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开局之年,福建省更加扎实地围绕幸福指数增长,以大财政托保大民生的和谐发展思维,加快推进地方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力保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走上加速递增之路。
新年伊始,福建省就提出,继续打好以重点项目、城市建设等为内容的“五大战役”,拟定年度项目投资约达6000亿元,为二次产业培元固本,促进三次产业规模壮大,有效扩大城乡就业,夯实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基础,使项目发展紧紧围绕着增加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运转。
位于福建中部沿海的福清核电站是“五大战役”的重点项目之一,该核电站在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加快建设。福清核电站负责人为记者算了一笔工程建设带来的环保、经济和社会效益总账:核电站一期工程1、2号机组将分别于2013年11月和2014年9月建成发电,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00吨,减少10万吨火力发电用煤的灰渣以及大量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排放;可拉动地方相关新增的商业、金融等三次产业投资达1000亿元;可增加地方就业人数约1万人。
闽北南平市顺昌县是一个20多万人口的山城,该县保持了高达82.8%的森林覆盖率,县城的绿化率也在90%以上。尽管顺昌目前仍是一个经济欠发达县,但它在加快上项目的过程中认准了一条科学发展的金科玉律:青山常在,绿水长流,既是竞争力、生产力,更是政绩。顺昌县县长朱志华告诉记者:“我们追求的目标就是,通过协调、科学发展,老百姓不一定要过得很富有,但一定要过得幸福。”
过去的一年,福建全省上下凝心聚力谋发展,在洪涝、台风频发的大灾之年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突破2000亿元和1000亿元大关,同时以大财政托保大民生的格局日益凸显,全省财政在社会保障性住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与民生相关的领域总支出1071.08亿元,占财政支出的六成以上。
今年春节前夕,福建全省3万多农村灾后重建户基本搬入新居。南平市延平区来舟镇蛟湖村村民廖菊娥的土房子在去年6月的暴雨洪灾中被冲毁,今年元旦后,廖菊娥一家搬进了由政府统一规划建设的三层小楼房。记者看到,三层小楼很像城里的“连体别墅”。米色的地板砖衬着雪白的墙壁,客厅里摆着浅蓝色的布面沙发和34英寸的大彩电,各种生活用品基本齐全。“要不是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做梦都想不到能够住上这么漂亮的新楼房。”廖菊娥说。
周边公共设施配套比较齐全的福州大型社会保障房项目——东山新苑一期1587套廉租房经过了去年的加快建设,今年1月底如期交付使用。住房特困户、福州市民程辉赶在春节前搬进了东山新苑一期四区4座603室,记者看到,这套廉租房使用面积有34.36平方米,被分割成一房一厅一厨一卫一阳台,采光和通风都很好。
去年底,闽西老区龙岩市在全省率先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比全国原定目标提前了10年。从此往后按月可以领“工资”,每年至少660元。
新建7万套(间)公租房,提前4年实现“新农保”全省全覆盖,加快幼儿园发展缓解“入园难”问题,健全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问题……这些都已列入了福建省今年要实施的民生工作清单,共计38件。
今年,福建省还将积极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制定了“3个12%”的目标,即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都增长12%。
可以预见,随着福建各级各部门科学安排新一年的民生工作实施进度,加强统筹协调,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有望再次加速增长。
据新华社福州3月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