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科技投入并不少,但是大部分资金都给了科研院所,生产的产品却多是论文。”在今天的政协小组讨论会上,全国政协委员、神州数码董事局主席兼CEO郭为坦陈。
郭为认为,虽然我国的GDP增长很快,但是增长的技术含量并不高。在他看来,这和现在的自主创新体系有关系,他认为如今的科研体系并不合理,政府投大笔资金给科研机构,出来的却是论文,如果把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再转化成商品,还要再投钱,中间的转化链条长,而且转化率也很低。“转化率不会超过10%。”他说,这样造成企业也缺乏自主的核心技术。
“以iphone为例,它的成本不超过100美元,售价则达到499美元,而中国在它上面的附加值却只有几个美元。因为核心技术在iphone,所以他们的利润就可以拿到300多美元,而我们的代工企业富士康,依靠廉价劳动力获得的附加值就只有几美元。”郭为说。
在我国有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缺乏自主的核心技术,依靠代工,用廉价的劳动力换取一些代工费,而利润的绝大部分都被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外企业获得。“还是因为我们的科研和企业之间不能很好地结合。”全国政协副主席、中科院院士王志珍曾在媒体上披露,目前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大约在25%左右,真正实现产业化的不足5%,而发达国家通常都在80%。
“目前,我国各类重点科技计划,其侧重点主要还是在推动高端技术领域的突破与创新上。为避免纯科技的创新竞赛,我们需要将目标或全国科技工作的重点逐步转移到应用创新上。一个国家的信息技术发展水平并不取决于单一技术的水平,即使我们在高性能计算机的研制方面全球第一,但就信息技术的综合发展水平而言,我们还是落后于新加坡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郭为在今年的提案中写道。
他认为,中国有很多基础研究人才,但缺少实用的创新人才。“1986年邓小平就曾经说过,我们要培养自己的爱迪生和图波列夫,中国要多点这种实用创新人才,不是为了写论文,不是为了得诺贝尔奖,而是要为祖国的发展建设作贡献。”
为此,他建议,中国要建立完善的国家创新体系,根据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以若干关键应用领域为突破口,选择龙头企业作为重大科技项目的承担主体,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以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为契机,鼓励企业建立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推动不同类型创新资源和能力的相互激发与协同作用,促进各种创新要素的创造性融合,增强创新的集成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