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

2011年03月01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从孩子看家庭系列

越位之痛:做回自己有多难

心航路心理网主持人 张丽珊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3月01日   11 版)

    核心提示 

    智力超常的儿童往往会对自然科学表现出超凡的能力,但对人情世故、情感的体验却只能遵循人对社会的认知发展程度,很难出现“超前”。

    只胜文聪明又懂事,从小就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邻里羡慕的对象。可是到了高三,一切发生了重大逆转,她扬言放弃无望的学业,痛斥父母的虚伪,还参与家庭内政,将近80岁的外婆被只胜文气得几次住进医院……

    女儿曾经是一个小天使

    只胜文早慧,很小就表现出超强的学习能力,三岁熟背《三字经》、《弟子规》,她还有很好的动手能力,对拼拼装装拥有天然的兴趣。胜文很贴心,她能准确地体察妈妈的情绪,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周围人一直艳羡他们一家三口——夫妻价值观趋同,事业成功,孩子聪明懂事。

    不想,胜文高三时一切发生了重大逆转。她扬言要放弃无望的学业,痛斥父母一直骗自己,造成自己不会人际交往,还责问父母为什么不真诚?为什么为了谋求家族的平衡,不惜损失小家的利益,害得自己不得不披挂上阵,充当恶人……

    母亲刘萍认为是高考给争强好胜的女儿造成了太大压力,出现暂时性情绪失控,升入大学,压力减缓,失控的情绪会不治自愈。可进入大学之后,问题越发严重,最后被心理医生诊断为“躁狂型抑郁症”。

    身为局级领导的刘萍显得比实际年龄苍老很多,自从女儿高三情绪波动以来,刘萍没睡过一个安稳觉。刘萍夫妻都出生于书香门第,深受儒学的浸染──父严母慈子孝,并力求将这些美德传递给女儿。只胜文从很小就知道克制自己的情绪和需求,在家族同辈孩子中最听话、最能体谅大人,为此她深得长辈的疼爱。

    上小学前,脾气暴躁的姐姐把胜文的脸挠出血印,胜文只是默默地掉眼泪,既没还手,也没找大人告状。爷爷得知此事之后,狠狠地揍了大孙女,给胜文买了很多画书鼓励她的隐忍。

    刘萍乐于付出,从不索取。在工作中,有一段时间,凡是分工不明确的工作都由她来做;在生活中,作为大嫂,刘萍扛起婆家所有负担,她给上大学的小叔子寄生活费,将瘫痪在床的婆婆接到自己家……作为最小的女儿,她本着“权利上我是1/N,义务上我是百分之百”的信条,为娘家遮风蔽雨,极尽操劳……

    只胜文曾经是刘萍内心最温暖的港湾。刘萍在外面始终保持坚强、乐观的形象,遇到委屈回家就讲给胜文听。女儿仿佛能够听懂妈妈的话,默默地用小手替妈妈擦拭眼泪。刘萍坚信女儿是聪慧的,母女连心,孩子是老天赐予她的天使。

    中国的“忍”文化对人的身心和谐构成了巨大挑战。人在现实层面遇到困难,产生负面情绪,应该及时地在意识层面化解掉。“忍”就是将负性情绪由意识层面“压”到了潜意识层面,表面上负性情绪没有发作,却在潜意识形成一个痛点。每个痛点就像一个小的火药库,一旦遇到类似的情景,火药就会被点燃,以超出人们预想的强度爆炸。    

    妈妈,你太虚伪了!

    高二下学期,当胜文第一次说母亲“你太虚伪了!你难道不累吗”时,刘萍震惊了。

    进入高三,女儿失控的情绪不断升级,她跑到外婆家,指着外婆大喊:“你为什么欺负我妈妈?你有这么多孩子,为什么遇到困难只找我妈妈?她已经被你折磨得变态了,我承担着她变态的后果……”将近80岁的外婆被胜文气得几次住进了医院。

    刘萍简直无法理解女儿为什么介入到成年人的事务中来,她的劝阻对女儿来说只能是火上浇油:“你又装,你又不真诚,本来你不想做这些事情,为什么不明确告诉他们呢?”开始家里人认为孩子是“童言无忌”,传达了刘萍的真实感受,刘萍反复解释,并用实际行动消除了大家对她的误解。

