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清华大学为首的7所高校、以北京大学为首的13所高校和以同济大学为首的9所高校分别举行的联合自主招生考试,引发公众高度关注和热议。
有人说,重点大学进行自主招生联考,可以不拘一格选人才,是对现有高考体制的有效改革和补充;但同时也有人担心,多次联考让学生四处奔波,加重了学生负担,甚至可能形成新的教育不公。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腾讯教育,对3076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4.4%的人表示自己一直在关注自主招生联考的新闻,其中23.9%的人表示“高度关注”。
自主招生联考为何吸引如此多的考生参与?
自从得知国内重点大学将进行自主招生联考后,北京市某国企员工张元(化名)就立刻把这个消息,向周围有孩子读高中的亲戚、朋友都通知了一圈。甚至在过年的聚会上,他也不忘再次提醒这件事情,“通过了这些考试就可以获得相应的高考加分,现在高考竞争这么激烈,谁愿意放弃这么大的一个挤进名校的机会?”
据《新民晚报》等媒体报道,教育部主管部门在2010年年底曾发出通知,明令各高校2011年自主招生比例不得超过本校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5%。然而,据预计,今年参加名校自主招生联考的考生将达到20万人。在部分城市,甚至出现了过半考生参加多次联考的现象。
自主招生联考为何吸引如此多的考生参与?调查发现,87.4%的受访者认为首因在于“名校录取名额紧俏,大家不愿放弃任何机会”。
其他原因还包括:“自主招生考试新颖灵活,更具吸引力”(45.5%);“可获得高考加分”(42.5%);“受从众心理影响”(33.4%)等。
据了解,教育部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自主选拔录取试点工作实施办法(试行)》中明确规定,自主选拔录取作为以统一入学考试为基本方式的高考制度的重要补充,主要招收具有创新潜质、学科特长,以及全面发展、综合素质较高的考生。
当前名校自主招生联考是否实现了自主招生制度的初衷?调查显示,62.6%的人认为“部分实现了”,21.9%的人认为“没有实现”,仅4.2%的人认为“充分实现了”。另有11.3%的人表示“不好说”。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熊丙奇认为,和之前各自为政进行招生的状况相比,名校自主招生联考无疑具有一定的进步。但是,它也存在不少弊端。
他分析指出,首先,动辄10个小时的考试时间过长,一般考生很难吃得消。其次,考试间隔过密。如果考生清华和北大的联考都参加,就意味着两天内要考近10个科目。并且,由于这些联考多安排在2月下旬,距离高考只有3个月的时间,考生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还有,在当前自主招生考试的评价体系中,学科成绩被过度重视,对考生能力的考察则显得不足。从申请报名到各校联考,再到最后的高考,当前自主招生考试制度对一个考生的学科成绩进行了3次重复评价,这显然与自主招生所标榜的“多元评价体系”背道而驰。
“未能摆脱与统一高考、集中录取的嫁接,是当前自主招生制度的最大缺憾。考生考了那么多次,最后还是只能收到一所学校的录取通知。考生不但不能充分选择,反而加重了负担。由于高校仍然不能完全自主招生,联考就沦为了‘抢生源’的工具。”熊丙奇说。
本次调查显示,49.7%的人认为,名校自主招生联考加重了学生负担,无异于“小高考”,对考生、家长、老师都是一种折腾。
自主招生联考对哪类学生最有利?
陕西省安康市某县级中学高三学生李天(化名),一直梦想着能跨入南京某名校的校门。去年年底,当看到该校发布的自主招生简章时,她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然而,经过反复比较和激烈的思想斗争后,她最终还是放弃了。
“自主招生的考题和高考有很大区别,我们这里根本没有相应的辅导班。并且,还要到南京去考试,太折腾了。万一自主招生考试没考好,最后还影响了高考,岂不是得不偿失?自主招生制度对我们这样的农村、小城镇的学生太不利了。”李天说。
自主招生联考对哪类学生最有利?调查中,50.0%的人选择“城市学生”,仅3.9%的人选择“农村学生”。受访者给出的其他选择为:有专业特长的学生(57.7%)、综合成绩拔尖的学生(57.6%)、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学生(49.4%)、有关系的学生”(42.6%)等。
首都师范大学首都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院副院长蒋建华认为,名校自主招生联考对农村学生的不利之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在考试准备上,农村学生可能缺少复习资料以及辅导班的辅助;在应试成本上,农村学生百分之百需要舟车劳顿地各地赶考。
不过,蒋建华同时表示,评价一项教育制度的好坏,关键要看它的价值取向。名校自主招生联考制度旨在提高大学招生的自由度,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当然,在自主招生的具体操作上,还应该不断改进,充分发挥制度的正效应,让更多学生获得参与自主招生考试的机会。
公众对于改进名校自主招生联考制度有哪些建议?调查显示,74.0%的人首选“要做到公正、公开”。
“想要真正解决公正问题,关键在于让大学之间相互竞争,学生能够用脚投票。”熊丙奇指出,如果一个学生可以参加多次考试,拿到多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进行自由选择,那么大学为了不影响声誉与生源,保证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就必然有动力来维护招生的公正性以及随后教学的质量。
本次调查中,受访者对于名校自主招生联考的其他建议还有:应注重教育公平,在城市学生与农村学生间做到平衡(63.2%);增设考点,避免考生舟车劳顿(54.1%);选拔方式应尽量有特色,避免成为“小高考”(53.6%);应专注于选拔专才,不能变为名校“掐尖大战”(51.4%);各种联考互认成绩,学生只考一次(50.5%)等。
本报记者 向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