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家里来了客人,71岁的李福忠一定会拿出一双自己和老伴儿亲手缝制的棉鞋送给对方。在湖南娄底新化县琅塘镇苏新工贸区的新家里,尽管简单到只有床凳桌椅,李福忠的幸福感仍溢于言表:“盼了几十年,再也不用在水上漂了,这种脚踏实地的感觉才叫幸福啊!”
2011年,湖南省完成境内湘、资、沅、澧四大流域渔民解困安居工程。对于在资江河里生活了几十年的李福忠来说,如今最大的爱好,便是每天穿上自制的棉鞋在楼下溜达几圈。
18岁时,李福忠结婚。随后的几十年便在结婚时分家得到的一条十米长的小船上度过。因常年漂泊在资江河上,夫妻二人都患有严重的风湿病和血吸虫病。
李福忠说,他眼下能够享受到医疗保险,每年治疗血吸虫病的一些药物可以免费,如果住院,治疗费用还能按比例报销。与儿子一家住在一起的他,也再不用担心两个孙女的安全,两个小姑娘已转到了离家最近的一所学校念书。李福忠还告诉记者,现在居住的这套房子面积近100平方米,是花8万元买的二手房。其中政府出资2万元,自己出了2万元,还有4万元贷款准备在4年内还清。
“实际上,四水流域渔民解困的政策,较之洞庭湖区的政策更为灵活。”新化县畜牧水产局局长罗崇福介绍,洞庭湖区的渔民多采用政府统一修建安置小区的方式集中安置,但考虑到四水流域范围涵盖全省,渔民分布不均的因素,渔民可以进入安置小区,也可以选择购买二手房或者自建新房,每户统一补贴2万元。
罗宣华选择在新化县曹家镇小洋管区高湖村与另外两户渔民合伙建房。原因是这一带自己比较熟悉,村子离资江又近,方便打鱼。罗宣华说,建房的100平方米宅基地由当地政府免费提供,建房的各种手续和税费都得到了减免。
除本地渔民外,此次渔民解困安居政策还惠及到那些原籍湖南、在外省从事捕捞的渔民。
37岁的李基长,24岁时便远赴沿海一带捕鱼,十几年来,全家如无根的孤叶辗转摇曳、飘忽不定。去年回到新化后,他不仅住进了新房,还参加了当地为渔民开设的技能培训班。“现在我有了自己的房子,以后的生活不会再随波逐流。”李基长告诉记者,将来自己再也不跑船捕鱼了,要在家里养鱼,搞生态渔庄。
据统计,湖南四水流域共有专业捕捞渔民9504户,3.2万人,最后确定并完成上岸定居解困对象共3971户。在其中2274户无房户中,选择自行购房的为1045户,选择自建房屋的809户,其余420户由安置小区统一安置。另有1697户危房户,则采取每户补贴1万元的办法对其房屋加固修葺。此前,湖南省已投入1.93亿元,对洞庭湖区的1.3万多户、4.5万渔民在上岸定居、转产就业、医疗、子女就学等方面给予帮扶。
“渔民解困,不仅要解困当下,还要解困未来。”湖南省畜牧水产局副局长邓为民介绍,所有上岸定居渔民按属地原则办理落户手续,其中930名无户口的“天吊户”渔民也落实了户口。他们全部纳入居委会或村委会常态管理。很多渔民因此获得归宿感,在当地干部“一加一”帮扶模式下参加电脑、驾驶、建筑、厨师等专业培训,期待彻底从水里走到岸上。
一年前,洞庭湖区3万多渔民解困上岸;又过一年,湘资沅澧四水流域渔民解困工程也告完成。这意味着从眼下开始,曾经浪迹三湘四水、居无定所的“天吊族”消失了。
据新华社长沙3月6日电