    刘萍坚信孩子是高三压力太大了,找个借口宣泄一下,上大学就好了。她一心期待着女儿上大学,结果事与愿违,上了大学,女儿的“斗争精神”更加高昂,经常教训父母。刘萍因为女儿对家人的无理深深自责,她只能用加倍的付出来弥补,而这样无疑更加激怒了胜文。

    只胜文因善于“隐忍”而备受宠爱,强化了她压抑自己负性情绪的动机,她的潜意识中布满了与年龄不符的痛点。升入高二,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痛点被引爆,负向情绪到了无法自控的地步。此时只能通过系统的心理辅导,科学地处理痛点。否则,旧的痛点还会引发新的现实问题,形成新的痛点,反复循环则会扭曲一个人对自己、对他人和对社会的认知。

    我的拧巴来自父母的包办代替

    已经上大三的只胜文长着可爱的娃娃脸,眼睛里充满了怀疑和恐惧。

    “父母在事业上肯付出,严于律己,一步步走向成功,我一直将他们看作人生的榜样,对他们言听计从。初中时,我不理解同学为什么对父母逆反,同学像看外星人一样对我说,‘傻孩子,等你长大就明白了。’高二时,我终于理解同学了。父母的掌控渗透到我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我的思维与同龄人完全不一样,我自己拧巴,与他人交流拧巴,总之,我就是一个怪物……

    “我绝望了,就像父母一直抱着我,我根本不会走路,肌肉萎缩了。我长大了他们就把我放到地上,让我自己走,可我从来没走过,不会走。但妈妈不能理解,只是一味地说:‘走呀,你肯定会走,别的孩子都会走。’我希望他们帮我,但又害怕一旦让他们帮我,他们就会图省事,再次把我抱起来……我错过了别人学走路的时机,现在人家都跑了,我还在怪怪地蹒跚……

    “为了改善现状,我看了许多心理学方面的书,有的书说人的心理问题都是父母造成的,我难以原谅他们在我成长中所犯的错误……”

    只胜文思维敏锐,语言表达准确,有着强烈的自我探索和自我改善的动机,这使我们之间的交流很快进入主题。

    在现实生活中,父母怕孩子遇到危险,把孩子抱在怀里,孩子获得了暂时的安全,却失去了部分自我成长的机会。其实这种现象很普遍,但我觉得这不是给只胜文造成困扰的真正原因。

    “胜文,我理解你比同龄人慢半拍的尴尬,但以你的聪明才智,追赶上大部队并不是不可能的事。造成你情绪上难以自持,是不是还有其他原因?”

    “我渴望父母能够认真地面对问题,但他们总是逃避,装作很无辜、很委屈的样子,好像一切都是我的拧巴造成的,可我的拧巴是他们造成的。”

    只胜文说,她曾经将自己认为有意义的心理学书给父母看,并将重点都用红笔画上了,父母表面上答应,实际上根本就没看。为此她让父母当着自己的面念,可父母就算念,也只是为了安抚她,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要改变。

    “你觉得自己和父母,谁更需要改变?”我问。

    “都需要呀,如果他们不改变,我怎么能改变呢?”

    我笑了。“胜文,我觉得你现在最需要一个襁褓!”

    胜文沉默了……

    我给胜文留了家庭作业,思考亲子双方的冲突事件,并根据重要程度进行排序。同时要求她将目前可能会看的书目列出来,我要对她的书进行一下筛选。

    一般情况下,我不建议处于负性情绪状态中的人看心理学方面的书。如果一个人处于积极、客观的状态,每本书可能都会给我们打开一扇窗;但如果一个人处于消极、自卑的状态,则会将自己的内心感受投射到书中,为自己的负向情绪寻找理论依据,从而陷入更加深度的焦虑之中。在日常咨询中,我往往根据来访者的具体情况推荐他们看电视剧、小说、电视节目等,帮助来访者从思辨状态中走出来,感受现实生活。

    父母逼我成为家庭捍卫者

    间隔的一周,胜文的情绪平稳了一些,只和妈妈发了一次脾气。起因是大伯的女儿为了考英语六级非要上最贵的强化班,父女闹意见,刘萍觉得孩子想学习是好事,就帮着交了3000元学费。

