书记的彭卫明认为,年轻人在工作中时常会遭遇价值观与现实、期望与待遇之间的落差,但是没有一个交流沟通的平台。“由于业务流程的限制,他们不能绕开层级,表达受限制,与领导有距离。”
不久前,彭卫明的公司也成立了团支部,团支部书记还享受到每月50元的津贴。“虽然钱不多,但这是一份荣誉,给人一种又回到了国营企业的感觉。”彭卫明说。
“现在有了团组织,可以把员工的意见直接反馈上来。”彭卫明告诉记者,前段时间团组织发挥渠道优势,帮他解决了一个困扰已久的问题。
当时,一家公司里有不少年轻人上班时间“挂qq”聊天,浏览不相关的网站。为此,公司让技术部门把网络封了,结果影响了正常工作不说,不少员工还闹起了情绪。
思来想去,公司决定让团支部牵头,发动员工自己出主意、拿方案,“自己管理自己”。经过“民主讨论”之后,网络恢复了。出人意料的是,大家反而变得更自觉了,只是在下班时间娱乐一下。
“通过团组织的工作,很多促进企业发展的好建议也汇聚到我这里,这些年轻人的观察力让我都很吃惊。”彭卫明不禁感慨:“团组织提供了现成的企业文化,又何必再找其他!”
“团干成长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
张旭冉刚刚应聘到阜阳一家肥业公司时,一度迷惘,甚至认为社会不公,对市场策划工作提不起精神。眼尖的公司团支部副书记、技术部主管叶明立马“瞄”上了他,迅速和他结上了对子,从生活到工作,关怀无微不至。
自己的生日到了,张旭冉不仅收到了团支部发来的温馨短信,还和同月出生的团员青年一起欢度了公司举办的生日晚宴。这让他感动万分:“一股暖流在心中涌动,我开始思考自已能为企业腾飞做些什么。”
从那以后,张旭冉就像换了个人似的。不久,他被推选为公司团支部委员,并被公司任命为六安片区纵队长。张旭冉果然不负重望,把销售工作做得风生水起。
此时,公司正致力于打造“县级服务平台+乡镇配送中心+村级供肥点”模式,急需一批德能兼备的区域经理。张旭冉再次进入公司决策层视野,被任命为皖中区域经理。目前,在张旭冉的领导下,公司产品市场占有率在皖中区域大幅提升。
张旭冉的成功并非个案。在他所在的公司里,一批团干部伴随公司的发展得以迅速成长,相继成为公司的中坚力量。
“就是要让广大团员青年伴随公司发展的节拍起舞,其成长与企业腾飞实现同频共振。”在公司董事长李文胜眼里,团干部就是“企业争先创优的先锋队、科技创新的先锋队、开拓市场服务‘三农’的先锋队、企业文化传播的先锋队、企业复合型人才的后备队”。
“只有让团组织在企业有位,团组织才能大有作为。”李文胜坦言,在企业遇到困难的时候,或者发展进入关键时刻,最先想到的就是团员青年这支值得依赖的队伍。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在王世岩看来,共青团就是培养后备军和助手的,这与企业的人才梯队建设定位正好一致,而团组织提供了一个“推陈出新”的平台。
团支部书记张佳是公司的业务经理,年仅23岁就挑起了大梁。“不过到了年龄,他就得转出去,成为公司的中层。这样才能让更多的年轻人进来,接受共青团的锻炼,展现他们的才能。”王世岩规划着这批年轻人的未来走向,因为他有自己的盘算:“目前,公司主要做的是金融,一旦投资实体,最缺的就是人。”
“不注重党群工作的企业,永远做不大”
鲁海元是芜湖一家大型物流公司的董事长,每天面对的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和几十张年轻的面孔。
因为企业的快速发展,经营与管理上的问题不断凸显,搏击商海多年的他一度感到迷茫。通过MBA课程的系统“充电”,鲁海元深深地意识到,团队精神决定了一个企业的成败。
“靠发钱解决不了问题,要想把年轻人的心拢在一起,应当借助团组织的力量。在任何时代,信仰都不会过时。”有多年党龄的鲁海元告诉记者:“作为一个企业,不注重党群工作,永远做不大。”
对此,芜湖一家装饰公司的老总曹学斌深有体会。他的公司先后建立了党支部、团支部,在此之前,自己也加入了芜湖市青年企业家协会。
对曹学斌来说,团组织让企业多了一条参与社会的组织化渠道。这种渠道有利于加强企业与党委、政府的沟通,反映企业的呼声,帮助企业赢得商誉。
现在,让曹学斌倍感轻松的是,与政府部门打交道无须事必躬亲了。“因为团市委、区委经常搞活动,很多年轻人与政府部门都熟悉了,他们出面就能搞定了。”
“前不久,一位青企协会员的酒店开分店,我自然而然地接手了他的装潢工程。”曹学斌表示,通过党团组织,企业拿到了不少项目,获得了很多以前未曾接触到的信息。
一个多月前,区里组织学习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曹学斌和团员青年一道参加了学习。在学习中他了解到的“国家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一信息,让他做出决策,投资了一家规模不小的KTV。
“别忘了,我也算是一名青年,企业有了团组织,对我也是一个促进。”曹学斌坦言,作为企业老总,应当做出表率,引导青年员工参与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