    “我妈出手可大方了,亲戚们都摸透妈妈的性格了,只要是花钱的事都和妈妈说。其实她自己省吃俭用,也从不给我多花钱。妈妈就是烂好人,姐姐从小就霸道,总欺负我,每次我挨打了,妈妈都说‘胜文是好孩子,胸怀宽广,不计较’,我当时觉得自己像个圣徒一样崇高。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觉得妈妈爱周围的每一个人,只是不爱我……”

    胜文的呼吸开始急促,我知道她之前痛苦的情绪体验又被唤醒。我帮助她做放松训练,渐渐地,她的情绪平稳下来。

    只胜文说,在她的记忆中,父母无论自己是否愿意,只要别人需要,他们就会应承下来。回家之后,他们也会唠叨、抱怨。他们为了家族付出很多,不但没人夸奖,反而遭嫉妒,他们这样做根本就不值。又累、又委屈,把身体弄坏了。“我怎么办?只能披挂上阵,尽力保护他们。”

    胜文参与家庭内政,对外婆和奶奶发泄不满的心理原因水落石出了。

    “胜文,你真是孝顺的孩子。只是你太年轻了,根本就无法弄懂成人世界的规则,你的‘见义勇为’和‘拔刀相助’显得有些稚嫩和无厘头。”胜文不能理解,但表示愿闻其详。

    我告诉胜文,父母接受儒家思想教化,拥有很强的道德感,他们追求精神上的富足感。他们发自内心地助人,在助人中体会到价值感和幸福感,为了能够更好地助人,他们努力地工作,由此又获得事业上的成功,他们是在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中运行。

    “但是,为什么他们在家里会批评别人的依赖或不努力呢?”

    “胜文,你的父母道德高尚,但他们是人,不是神,有着人的各种情感,他们用自己的道德标准来衡量周围的人,有抱怨是正常的。他们凑在一起讨论、倾诉本身就是宣泄和处理自己负性情绪的过程,给心灵洗个澡,然后清清爽爽地走出家门,以积极的状态面对外人。”

    “我认定,凡是让我妈妈受委屈的人都是坏人,都是我要打击的对象。” 胜文忽闪着大眼睛,我看到了她纯真的内心。

    我告诉胜文,当年由于她的善解人意,父母忽略了她的年龄和认知水平,将自己的内心感受不加任何过滤就传导给她。遗憾的是她太小了,根本无法理解人情世故,只将父母的负面情绪记录下来。随着成长,内心的负面情绪越来越多,无法解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造成人际交往困难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对!我小的时候的确表现出很成熟,从不给成人找麻烦,所有的事情都能包容。”

    “看看,是你误导了妈妈呢!”我和胜文都笑了。

    “妈妈对你的教化都是源于对你的一生负责,她要求你学会优化情绪、胸怀宽广、克勤克俭,这些都是人最可贵的美德。而对周围人,她只是帮助人家解决眼下的困难,对吗?”

    胜文的目光中充满了温和,“这么多年一直积压在我内心的结,终于解开了。我从前还觉得自己特别招人烦,不然为什么连妈妈都爱别人胜过爱我呢。”

    家庭是一个系统,如果系统内每个成员都各居其位,系统就会和谐运转。而系统中如果有一位成员越位了,无论是朝着好的方向还是坏的方向,都会造成整个系统的不和谐。作为家中最小的女儿,刘萍超越了自己应有的位置,而成为自己母亲的母亲,表面上付出很多,却给别人制造了压力,将娘家的系统弄乱。她的这种越位又将自己的小家系统弄乱,胜文无法安然扮演女儿的身份,她也做起了母亲的母亲,像老鹰抓小鸡游戏中的老母鸡,去保护刘萍、保护他们的三口之家。家庭成员恪守自己的本分是维护家庭和谐的关键点。

    根据我的递进式要求,胜文要做回母亲的女儿、外婆的外孙、奶奶的孙女的身份。胜文给我发来邮件说:“回到自己的角色感觉人生简单了,超级轻松了!”

    胜文的咨询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成长中形成的不合理理念直接影响着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影响了她对人际交往的认识和把握。我一直在她旁边,不断地将情商这块短板加长,缩短和她智商之间的差距。

越位之痛:做回自己有多难
为什么我一看到男生就脸红?
看台
万花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